《海峽兩岸郵政協定》

為擴大兩岸郵政業務合作,便利兩岸人民聯繫與交流,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與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就兩岸直接郵政合作事宜,經平等協商,達成協定。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2008年12月4日與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在台北簽署了《海峽兩岸郵政協定》。

業務範圍

雙方同意開辦兩岸直接平常和掛號函件(包括信函、明信片、郵簡、印刷品、新聞紙、雜誌、盲人檔案)、小包、包裹、特快專遞(快捷郵件)、郵政匯兌等業務,並加強其他郵政業務合作。 

封發局

大陸方面郵件封發局為:北京、上海、廣州、福州、廈門、西安、南京、成都;台灣方面郵件封發局為:台北、高雄、基隆、金門、馬祖。雙方可視需要,增加或調整郵件封發局,並由增加或調整一方通知對方。 

郵件運輸

雙方同意通過空運或海運直航方式將郵件總包運送至對方郵件處理中心。 

規格及限定

雙方同意商定郵件尺寸、重量等規格,並尊重對方禁限寄規定。 

賬務結算

雙方同意建立郵政業務賬務處理直接結算關係。 

檔案格式

處理郵件使用的袋(吊)牌、清單、郵袋、查詢表格等,依雙方認可之格式。 

郵件查詢

掛號函件、小包、包裹及特快專遞(快捷郵件)等郵件業務的查詢,由雙方郵件處理中心相互聯繫,並應提供便捷的業務聯繫渠道。 

查詢期限

掛號函件、包裹之查詢,應自原寄件人交寄之次日起六個月內提出;特快專遞(快捷郵件)自交寄之次日起三個月內提出。 

補償責任

雙方對於互相寄遞的掛號函件、包裹發生遺失及其內容全部或一部分遺失、被竊或毀損等情形,應由責任方負責補償,並相互結算。 

特快專遞(快捷郵件)之遺失、內件被竊或毀損等情形,概由原寄一方自行負責補償,不相互結算。 

聯繫主體

(一)本協定議定事項,由海峽兩岸郵政交流協會與財團法人台灣郵政協會相互聯繫。具體郵政業務由雙方郵件處理中心聯繫實施。 
(二)本協定其他相關事宜,由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與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聯繫。 

協定履行及變更

雙方應遵守協定。  協定變更,應經雙方協商同意,並以書面方式確認。 

爭議解決

因適用本協定所生爭議,雙方應儘速協商解決。 

未盡事宜

本協定如有未盡事宜,雙方得以適當方式另行商定。 

簽署生效  本協定自雙方簽署之日起四十日內生效。 
本協定於十一月四日簽署,一式四份,雙方各執兩份。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會長 陳雲林   董事長 江丙坤 

海峽兩岸15項協定

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和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21日簽署《海峽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定》,總計6次江陳會談,兩岸共簽署15項協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