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光纜1號

海峽光纜1號,也被稱為閩台海底光纜工程。是由兩岸電信運營商共同投資建設並運營的首條連線大陸與台灣的直達通信電路。連線福建福州和台灣淡水,全長約270公里,一期設計容量高達6.4T。項目建成後,將大幅度提高兩岸通信能力,改善通信品質,為兩岸人民提供質優價廉的通信服務。

簡介

海峽光纜1號海峽光纜1號

海峽光纜1號全稱是:太平洋直達國際海纜福州-淡水傳輸系統工程 (TSE-1海纜項目),也被稱為閩台海底光纜工程。是由兩岸電信運營商共同投資建設並運營的首條連線大陸與台灣的直達通信電路。

“海峽光纜1號”工程項目(TSE-1)由中國聯通聯合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台灣遠傳台灣大哥大台灣國際纜網台灣中華電信共同投資建設 ,海纜連線大陸福州和台灣淡水,海纜全長約270公里(其中海中段205公里),總計16芯光纖 ,採用目前最先進的波分復用技術,一期設計容量高達6.4T。該項目是首條全部由海峽兩岸電信運營商共同投資建設並運營的連線大陸至台灣本島的直達通信電路。項目建成後,將大幅度提高兩岸通信能力,改善通信品質,為兩岸人民提供質優價廉的通信服務。

目前,經國家工信部批准建立、由兩岸業界合資建設的兩條通信電纜均在福建,分別為廈門-金門海纜與福州-淡水海纜。

工程建設

工程大事記

在福州馬尾港停靠的巴拿馬籍裝纜工程船“福海”輪在福州馬尾港停靠的巴拿馬籍裝纜工程船“福海”輪

2008年底,福建省政府向工業和信息化部行文,商請支持在福建省建設橫跨台灣海峽的海纜。

2010年3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經商國台辦,批覆同意中國聯通在福州設定通信信道出入口。

2010年10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核准項目立項。

2012年4月,福建省政府和聯通集團在福州共同主持召開專題會議,工程全面啟動。

2012年4月至10月,福建省政府“重點辦”多次為該項目召開專題會議,相關部門及單位都給予全力支持和配合。

2012年8月,中央台辦發文要求相關部門支持,加快項目建設進度。

2012年10月,該項目獲得國家海洋局及福建海事局簽發的施工許可證。

2012年11月6日,“海峽光纜1號”工程正式啟動。

工程分六個步驟

即將鋪設到海底的福州—淡水光纜即將鋪設到海底的福州—淡水光纜

整個工程將分六個步驟 ,包括清關及裝纜、路由清障、上岸施工、遠海埋設及近海海域施工、遠海海域施工等。

3艘施工船分別從福州的長樂海灘登入點和台灣的淡水海澄登入點同時下水,兩岸同步對向敷設。

工程施工一般在白天進行,其中遠海埋設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將通過“埋設犁”把海纜用機械犁刀高壓水槍埋入海底3米深的位置。施工期間將有若干警戒船隻保障以施工船為中心的半徑0.5公里至2公里海域的安全。

背景和意義

據統計,從1989年兩岸互辦電信業務開始,業務量逐年大幅度上升。當年對台電話業務量為477萬分鐘,2007年上升到21億分鐘。因此隨著兩岸通信業務量的大幅提高,僅是廈金光纜仍不敷用。

作為首條大陸直通台灣本島的海纜,“海峽光纜1號”鋪設完成後,大陸與台灣本島間通信業務經由第三方的歷史將宣告結束。

海峽光纜1號相比其他海纜系統,它具有“大陸跟台灣之間距離最短”、時延最小、質量最優,可以說可以全面改善兩岸間通信網的網路結構。

福州—台北淡水海底光纜建成後,將使兩岸通信容量淨增百倍,大大降低兩岸通信費用,減少兩岸業務往來的成本,為兩岸同胞日常交流提供更多便利。

相關閱讀

廈門—金門光纜

廈門—金門光纜廈門—金門光纜

該光纜2012年8月建成,由二條24芯海底光纜構成,分別從廈門觀音山至金門慈湖、廈門大嶝島至金門古寧頭,進而連通至台灣本島,系統設計容量是目前兩岸通信能力的100倍。廈金海底光纜的建成,也意味著繼海上直航和空中直航之後,兩岸通信網路不再繞行第三地而實現“直接通信”。

廈金海底光纜工程,大陸方面由中國電信牽頭,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參與建設,台灣方面則由“中華電信”參與建設。兩條海纜中,一條從廈門大嶝島至金門古寧頭,長約9.7公里;一條從廈門觀音山至金門慈湖,長約11公里。線路均採取無中繼海纜系統架構,共有4個登入點、4個登入站,其中廈門3站、金門1站。

1995年,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向台灣電信運營商提出建設廈金直達光纜的建議。2012年2月,國家工信部就批覆在廈門建設通信信道出入口,開通到台灣的直通電路。廈門成為兩岸通信的中轉站。

亞歐光纜

亞歐光纜(TEA)全長27000公里的亞歐陸地光纜可覆蓋亞歐兩地主要經濟城市的中國電信亞歐光纜開通。亞歐光纜經中國穿越俄羅斯陸境到達歐洲,東起中國上海,西至德國法蘭克福,途經20個國家,為目前世界上最長的陸地光纜系統

中美光纜

中美海底光纜系統(CH-US)它連線亞洲和北美洲的中美海底光纜系統,是目前重要的國際光纜之一,全長約30000公里,共有9個登入站,中國的登入站分別為上海崇明、山東青島和廣東汕頭。其他登入方還有日本、韓國、美國和中國台灣。

亞太2號光纜

亞太2號國際海底光纜(APCN2),全長1.7萬公里,連線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初期投資為14億美元,由中國電信、日本KDDI、NTT、日本電信、韓國電信、香港電訊、中華電信、新加坡電信、馬來西亞電信、澳大利亞電信、中國聯通等26家亞洲、歐洲和美洲的國際通信公司發起投資建設。系統分別在中國的上海崇明、廣東汕頭、台灣、香港以及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登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