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玉環電廠

玉環電廠,是我國首座裝備國產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燃煤機組的電廠。該電廠規劃裝機容量為4台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機組,一期工程建設2台100萬千瓦機組,於2004年6月開工,預計2007年底投產。電力專家指出,這項國家重點工程的節能、環保、節水先進技術代表了我國燃煤電廠的發展方向。

簡介

華能浙江玉環電廠華能浙江玉環電廠

華能玉環電廠位於浙江省台州市玉環縣大麥嶼開發區下青塘,地處浙江省東南沿海甌江口,樂清灣東岸,玉環半島西側,高杭州市409公里,北距台州市94公里,南距溫州市直線距離80公里。廠址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由部分灘涂和農田組成,總面積約110公傾,其中一期用地為84.19公頃,二期用地為26公頃;灰場為61公頃。由中國華能集團公司控股的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投資。一期工程2台100萬千瓦級燃煤機組,計畫於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分別投產,併入華東電網。華能玉環電廠的建設,對緩解浙江電力供應緊張局面,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提高華東電網接受西電東送的能力將發揮積極作用。 這是由華能集團投資,裝機容量4*1000MW,是國家863計畫引進超超臨界機組技術、逐步實現國產化的依託工程。第一台機組在2006年11月28日投產發電,為中國國內首台投產的百萬機組。第二台機組於2006年12月30日投產發電,排名第三。玉環電廠第三台、第台機組分別於2007年11月11日和2007年11月24日成功投運,在全國百萬機組投產順序分列第五和第六名。 參建單位有:浙江二建,天津電力建設公司,浙江火電。

設備

鍋爐由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供貨,日本三菱公司提供技術支持,為超超臨界變壓運行垂直管圈直流爐,一次中間再熱、平衡通風、固態排渣、П型布置、單爐膛、反向雙切圓燃燒,爐膛容積28000m3,最大連續蒸發量(B-MCR)2953t/h,出口蒸汽參數27.56MPa/605℃/603℃。汽輪機和發電機分別由上海汽輪機有限公司和上海汽輪發電機有限公司供貨,均由德國西門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汽輪機採用超超臨界,一次中間再熱、單軸、四缸四排汽、雙背壓、凝汽式、八級回熱抽汽,額定功率1000MW,參數26.25MPa/600ºC/600ºC,末級葉片高度1146mm。發電機銘牌功率1000MW,冷卻方式為水-氫-氫,額定電壓27kV,F級絕緣,功率因素0.9。
玉環電廠DCS採用艾默生公司的Ovation系統,DEH採用西門子T3000系統,實現了DCS系統和DEH系統的雙向數據通訊。

持續發展

發電多≠用煤多

這是一個讓外行看了不知所以的專業名詞——超超臨界燃煤技術。電力專家用最簡單的說法闡明了該技術的優越性:與我國2004年平均供電煤耗相比,套用這種燃煤發電技術發1度電可節煤約88克;按照我國目前火電機組裝機容量,如果全國燃煤電廠都採用該技術發電,每年可節約原煤2億多噸。
能耗高,單位燃煤發電量遠遠落後國際先進水平,是我國燃煤發電存在的突出問題之一。缺電的背後是缺煤。據統計,2004年中國煤炭供應量約為19.8億噸,而實際需求量約為21億噸,其中,僅電煤需求就比上年增加1.2億噸。

發電多≠污染多

華能玉環電廠由於使用了超超臨界燃煤機組,發電用煤量得以降低,由此產生的污染物均相對減少。同時,電廠在環保上投入巨資,對空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和噪聲污染均有嚴密的防治對策。國家環保總局環境工程評估中心主持的評估會認為,華能玉環電廠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發電屬於潔淨煤技術,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燃煤發電技術。電廠經處理後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煙塵排放濃度均遠低於國家規定限值,其他污染控制指標也均符合國家規定標準,廢水回收甚至達到100%。因此,工程建設對穩定當地大氣環境狀況和提高我國電力生產總體水平均有積極作用。

發電多≠用水多

燃煤發電需要大量的循環冷卻水、工業冷卻水和化學補充水,對採用海水直流冷卻技術的機組,每百萬千瓦的耗水量在每秒就要0.12噸淡水。目前,我國人均水資源量僅有2200噸,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31%,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
華能玉環電廠全年生產需要淡水800萬噸,而玉環縣作為浙江省的重點易旱缺水海島縣,全縣7座水庫的滿庫容蓄水量也只有不到2000萬噸,水資源睏乏已經開始影響該縣的可持續發展,800萬噸淡水無疑是極大的負擔。沒有淡水,就向海水要淡水。華能玉環電廠開創了中國“雙膜”法海水淡化工藝的先例,投資2億元建造了每小時制水量達到1440噸的海水淡化系統,使電廠所需淡水全部來自海水淡化。
省煤、環保、節水,使華能玉環電廠建成後將成為國內燃煤發電機組熱效率、綜合節能和環保水平最高的燃煤發電廠之一,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不僅實現了我國火力發電技術質的飛躍,也使中國電力工業向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