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鬼國

流鬼。 少海之北。 少海之北。

第一種說法: 唐人所記的“流鬼國”,元人所修的《開元新志》稱苦兀,骨嵬。元代骨嵬隔賽哥小海(今韃靼海峽北端)與吉烈迷(今Gilemi人的先民)為鄰,經常過海侵掠吉烈迷,為此自至元元年(1264)開始,元兵數次遠征骨嵬,至至大元年(1308)正式將它列入版圖。即今俄羅斯庫頁島。
第二種說法(較可信):流鬼國在堪察加半島。六 四○年,國王遣使來朝,唐太宗給使者騎都尉官號。
北海之北有流鬼國,距長安萬五千里。貞觀十四年(六 四○年)遣使者余志來長安,唐太宗以佘志為騎都尉。流鬼國當是與唐通使的亞洲國家中最北方的一國。
流鬼。去京師一萬五千里。直黑水靺鞨東北。少海之北。三面阻海。多沮澤。有魚鹽之利。地氣早寒。每堅冰之後。以木廣六寸。長七尺。施系於其上。以踐層冰。逐其奔獸。俗多狗。以其皮毛為裘褐勝兵萬人。南與莫曳靺鞨鄰接。未嘗通聘中國。
唐代流鬼國地界東到白令海峽
《新唐書.東夷傳》:
流鬼國 去京師一萬五千里。直黑水靺鞨東北。少海之北。三面阻海。多沮澤。有魚鹽之利。地氣早寒。每堅冰之後。以木廣六寸。長七尺。施繫於其上。以踐層冰。逐其奔獸。俗多狗。以其皮毛為裘褐。勝兵萬人。南與莫曳靺鞨鄰接。未嘗通聘中國。 貞觀十四年。其王更三譯而來朝貢。授騎都尉
《資治通鑑》第一百九十五卷: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中之上貞觀十四年(庚子,西元六 四零年)
......
辛丑,流鬼國遣使入貢。去京師萬五千里,濱於北海,南鄰靺鞨,未嘗通中國,重三譯而來。上以其使者佘志為騎都尉。

唐代對堪察加的航線

唐玄宗開元十三年(西元725年),以安東都護薛泰請在黑水靺鞨內置黑水軍,以其最大的部落為黑水府,以其首領為都督並派遣了內地長史(都督的副職)等官員協助當地少數民族首領管轄,開元十四年唐朝在這裡設定了黑水都督府。開元十六年賜都督姓李名獻誠,對黑水靺鞨地區(今黑龍江中下游流域)實施有效的行政管轄。治所在今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伯力)。唐代我國東北少數民族黑水靺鞨開闢了對堪察加的航線即庫頁島與堪察加半島的鄂霍次克海航線。航線起點在莫曳靺鞨(莫曳皆部)所在的庫頁島。開始了對流鬼國的交往,其民族就是今天勘察加半島上的堪察加族

看來擇捉島中國比日俄早發現一千多年

《新唐書·靺鞨傳》載,黑水(黑龍江)西北有思慕部,往北走10天到郡利部(今黑龍江入海口廟街),再往東北走10天到窟設部(又名窟說部,“窟說”是“庫頁”的音轉),再往東南走10天就到莫曳皆部即莫曳靺鞨了。終點在流鬼國(今堪察加半島的西南岸)。這條航線從庫頁島出發後,順著海流趁西北風(這一地區一年中西北風有八個月)向東南航行,到擇捉島後,則轉向東北而後到堪察加半島南端,全長918海里(1700餘公里),用15天。說明庫頁島的靺鞨族人在唐朝已掌握了鄂霍次克海的逆時針方向的海流規律,開闢了這一條從西北走向東南再轉東北的大弧形航線。

由此可見堪察加半島和千島群島都應屬於中國

《通典》、《新唐書》、《資治通鑑》均有流鬼的記載,以《通典》記載最為詳細。其敘述如下:流鬼在北海之北,北至夜叉國,餘三面皆抵大海,南去莫設靺鞨船行十五日。無城郭,依海島散居,掘地深數尺,兩邊斜豎木,構為屋。人皆皮服,又狗毛雜麻為布而衣之,婦人冬衣豕鹿皮,夏衣魚皮,制與獠同。多沮澤,有鹽魚之利。地氣冱寒,早霜雪,每堅冰之後,以木廣六寸,長七尺,施系其上,以踐層冰,逐及奔獸。俗多狗。勝兵萬餘人。無相敬之禮、官僚之法。不識四時節序。有他盜入境,乃相呼召。弓長四尺余,箭與中國同,以骨石為鏃。樂有歌舞。死解封樹,哭之三年,無餘服制。靺鞨有乘海至其國貨易,陳國家之盛業,於是其君長孟蚌遣其子可也余志,以唐貞觀十四年,三譯而來朝貢。初至靺鞨,不解乘馬,上即顛墜。其長老人傳,言其國北一月行有夜叉人,皆豕牙翹出,啖人。莫有涉其界,未嘗通聘。

非常認同流鬼並不在庫頁島的說法

庫頁島北部和黑龍江入海口相距很近,現在叫韃靼海峽,其最狹處只有7.5km,且有兩個多月的冰封期,對於懂得航行的東夷人來說到達庫頁島是很容易的事情。因此庫頁島上居住的是靺鞨人沒有什麼疑問,因此我非常認同流鬼並不在庫頁島的說法。
流鬼國按《通典》上記載,“三面皆阻海,北至夜叉國。”這個地理位置是堪察加半島。“依海島散居”其海島或許為千島群島或者是阿留申群島。由此可見流鬼居住地為堪察加半島及其周邊島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