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絲絲

洪絲絲先生(Hong Sisi))原名洪永安,福建金門縣人。1970年出生於一個華僑商人家庭。早年就讀於廈門集美學校。1925年加入中國國民黨。曾任全門黨部青年部長。大革命失敗後,退出國民黨。1928年赴印度尼西亞在蘇門答臘中華學校任教,併兼任棉蘭《南洋日報》記者。

基本信息

簡歷

1929年出任《新中華報》總編輯。1931年因發表紀念“濟南慘案”等文章而被荷蘭殖民地政府驅逐出境。1932年至1935年在馬來亞檳城主編《光華日報》副刊《檳風》。提倡馬華文藝。一九三六年至一九三七年,擔任《光華日報》駐東京通訊記者,同年在日本大學攻讀社會學。“七七”事變後返回馬來亞,先後任《光明日報》和《現代周刊》編輯主任。一九三八年在新加坡編輯《現代三日刊》並擔任華僑青年抗敵幹部訓練班講師。新加坡淪陷時,流亡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日本投降後,復任《現代周刊》主編。1946年參加編輯《大戰與南僑》。加入中國民主同盟。同年十一月擔任《南僑晚報》主編。1950年被新加坡殖民地政府驅逐出境返回中國。回國後,一直從事僑務工作。歷任中央華僑事務委員會委員、中國新聞社專稿部主任、新聞社理事長、中國僑聯副主席、中國華僑華人歷史研究所所長、中國華僑歷史學會會長、中國共產黨員、第一至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人大華僑委員會顧問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等職務。

洪先生畢生從事新聞事業,是華僑進步文化事業的傑出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馬來亞戰記》,《異鄉奇遇》和《辛亥革命與華僑》等而發表在各大報章的社論和評論文章有兩百多篇。他的《異鄉奇遇》是一部以華僑為題材的長篇小說。他於1989年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三歲。1995年,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洪絲絲紀念集》收錄其遺著及親友撰寫的懷念文章,此紀念集由新加坡金門會館董事贊助出版。

洪先生長期從事僑務工作,一心為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服務。一九八一年他與一批學者成立了中國華僑歷史學會並出任會長,後來又成立了華僑華人歷史研究所併兼任所長,對僑史研究和推動作出重大的貢獻,他是中國僑史研究的拓荒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