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戰輝

洪戰輝

洪戰輝,1982年生,河南省西華縣人。中南大學教師。先後就讀於湖南 懷化學院,中南大學。因帶著撿來的妹妹艱難求學12年,2005年,被評為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成為時代偶像。

基本信息

概述

洪戰輝洪戰輝
洪戰輝,中南大學大二研究生,被評為全國道德模範、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被團中央等部門授予全國大學生三好學生標兵、全國自立自強大學生、感動中國2005年度人物等多項榮譽稱號。2010年5月12日,一條關於“洪戰輝到寧鄉縣花明樓鎮掛職鎮委副書記”的新聞被各網站轉載。2010年5月13日洪戰輝申明大學生,是社會實踐,不是掛職鍛鍊。

艱苦求學

洪戰輝洪戰輝

1994年,洪戰輝的父親突發間歇性精神病,造成妻子受傷骨折,女兒意外死亡,家裡欠下巨債。隨後,父親又撿來了一個和女兒年齡相仿的女嬰。面對沉重的家庭負擔,母親離家出走了。年僅13歲的洪戰輝,默默地挑起了伺候患病父親、照顧年幼弟弟、撫養撿來妹妹的家庭重擔。這副重擔,對於成年人來說尚且不易,何況一個10多歲的孩子!但洪戰輝沒有退縮,一挑就是12年。為了掙錢養家,他像大人一樣,做小生意,打零工,拾荒,種地。他利用課餘時間賣筆、書、磁帶、鞋襪,在學校附近的餐館做雜工,周末趕回家澆灌8畝麥地。在兼顧學業和謀生之時,他犧牲了幾乎所有的休息時間。為了帶好撿來的妹妹,洪戰輝費盡心血。每天晚上,他都讓妹妹睡在內側,以防父親突然發病傷及妹妹。妹妹經常尿濕床單、被子,他就睡在尿濕的地方,用體溫把濕處暖乾。從高中到大學,他將妹妹一直帶在身邊,每天都保證妹妹有一瓶牛奶和一個雞蛋,自己卻常常啃速食麵。在懷化念大學的日子裡,他安排妹妹上了國小,每天不管學習多忙,都堅持接送妹妹,輔導妹妹功課。為了治好父親的病,洪戰輝吃盡苦頭。2002年10月,父親突然發病,因為沒有錢,他不得不在一家精神病醫院門前跪求治療,在他孝心的感染下,2005年底河南第二榮康醫院主動將他父親接去診治。現在,父親的病情已明顯好轉,出走的母親、打工的弟弟也相繼回家,一家人終於重新團聚。
2006年以來,已成為公眾人物的洪戰輝,又將愛灑向了社會。為資助貧困學生,他在學校和政府的幫助下建立了教育助學責任基金。為推動青少年思想教育,他應邀在全國各地作了150多場勵志報告,並欣然出任“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青少年生命教育愛心大使”。他還多次到湖南河南等地貧困山區與困難學生交流,捐贈學習用品。他說:“我要力所能及地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在不到兩年時間裡,關於他的書籍出版了6本,其中《中國男孩洪戰輝》發行250多萬冊。

人物生平

童年-記憶最溫暖的底色

洪戰輝洪戰輝

在12歲之前,洪戰輝和眾多農村的男孩一樣,有著一個天真爛漫的童年,父親、母親、弟弟、妹妹和他共同組成的家庭,儘管生活很艱苦,但也很幸福。
1994年8月底的一天,生活跟洪戰輝開了個天大的玩笑,他的人生之路從此轉彎。
那天中午,洪家發生了一件震驚全村的事兒——洪戰輝的父親洪心清突然發瘋,不但把家裡的東西都砸壞了,還毆打自己的妻子。洪戰輝的媽媽看到這種情況,趕緊去叫人幫忙把洪心清送到醫院。但是慌忙之中,卻把只有1歲的小女兒留在了屋內。等大家趕到時,1歲的妹妹已經被爸爸摔在了地上,送到醫院時已經沒氣了。洪心清得了間歇性精神病,妹妹也永遠離去了。
而此時的洪戰輝,正上國小五年級,還不滿12歲。這年的臘月二十三,洪心清臨近中午還沒回家吃飯,洪戰輝就和媽媽一起去找,在離村5里地的一棵樹下,父親不知從哪兒撿回一個被遺棄的女嬰,眼光里透出一種父愛。
無奈之下,天快黑的時候,一家人把孩子抱回了家。洪戰輝一抱上小女孩,小女孩就直往他懷裡鑽,他想起了妹妹。洪戰輝給女嬰起名叫洪趁趁。
1995年8月20日,吃過午飯後,母親不停地忙著蒸饅頭,直到饅頭足以讓一家人吃一周之後,她才停了下來。第二天,母親不見了。她不堪家庭重擔和瘋丈夫的毒打,選擇了逃離。
“娘,你去了哪裡?回來吧……”弟兄倆的哭聲在暮色中飄了很久。他們不想這樣失去母親,不想失去生活的依靠,洪戰輝哭喊著和弟弟四處尋找媽媽,夜已經深了,娘那天沒有回家。
似乎一夜之間,13歲的洪戰輝便突然長大了。他稚嫩的肩膀開始接過全家生活的重擔:撫養幼小的洪趁趁,伺候病情不穩定的父親,照顧年幼的弟弟,尋找出走的母親。
此時,洪戰輝已到西華縣東夏鎮中學讀國中,學校離家有兩三公里。每天上學的時候,怕患病的父親傷害小妹妹,他就把小趁趁交給自己的大娘照看,放學回到家裡,再忙著準備全家人的飯。無奈,洪戰輝只得抱著女嬰向附近的產婦們討奶吃。天天討奶也不是辦法,洪戰輝開始學著賣雞蛋、靠賣冰棍掙錢買奶粉餵養妹妹。

自己改變生活

在讀國中的3年中,洪戰輝無論是在早上、中午還是下午、晚上,都要步行在學校和家之間,及時照顧全家人吃飯。
1997年7月,洪戰輝國中畢業,成為東夏鎮中學考上河南省重點高中西華一高的3個學生之一。
“我要掙錢讀書,我要養家”
“接到錄取通知書時,我正收拾行李準備出去打工。”洪戰輝對記者說,“我要去掙錢讀書,我要養家。”
當時清醒的父親用家裡的一袋小麥口糧換了50元錢,顫抖著遞給洪戰輝說:“娃兒呀!爸對不起你!考上了學卻沒錢上……”
16歲的洪戰輝懷揣50元錢,隻身一人冒著炎炎烈日跑到周口、漯河等地,因為又瘦又小,3天3夜連刷盤子洗碗的活也找不到,只得返回西華縣城。此時,洪戰輝已身無分文。
洪戰輝的執著精神引起了一個中年人的同情。在軟磨硬泡了兩三天后,那位中年人在自己承建的裝雨棚的工地上,給了洪戰輝一份傳遞釘槍的工作。洪戰輝拚命地乾,一個暑假,他掙了700多元。
這年9月1日,洪戰輝終於按時到西華一高報到了。而且,通過競選,他當上了2903班的班長。
在學校逐漸安定下來後,洪戰輝就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房子,從家裡把小趁趁接到了身邊。他又開始像上國中時一樣,每天奔波在學校與住處之間。一早,他要讓小妹妹吃早點,再叮囑她不要外出,然後上學。中午和晚上,他從學校打了飯,帶回住處和小趁趁一起吃。
來到縣城讀書後,一切開支都大了起來,而且高中的學習壓力也是國中所無法比的。但是洪戰輝知道,如果失去了經濟來源,父親的病情好轉、弟弟和妹妹的生活以及自己美好的理想都是空談,打工掙錢成了洪戰輝繁重學業之外最大的任務。
“沒辦法,我要讀書,我要養家,就必須想辦法掙錢!”從此,洪戰輝在校園裡,利用課餘時間賣起了原子筆芯、書籍資料、英語磁帶等,“鞋墊、襪子,只要能掙錢我都賣”,用微薄的收入維持著全家的生活。
高中生像小商販一樣搞校園推銷是被人瞧不起的事,甚至引起了一些師生的反感。一次在某班推銷的過程中,該班班主任老師毫不留情地將他趕出教室:“你是來讀書的還是來當小販的?你家庭再困難,這些賺錢的事情也該你父母去做,你現在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洪戰輝沒有辯解,強忍住淚水,收拾了東西就走。
洪戰輝說,只要學校張貼停電通知,他就趕緊跑出去批髮蠟燭,然後一個班一個班去零售;他賣的原子筆芯油多筆頭小,價格又便宜,自己用著感覺不好時還主動包退包換。“其實,做再小的事,掙再少的錢,只要是努力得來的,一分一毫都值得自豪!”洪戰輝說。
洪戰輝邊掙錢邊學習和照顧小趁趁,還得定時給父親送藥。這種日子持續了一年多,在洪戰輝上高二的時候,父親的精神病突然又犯了。
父親住院需要照顧、花錢,為了借錢,洪戰輝跑了周圍的幾個村子,求了幾乎所有的親朋好友,但跑了兩天才借來40多元錢。後來,西華縣南關的一個油漆店老闆鄧阿姨知情後,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把看病所需的2000元錢送到了洪戰輝家中。
生活的壓力、家庭的現狀逼迫洪戰輝不得不輟學。高二時,洪戰輝揮淚告別了難捨的校園。
回到農村老家後,他收拾農田,照顧父親,閒暇的時候教妹妹識字,並在農閒的時候做點小生意,掙錢補貼家用,一年掙了六七千元。
到了2000年的時候,小趁趁已經6歲了,父親的病情也控制了下來。“不讀書不學習沒有知識是不行的!”洪戰輝渴望再次回到校園讀書。
剛好,洪戰輝在西華一高的老師李永貴和秦鴻禮調到了西華二高。兩位老師一直關心著洪戰輝,他們讓人給洪戰輝捎信:希望洪戰輝能重回高中學習。由於二中的高中部是新建的,洪戰輝成了西華二中的一名高一新生。
洪戰輝又把小趁趁帶在身邊,她也到了上學年齡了,秦老師幫助她在附近找了所國小,小趁趁也開始上學了。
“我不能倒下,我要考上大學,改變自己的命運。”
他懂得了什麼叫責任
新的高中生活又開始了。和以往不同的是,在邊掙錢邊學習邊照顧小趁趁的同時,洪戰輝還多了一個工作———輔導小妹妹的學習。
洪戰輝告訴記者,讀高二時,他在學校附近的一家包子店幹活,每月老闆支付30元工錢,早上可以免費吃包子,他就多吃,午飯和晚飯就可以省下了。
生活在平淡中繼續。2002年10月,父親的精神病第三次犯了。他把父親送到了一家精神病醫院,可是交不起住院費。而且不久,正上初一且成績全班第一的弟弟洪錦輝不辭而別,外出打工了。
10月底的一天,扶溝縣一家鄉鎮精神病院被洪戰輝的孝心所感動,答應免去住院費只收治療費。洪戰輝趕緊回家取住院用的東西,到家後又連夜騎上腳踏車趕往醫院。家到醫院有近50公里路,夜已經很深了,連續奔波3天的洪戰輝極度疲憊,騎著騎著,眼睛就睜不開了,結果連人帶車栽倒在路旁的溝里……等他醒來時,腳踏車壓在身上,開水瓶的碎片散落一地。
也不知在溝中躺了多久,洪戰輝想起了妹妹和父親。他咬著牙對自己說:“我不能倒下,我倒下了,父親的病就沒人管了,妹妹就沒人管了……我一定要考上大學,改變自己的命運!”他終於頑強地站了起來。
洪戰輝告訴記者,他看到學生對複習資料的需求量很大,就利用星期天的時間,坐車到鄭州批發圖書回學校來賣。為了節省成本,從鄭州汽車南站到西郊的鄭州圖書城,他有時步行幾個小時,腳都磨出了血。
洪戰輝的河南老鄉楊宏志和寧丹都告訴記者,在河南省的西華縣和臨近的太康縣、扶溝縣,2002年前後的高中生,對洪戰輝都有很深的印象,不少人還借錢給他做本錢,他常到學校的班級內推銷書籍、筆芯等。他們就是在買資料時和洪戰輝成為朋友的。
就是在那段時間裡,洪戰輝僅賣一本文言文翻譯的資料,就賣了5000多冊賺了兩萬多元。由於洪戰輝的情況同學們都了解,再加上他誠信經營,生意很紅火,甚至外校的學生也來他這裡購買圖書。
2003年6月,斷斷續續讀了5年高中的洪戰輝,終於邁進了聯考考場。
“也許,那時沒人理解為何我能斷斷續續讀5年高中而不放棄學業。5年中,停學掙錢一年,5年中我暈倒過16次,但每一次都站了起來!”洪戰輝說,“5年中我從沒接受過一次捐款,但當我做小生意賣書時,班裡的同學幾乎把所有的生活費都借給了我!”洪戰輝很是自豪和感動。
“我會牢牢記住幫助過我的人,我要幫助更多的人。”

同行 一路溫暖

聯考成績公布後,洪戰輝以490分的成績被湖南懷化學院錄取。可5200元的學費和要照顧妹妹讓他很是為難!利用暑假,他打工掙了2000元,決定先到湖南看看,把妹妹託付給了大娘。
大學新生報到當天,他交了1500元學費後,就乾起了老本行做了“小商販”。當他看到許多報到的新生紛紛向家裡打電話時,就四處打聽,尋找電話卡的銷售渠道。他找到一位電話卡銷售商那裡,把身上僅有的500元全部購買了電話卡,當天晚上就賣了100多張,兩三天就賺了六七百元。
為了掙錢,洪戰輝可謂想方設法,後來他還逐漸代理了步步高復讀機、電子詞典和丁家宜化妝品在湖南懷化學院的總經銷,他還壟斷過學校19棟學生宿舍樓的純淨水供應、電話機的安裝等。
2004年春節,洪戰輝回到河南老家,看到失學在家的小妹,非常愧疚。“無論如何,不能再讓妹妹輟學,我要帶著妹妹上大學!”洪戰輝暗下決心。
回到懷化後,洪戰輝開始為小趁趁聯繫學校。終於有一天,當他到鶴城區石門國小找校長提出妹妹插讀的請求時,校長同意了。
懷化學院經濟管理系學生李紅娥最先知道了洪戰輝想帶著妹妹上大學的事情。李紅娥對洪戰輝說:“我們宿舍還有一張空床,你把小妹帶來吧,我幫你照顧她。”
2004年6月底,洪戰輝打電話給正在河南工業大學上學的高中同學張永光等人,讓他們幫忙把妹妹帶到懷化。他要利用暑假掙錢。
2004年6月27日,小趁趁終於在懷化火車站見到了哥哥,她一下子抱住洪戰輝的腿,久久不願鬆開。
2004年暑假,洪戰輝一位宋姓高中女同學從河南來看望他時,一見小趁趁就非常喜歡,親切地叫她“小不點”。從此,大家都紛紛叫她“小不點”。
暑假過後,“小不點”又重新回到了學校。一早,她背著書包去上學。中午,在校吃中餐。回到學院寢室後,洪戰輝還給她補習功課,教她國語。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小不點”學會了做飯,如果哥哥出去推銷東西回不來,她就一個人做飯等哥哥回來吃。路上看到空瓶子,她會撿回來。遇到哥哥從市里進了學生用品回來,她也會幫著搬運。妹妹的懂事讓洪戰輝很是欣慰。
當社會各界知道洪戰輝的情況後,不少人提供財力、物力的幫助,但被他謝絕了:“不接受捐款,是因為我覺得一個人自立、自強才是最重要的。我現在已經具備生存和發展的能力,這個社會上還有很多處於艱難中而又無力掙扎出來的人們,他們才是我們現在需要幫助的。”
懷化學院學生處副處長王榮告訴記者,學校了解到洪戰輝的情況後,破例單獨給他安排了一間寢室,方便他照顧妹妹。在學院的幫助下,洪戰輝還在學院附近的懷化市鶴城區石門國小為妹妹辦好了插讀手續。
學校的老師也被洪戰輝的事跡所感動,一些老師紛紛捐款。有一次老師捐了3190元,當老師把這些錢交給洪戰輝時,他不接:“比我困難的同學有的是,更重要的是我現在已經知道了怎么去養活自己了。”洪戰輝態度很堅決,無奈之下,學校只好沖抵了洪戰輝的部分費用。大概一年後,系裡師生又為洪戰輝捐了一部分款,但這次洪戰輝堅決拒絕了。學生處專門給他每月撥的200元補貼,反覆催促他也不去領。
洪戰輝對金錢有著自己的原則,他認為,不是用自己雙手掙來的錢,決不能花費到自己身上。在大學期間,他曾屢次拒絕別人的捐款和資助。雖然他的生活非常拮据,但從來沒有申請過特困補助。
洪戰輝的同班同學賀榮華這樣評價他說:“別人給他捐助他拒絕,但是他還喜歡幫助別人。”
洪戰輝說:“我會牢牢記住每一個幫助過我的人,我要成立一個基金來幫助更多的人。”他強調說,這個基金是責任基金,而不是一般的愛心基金。我想用這種方式幫助那些人,等到那些人成功以後,他們也把自己的一份力量重新注入這個基金。
“我想告訴那些處於貧困中、掙扎中的人們,要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不要怨天尤人,最主要的是你怎么去改變你自己,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改變你自己。”洪戰輝高興地說,考入大學後,每年春節回家,都能欣慰地看到久病的父親病情大有好轉;2004年年底,母親也感到了愧疚,回到了久別的家中;在外漂流了多年的弟弟現在也有了訊息。我作為普通人,還會一如既往地去做我該做的事情,去盡我該盡的義務和責任,平和、靜心、無悔、無愧地走完這一生。

榮譽

被評為全國道德模範、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被團中央等部門授予全國大學生三好學生標兵、全國自立自強大學生、感動中國2005年度人物等多項榮譽稱號。

婚姻

洪戰輝洪戰輝

洪戰輝的妻子是高中校友宋娜傑。2008年9月25日,兩人在長沙市嶽麓區民政局登記結婚。

人物心聲

洪戰輝洪戰輝

我會堅持,我覺得每個人都有責任,不但對自己、對家庭,還有對社會。只是默默地走,不願放棄。
我的生活是從沒有希望中走出希望的。
不僅要感動,而且還要行動,是立即行動!
苦難的經歷不是我們博得同情的資本。
奮鬥才是最重要的!
貧窮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通過奮鬥改變貧窮的劣勢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大家把我當作偶像,那說明大家都沒有做到,那就是我們的悲哀。
我認為我只是一個普通人,做的是一個普通人應該做的事情,沒有什麼轟轟烈烈,只是默默地走,不願放棄。
做人應該有責任心,能擔多大的責任,方能成就多大的事業,我認為就是這個道理。
大家不必要感天動地。我還會一如既往地去做我該做的事情,去盡我該盡的義務和責任。
不接受捐款,是因為我覺得一個人自立自強才是最重要的!苦難和痛苦的經歷並不是我接受一切捐助的資本!

詩歌作品

蝸牛
背負著整個家園前行
肩頭的重擔注定會耽誤我的行程
扛著家園卻擁有無家的感覺讓我心痛
也許逃避、放棄可以使我跑得飛快
但責任又讓我寧願忍受苦痛
扛也是苦
放也是痛
苦痛中腳步不停
記不清多少次
風雨中渴盼著望見彩虹
泥濘中渴盼著想念著溫暖的家庭
向天長嘯
為何偏要我負重前行?
蒼天不應
伏地呻吟
為何要讓我心竭背疼?
大地無聲
明白了
長嘯無用
怨恨無能
腳下的路無論踏不踏實
我來走過
都該是寂寞無聲

創業立志

洪戰輝洪戰輝

2008年11月1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閉幕的第六屆“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畫大賽上,中南大學研究生洪戰輝帶來了“德益教育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的項目,並獲得銀獎。創辦德益教育公司的想法,源於2007年底一位冬粉的感言。當時洪戰輝受邀來到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作一場勵志報告,他的演說打動了在場的聽眾。報告結束後,一個女孩找到洪戰輝說:“我的家庭條件很好,沒有經歷過這些困苦,所以我一直沒辦法變得堅強,還和班裡的同學搞不好關係。如果我經歷了你這么多的曲折和苦難,可能我也一樣變得很堅強。”
洪戰輝由此萌生了開辦教育公司的想法,希望在周末和寒暑假,讓學生接受勵志教育。團隊組建起來後,教育內容由原來的勵志冬令營、夏令營、周末短訓逐步擴展開來。大家調研發現,很多青少年的教育問題,根源出自家長,就增添了家長教育技能培訓等內容。網路勵志教育平台也建立起來,命名為大鵬網。洪戰輝出面找到一些教育和演講專家做指導,又邀請文花枝、楊懷保等一批“道德模範”舉辦勵志講座,撰寫勵志部落格。洪戰輝紅心基金會以第一大股東的身份,入股德益教育公司,確保將第一大股東的紅利投入到基金會的助學活動,還計畫從公司的利潤中劃出專項資金,支持社會公益事業。

虛假報導

2009年11月開始在寧鄉縣花明樓鎮掛職鍛鍊,任黨委副書記,排在十一位黨政領導中的第十位。在花明樓鎮負責新農村建設。由於洪戰輝還在校讀書,因此只有鎮黨委、政府開會時,洪戰輝才會自己開車來。此外洪戰輝不享受國家公務員待遇,只是會給他一些補助。
2010年5月12日,一條關於“洪戰輝到寧鄉縣花明樓鎮掛職鎮委副書記”的新聞被各網站轉載。該文由湖南某報記者采寫,文中稱,洪戰輝在花明樓鎮任黨委副書記、享受補貼、有大事才來、“洪書記自己開車來,開完會又自己開車回長沙”。該文作者還稱,洪戰輝告訴記者,在組織部門沒有下文之前,不想和媒體接觸。這些內容立即引發網友熱議:一名“在讀大學生,”如何就當上了公務員還是“副書記”?工作起來為何這么“擺譜”,只開會不辦公?這位帶著妹妹上大學的“感動中國人物”現在已經擁有自己的車了?帶著網友的諸多疑問,中原網記者電話採訪到洪戰輝,求證真相。

人物日記

洪戰輝洪戰輝

不是我感動了中國人,而應該是這些人被自己感動了。因為這些人心中原本就有愛心,心存責任。
我不說什麼是堅強,但我會做出堅強;我不說什麼是幸福,但我會讓你們看到幸福。
想養活一個人其實很簡單,有些人養一條小狗的支出就足夠了。
我雖然今生不能做北大的學生,但我一定會到北大講一堂課。
我一直在想我們河南人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讓外界這樣評價。直到今天我突然明白,所有的問題都不是河南人的問題,而是我們中國人的問題!

本人申明

洪戰輝洪戰輝

“我是大學生,是社會實踐,不是‘掛職’”洪戰輝告訴中原網主濱,他到寧鄉縣花明樓鎮,是社會實踐,不是“掛職”。 他說他現在正在中南大學讀研二,2011年3月份研究生畢業。現在他正全力以赴準備畢業論文,論文方向是“關於農村土地流轉問題”。他的導師建議他應該“下去鍛鍊一下”,一邊鍛鍊,一邊調研,準備論文。導師為洪戰輝推薦了兩個去鍛鍊的地方,一個是寧鄉縣金州鄉,另一個就是寧鄉縣花明樓鎮。
隨後洪戰輝跟寧鄉縣委聯繫了一下社會實踐的意向,寧鄉縣委組織部非常重視,一位副部長親自趕到中南大學和洪戰輝做進一步交流,並把他接到了寧鄉縣,安排他到花明樓鎮“社會實踐”。“我根本就不是‘掛職鎮委副書記’,更不存在什麼‘組織部門下文’的問題,我就是大學生到基層社會實踐,搞調研。”洪戰輝明確表示。至於鎮委工作人員稱他“洪書記”,他說,那是人家對他的一種尊敬,不是職務的說明。
謝絕專車,不拿補貼,自己解決交通問題。洪戰輝說,寧鄉縣離中南大學所在的長沙市大約有50公里遠,其中還有部分山路,交通不便。接洪戰輝的寧鄉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就告訴他,縣裡決定派車接送他從學校到寧鄉縣的往返。洪戰輝認為這樣給縣裡“太添麻煩”,謝絕了。後來,縣裡又建議給他“租車”或讓他“打的”,由縣裡報銷費用,洪戰輝也嫌費用太高,謝絕了。洪戰輝說他有兩個途徑,一是他有同學自己創業有車,如果順路,就讓同學開車捎一程。二是自己坐大巴往返。“我現在自己根本就沒有汽車,怎么可能會‘自己開車’去開會?”他有些氣憤那位不負責任記者的不實報導,“從2009年至今,半年了,我沒有領過縣裡的一分錢補貼,沒有給縣裡添過任何麻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