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林公國

洛林公國

洛林公國,(1766年)位於德法之間的公國。1697年洛林轉屬神聖羅馬帝國。

基本信息

簡介

洛林公國,(1766年)位於德法之間的公國。包括現今法國的洛林地區、低地國家以及德國的亞琛地區。814年查理曼大帝去世,虔誠者路易即位,在823年的分封國土後,他的三個兒子因為不滿發動叛亂。而840年路易去世後,洛泰爾即位,他的兩個兄弟結盟並發動內戰,洛泰爾戰敗,最後三人終於在843年達成妥協,通過凡爾登條約把查理曼帝國一分為三,其中洛泰爾分的了北海到義大利的領土,是為洛泰爾一世。  

歷史記載 

在洛泰爾一世手中,其國土亦被分成三分,長子路易二世接受了義大利和皇帝稱號,次子洛泰爾二世接受了洛泰爾尼亞;小兒子查理接受了勃艮第-普羅旺斯。959年洛林公國分為上洛林和下洛林兩部分,在上洛林公爵逐漸被稱為洛林公爵,下洛林則因分成幾個較小的領土而不復存在。30年戰爭中,法國於1641年占領洛林,又不得不在戰爭結束的1648年撤出,根據《威斯伐倫和約》,法國得到洛林的梅林、圖爾、凡爾登等3個主教區。1697年洛林轉屬神聖羅馬帝國。  

弗朗茨一世在1735年與已經失去王位的波蘭國王斯坦尼斯拉夫·列辛斯基用洛林換得托斯卡納,1737年斯坦尼斯拉夫一世在退位後被法國安置在通過交換得到的洛林,成為洛林公爵;1766年斯坦尼斯拉夫一世去世,洛林公國併入法國。而弗朗茨一世則通過與瑪麗亞·特蕾西亞的婚姻,弗朗茨一世成為哈布斯堡-洛林皇朝的首位皇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