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腦

洗腦

洗腦是指意識的強制性灌輸,屬於精神控制,也被定義為一種在真實中建立偏見的宣傳方法。在意識同化的過程中,洗腦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可控手段。洗腦的實施人需要明確規劃出洗腦的全過程,並根據需要適當強化或弱化某些環節。精細地說就是被人用一種經過設計的方式灌輸了一種觀念,並使這種觀念根深蒂固,無論它是否是一種聽來荒謬絕倫的說法,不管這個是對的還是錯的。

基本信息

基本概念

洗腦是指意識的強制性灌輸,屬於精神控制,也被定義為一種在真實中建立偏見的宣傳方法。在意識同化的過程中,洗腦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可控手段。洗腦的實施人需要明確規劃出洗腦的全過程,並根據需要適當強化或弱化某些環節。精細地說就是被人用一種經過設計的方式灌輸了一種觀念,並使這種觀念根深蒂固,無論它是否是一種聽來荒謬絕倫的說法,不管這個是對的還是錯的。
洗腦大腦意想圖

2004年,牛津大學的凱薩琳•泰勒出版了《洗腦:思想控制的科學》(Brainwashing:thescienceofthoughtcontrol),詳解了洗腦的科學原理。她認為,人類大腦推理和認知的神經科學(neutroscience),證明了思想是變動不居的。而生理學可以解釋,某些存有通順的神經軌道的大腦,對於新的信息和創造性刺激易受到影響。這就是為什麼,當同樣的教條語言(如「三年自然災害」、「資產階級反動派」等許多不符事實及帶強烈意識形態的辭彙)被有意的、重複不斷的灌入我們大腦,令我們的神經元之間更加暢通,從而影響、動搖和改變我們的感情和信仰。

方法

心靈控制

人是非理性動物,有感情,只要是正常人,無論是誰都一樣,
心靈控制術把人的意識層面主要分成意識和潛意識,意識負責處理邏輯信息,潛意識負責處理感情信息。意識位於信息源與感情之間,對信息進行變換和攔截,只有那些能夠通過意識盤查的信息才能進入潛意識,從而引起感情波動,意識對信息的處理能力與經驗有關,經驗豐富則攔截能力強,經驗不豐富則攔截能力弱(經驗包括概念的積累),
比如流星花園,其中包含大量不現實信息。這些信息在一個成人的意識中被過濾掉。因為數量大,所以意識發出警告聲稱信息源所發出信息為不健康信息。從而引起成人(單指經驗豐富)的反感。而很多學生因為經驗缺乏,導致其中所包含的超載信息進入潛意識,從而引起感情波動,而有意安排的信息則產生了類似催眠的效果,使很多學生死心塌地的愛上了這部戲。
心靈控制術對人控制的另一個重要理論是。無論什麼人在意識層面都有弱點。意識可以說是心靈的保護層,保護脆弱且敏感的潛意識。但是無論什麼人的這層保護層都會有些弱點。比如很多人都有些傷心的過去,當談話內容涉及到這些事情的時候,意識的攔截能力便顯得薄弱許多,這時許多平時無法接近潛意識的信息進入到潛意識當中,造成感情波動。當事人可能會陷入到悲傷的過去所發生的事情中,或出現過激反應以加強意識層的攔截能力。
所以心靈控制術成功的關鍵是尋找並利用弱點。
無論催眠或心靈控制都要用到信任,而其中不同的是,心靈控制術是完全的卑鄙的利用信任。信任可以產生很多心理現象,比如愧疚。當你的女朋友和你分手時,通常潛意識對你還是有相當的信任的,所以不能原諒自己所作的這種行為,從而產生了愧疚,以便利用愧疚的產物--痛苦來懲罰自己。
而一個心靈控制術師則可以利用這種愧疚心情,給以適當的暗示,以加強愧疚的傷害力,並設定心錨與其他事物進行連線。比如當她每次與新男朋友見面的時候,則啟動愧疚的感覺。
上述例子中的女方通常即使不被施以暗示也可能會因為潛意識暫時不能理解而產生愧疚感,但慢慢的意識與潛意識的溝通,會淡化這種感覺,從而治癒傷口。但一個心靈控制術師則可以使這種感覺非但不能淡忘,反而更加激烈,使得最後潛意識無法接受意識的束縛從而擺脫意識的統治,但因潛意識缺乏解決邏輯事物的能力,所以結果就是那個人變成嚴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另一種可能則是當事人無法承受由愧疚所帶來的痛苦,從而選擇死亡,以解脫自己。
心靈控制術通常不需要被施術人進入精神恍惚狀態,在清醒的時候利用弱點進攻他們的潛意識。然後在需要的時候讓他們進入短時間的催眠狀態,以便接受催眠後暗示,然後迅速醒過來,就算有人在旁邊圍觀也看不出什麼問題,當事人也只是覺得遲疑一下而已。暗示使用非常含蓄的語言,使得意識無法破解有危險的成分,從而保證暗示能夠被執行。而且因為當事人的心情已經被施術者所控制,所以不會懷疑自己所作的事情。
心靈控制術被認為是邪惡的,卑鄙的手段,而又因其能做到催眠所做不到的事情,使這種技術變得非常危險,所以無論在哪裡,這些都不會出現在正規的教材上,也不會有人開班授課,所有的心靈控制術師都是口傳心授的。而心靈控制術師也因為他們的冷漠,被人視為異類,危險人物。
能夠掌握這種技術的人十分罕見。

條件

一般來說,實施精神控制有以下6個條件。
使人意識不到存在著一個控制和改變自己的計畫:個體發現自己一步步在改變,捐獻金錢、放棄工作、越來越狂熱,但覺得這一切都很正常。是自己自然而然變化的。操縱者並沒有明確提出要求,但所有人都“自發”走了一條最符合操縱者利益的路。
控制人的時間和生理環境(人際接觸和信息):通過一系列規則、要求或建議實現對**縱者個體時間和環境的控制。
創造一種無能感、恐懼和依賴性:提出一個可望不可及的美妙前景,而這個目標只有參加操縱者組織的活動才能達到。貶低現實生活、誇大美好前景。責備個體的缺陷,使**縱者逐漸產生一種無能感和依賴性。
壓制個性化的行為與態度:一些思想要按照組織者的意思進行。所有一切,上有操縱者理論上的提倡,下面通過個體間的相互評價和監督來進行,因而具有強大的力量。很快個體就認識到,進入這個組織就要拋棄過去的自己,重新做人。
灌輸新的行為與態度:被操縱者進入組織以後。其他個體的尊重和肯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得到肯定,就認為具有最大價值;個人看法得到組織的鄙夷或者漠視,就唯恐棄之不及。經過一段時間,一個新人誕生了,就成為操縱者的留聲機和傳聲筒。
提出一套循環論證的理論:在實施精神控制的組織中。個體總是錯誤的,組織總是崇高的,外部世界總是低級的、邪惡的。被操縱者長期處於這種氛圍中,別人用這套邏輯對待他,他也理直氣壯這樣對待別人。最後,這種思維方式成了根深蒂固的思維定勢,很難認識到,也很難走出來了。

症狀

精神控制的操縱者往往有以下舉動。
提出許多希望和暗示,激起被操縱者的虛榮心和好勝心,使他們自覺按照要求行動;發展一套內部術語,或者賦予一些詞語特殊含義。讓被操縱者用於交流和思考,以強化個體對所倡導理論的使用,並增加他們與正常社會的隔膜;剛加入組織時。操縱者往往會給予慷慨的讚美和獎勵,使被操縱者感到愛和幸福;但隨後個體就感到恐慌,因為操縱者許諾的美好前景由於自己的缺陷。總是不能實現,覺得自己愚蠢、墮落,慢慢變得抑鬱、焦慮、喪失獨立思考能力。
受到精神控制的個體往往有以下特徵:他們重複操縱者灌輸給他們的內容,成為操縱者的留聲機和傳聲筒;說話的語氣和韻律會發生變化。變得激動、高亢或莊嚴、緩慢,同時表情也變得嚴肅、莊嚴或緊張,眼神也更明亮、閃光。到最後。精神控制的犧牲品會變得虛弱、依賴以及形成雙重人格,產生認知功能紊亂、核心信念改變以及出現精神病症狀。

原因

第一:對社會或對周邊的不滿。
這是社會環境的問題。不滿不是講一般的不滿意,例如生活中隨時可能發生的不滿。通常這種不滿可能來自於對改變一種社會現象的無奈而積壓成的怨恨。例如:社會分配不公是我們這個社會最可能累積不滿的要素。因為有這種怨恨,就很容易產生和其它人共同怨恨的共鳴。如果是別有用心的人想讓你順著他的意願的話,那么他只需要現挑起你的怨恨,很快你就會喪失判斷力和意志力。傳銷組織里的人,我想很多人的不滿可能都與收入有關。因為社會的確存在嚴重的分配不公,這種分配不公不會在很多人看來是社會的頑疾,如果再和腐敗聯繫起來,就可能想見他們的怨恨。其實,他們非常令人同情,收入的問題責任不在他們,地位的問題也不是他們自己造成的,我們這個社會的確有些問題。可是,當他們無法擺脫這種情況的時候,當他們在現實跟前感到無可奈何的時候,當怨恨越來越大的時候,也就是最容易被人誘導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傳銷組織也正是從收入上做文章的,因為這最容易引起共鳴。社會環境的問題,只能依靠社會的努力。我們無法指望它很快改變。心中的怨恨越多,越容易被別人利用。
第二:不切實際的夢想。
如果說怨恨不是人人都有的話,不切實際的夢想則可能潛在地存在每個人的心中。不切實際的夢想導致被洗腦,主要表現在幾種人身上。一是缺少社會經驗的人。由於缺少社會經驗,對有些人鼓吹的理論無法正確判斷,容易順著別人的思路去思考。例如說要致富就必須付出,這話很對,但是要付出什麼就是問題了。在傳銷組織中親情、道德也成為付出的內容。二是弱勢群體。越是弱勢,越會有夢想。夢想過於強烈了,就會演變成為不切實際的幻想。在當今社會。物慾橫流,收入差別過大,對弱勢群體造成了極大的社會生存壓力,要改變這種狀況,很多人存在幻想。這種幻想太容易被誘導了,因為幻想會讓你延著適應你幻想的思路上去想。你不這樣想,心裡必會有一種焦慮。你沿著別人的思路想,反而心理會輕鬆一些。現在這也是傳銷組織中農民、大中專學生特別多的一個原因。
第三:不對稱的信息。
這主要有兩個方面的不對稱。一是知識缺乏所導致的不對稱。例如對行銷和直銷方面的知識非常缺乏,聽什麼是什麼,這種人是傳銷組織最喜歡的。因為不懂,就容易把似是而非的東西當成真的。例如,傳銷組織編造了所謂的教材,雖然誰也沒有見過這種所謂的教材印出來,而僅僅依靠人與人之間的口傳和複製,雖然那裡面充滿了虛假、編造、慌言和似是而非的說法,但由於很多人根本不了解行銷,無法判斷真偽,所以容易輕信。還有一種不對稱產生於信息渠道的利用上。傳銷組織信息的傳遞都是通過熟悉的關係進行的,而不是正規的渠道,而中國文化中對熟悉關係的信任是很高的,所以這種傳遞一開始就有迷惑性。而由於這種迷惑,很多人或者不願意,或者找不到正規的渠道去進一步了解和證實。
第四:類似氣功的氣場效應。
凡是進入傳銷組織的人,都會被安排參加各種所謂的課程。這種課程的安排往往是精心設計的,有人講課。有人做見證,有人敲邊鼓,有人造氣氛,如果是孤立的幾個人參加這樣的活動。受到周邊的這種氣氛的渲染,很少有人會有堅強的定力不受影響。這就是場的效應。在人際關係之間也存在著這樣的場,它會影響到人們的思考和思想。這也是傳銷組織為什麼一定要讓你不停上課的原因。而且,由於這種場的存在,使人的思想逐步與原來周邊的人產生隔閡,你不到這樣的場就不舒服,就會看到、聽到他們所謂的負面。其實他們所說的所謂負面都是客觀的事實,但由於你在場裡已經把它界定為負面,所以你根本就不能接受其它的信息。這就使你離不開這樣的場。

生理變化

被洗腦的人,他們的腦袋發生了哪些生理變化?
被洗腦的人腦袋的生理變化。大致可以這么理解:洗腦主要是針對記憶而言,記憶的生理機制又可以詳細到記憶的腦細胞機制,和神經突觸結構。
簡單地講:
1)從記憶的腦細胞機制上講,就是通過不斷地輸入反覆強化。持續作用於大腦皮層下的“反響迴路”(當眼前的刺激停止,你還會持續感受到刺激,這是大腦皮層下神經迴路,往復傳導刺激造成的,叫反響迴路)影響你的短時記憶。從而影響你的長時記憶。
2)從神經突觸角度講,作為人類長時記憶的神經基礎包含著神經元突出的持久改變。是由神經的特異衝動造成的,涉及結構改變,比較慢。舉個例子,長時間學習音樂的孩子,比一般童鞋對音樂更敏感,這是由於長時間的學習,已經改變了他大腦的神經突觸形態。對音樂刺激傳導更快,而別的與音樂無關的東西則無差別。
以上只是洗腦的一部分,要全方位的洗腦,還牽扯到認知方式的改變。“圖式”重組(就是把新學習的東西納入,整合到已學習得東西中的過程)。
廣義的洗腦,又分為長時間和短時間洗腦。長時間的洗腦,從我們一出生就在進行,比如,對殺人犯法的規則的認同。短時迅速的洗腦多半出現在傳銷,科幻,搞笑,網路遊戲,假新聞,和黨校,甚至是國小,國中,高中,大學

含義外延

用“洗腦”來形容公司文化傳遞或許有些讓人難以接受,但從本質的方法層面來看,兩者沒有根本區別。不同的判斷根源於我們的是非標準,被知名公司“洗腦”代表一種“新生”,而被非法組織“洗腦”則是“墮落”。

條件因素

刺激的高強度、特殊的敏感性、重複出現的頻率(持續性)、適當的環境。人的注意對突然的高強度刺激有特殊的敏感。

洗腦洗腦

常用方法

1、強光法
2、強聲法
3、恐懼法
4、因明之道
5、隔離法
6、選擇法(讓自己徹底的否定自己)
7、長時間的折磨
8、催眠
9、導入新的思想,並讓它成為堅定而永恆的信念。

常見案例

傳銷、偽企業文化、性奴、邪教等。

人群

容易被洗腦的人群
第一:對社會或對周邊的不滿。心中的怨恨越多,越容易被別人利用。
第二:不切實際的夢想。這也是目前傳銷組織中農民、大中專學生特別多的一個原因。
第三:不對稱的信息。一是知識缺乏所導致的不對稱。還有一種不對稱產生於信息渠道的利用上。而由於這種迷惑,很多人或者不願意,或者找不到正規的渠道去進一步了解和證實。
第四:類似氣功的氣場效應。凡是進入傳銷組織的人,都會被安排參加各種所謂的課程。這種課程的安排往往是精心設計的,有人講課,有人做見證,有人敲邊鼓,有人造氣氛,如果是孤立的幾個人參加這樣的活動,受到周邊的這種氣氛的渲染,很少有人會有堅強的定力不受影響,這就是場的效應。

洗腦(遊戲王卡名)

卡包:TLM
日文名:洗-ブレインコントロール
洗腦洗腦

中文名:洗腦
罕貴度:面閃SR,立體UTR
卡種:魔法
魔法種類:普通
效果:支付800分,選擇對方場上表側表示的一隻怪獸。發動回合的結束流程前獲得選擇的卡的控制權。

其它相關

容易被洗腦的人
1、接受了灌輸式教育、沒有獨立思考能力和懷疑精神的人群。被洗腦者不一定是受教育程度低的人。那些接受了灌輸式的教育(比如中國的一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卻沒有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懷疑精神的人群也容易受洗腦者的心靈灌輸。
洗腦洗腦

2、對自身現有價值觀懷疑的人群。最終被成功洗腦的人,不可缺少的一點是對自身現有價值觀的懷疑,對現實生活與價值觀有所懷疑與不滿正是洗腦工作的切入點。
3、精神世界比較純潔。價值觀尚未成型的青少年。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都處在發展期,基本未定型,他們容易接受新事物,對其洗腦是比較容易的。
4、價值觀受到社會現實生活的衝擊。產生迷惘的人。
5、比較專注於價值觀本身。本身價值觀的形成來源於書本或理論的人。
被洗腦的人基本都有共同的特徵,那就是自我人格並不完整,在精神上需要引導。人類之中,適合挑選來洗腦的對象並不缺乏,教育的普及,以目前的程度,並不會減少這個基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