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市鎮

洋市鎮位於 桂陽縣東北部,北界永興縣, 解放前,洋市盛產紅薯、花生,後因烤菸發展而減少。山丘多茶林,年產茶油近100噸,2004年,鎮黨委、政府致力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項目建設紅紅火火。引資1500萬元建成了洋市大市場,引資560萬元建成了洋市坪商業街,引資300萬元建成了雙江石榴示範基地,引資30萬元建成了平堂等沙場,引資150萬元建成了香下電站,引資建成了日月錳礦、平堂錳礦等等。2003年全鎮完成GDP9711萬元,人均年收入達3216元。

基本信息

洋市鎮位於桂陽縣東北部,北界永興縣,與本縣樟市、雷坪、東城、團結及永興油麻、洋塘接壤。
鎮中心又叫洋布坪,洋布坪歷為里、團、鄉、公社駐地,現為鎮人民政府治所,是桂陽縣第二大農村集貿市場,又是桂永(永興)、桂黃(黃婆窿)兩條公路分岔點。縣辦第五中學、縣結核病醫院均設該處。
解放前,洋市盛產紅薯、花生,後因烤菸發展而減少。山丘多茶林,年產茶油近100噸。
大革命時期,該鄉農民運動蓬勃發展;馬日事變後,有51位烈士壯烈犧牲,其中鄧三雄、鄧華堂均為洋市人。
該鎮總面積9.16平方公里,2003年末總人口2.7萬人。鎮治洋市坪,距縣城23公里。
2012年湖南省行政區劃調整公告(3號),將洋市鎮、東成鄉成建制合併,設立洋市鎮。以原洋市鎮、東成鄉的行政區域為新設洋市鎮的行政區域,洋市鎮轄23個建制村、2個居委會,總面積171.61平方公里,總人口4.69萬人,鎮人民政府駐洋布坪(原洋市鎮人民政府駐地)。
該鎮盛產紅薯、花生、油茶,烤菸是農業支柱產業,年種植面積達13000餘畝,境內多錳礦。
2004年,鎮黨委、政府致力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項目建設紅紅火火。引資1500萬元建成了洋市大市場,引資560萬元建成了洋市坪商業街,引資300萬元建成了雙江石榴示範基地,引資30萬元建成了平堂等沙場,引資150萬元建成了香下電站,引資建成了日月錳礦、平堂錳礦等等。2003年全鎮完成GDP9711萬元,人均年收入達3216元。
教育、衛生、科技等事業全面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