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西武裝起義紀念碑

泰西武裝起義紀念碑

泰西武裝起義紀念碑位於肥城市龍山路路東段路南,正對龍山公園南門,與龍山塔隔路相望。 此碑於1992年1月11日破土動工,同年9月初竣工。紀念碑廣場占地6480平方米。紀念碑鋼筋混凝土結構,白色花崗岩剁斧石基座。基座之上刻有浮雕,生動地再現了泰西人民的抗日風貌。浮雕之上是紀念碑主體,碑高共28米。碑身用花崗岩鑲貼。泰西武裝起義紀念碑碑名由原泰西特委書記段君毅題寫。碑身之上是步槍與旗幟組成高5米的雕塑標誌。

泰西抗日武裝起義紀念碑文(王桂方書) 泰西抗日武裝起義紀念碑文(王桂方書)

碑文 (王桂方書)

泰西地區,東依泰山,西跨黃河,南毗濟寧,北瀕濟南,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一九三七年盧溝橋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中國共產黨人挺身而出,全力組織抗戰。至年底,日軍相繼侵占濟南、泰安等地。泰西共產黨員及各界仁人志士,根據山東省委指示,於一九三九年一月一日首先在夏張舉行抗日武裝起義。十餘日後,泰安、肥城等地數支起義隊伍匯集空杏寺,宣布成立山東西區人民抗敵自衛團,公推張北華任主席,遠靜滄任政治部主任。不久,長清起義武裝加入自衛團。繼之,汶上、東平等縣紛紛舉行起義,抗日烈火燃遍泰西全區。自衛團首克肥城,全殲維持會;夜襲界首,刀砍日寇;配合台兒莊會戰,在津浦鐵路炸車毀橋,斷敵交通半月有餘;道郎血戰,軍民同仇敵愾,遠靜滄壯烈殉國。自衛團連戰連捷,軍威遠揚,深得民心,數月間發展到二千七百餘人。同年五月,山東省委書記郭洪濤率幹部途經泰西,建立了以段君毅為書記的泰西特委,並相繼開展了建黨、整軍與統戰等工作。十一月底,泰西各抗日武裝在特委領導下統一改編為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六支隊,成為一支有四千餘人的山東抗戰勁旅。六支隊在黨的領導下,為創建泰西抗日根據地、山東與冀魯豫根據地做出了重大貢獻。泰西抗日武裝起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泰西人民、聯合一切愛國力量英勇抗戰的壯舉,其忠於民族、忠於人民的英雄主義精神及豐功偉績,永載史冊。爰立此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