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凼石林

泥凼石林

泥凼石林,位於興義城南部,長達20公里,總面積約3萬餘畝。位於煙波浩渺的萬峰湖畔,是萬峰林中的一個盆景。石林區比較集中的有風坡彎、戴家壩、小寨等處。石林呈東北--西南走向的長條形,長15公里,寬1-3.2公里,面積近6.7平方公里,為距今2億年前後形成的水平狀薄層灰岩,經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成的錐狀和葉片狀石林。石林單個石峰最高20米,一般高10米,最低8米。

基本信息

概況

泥凼石林風景名勝區位於興義縣城南面,南盤江左岸泥凼鄉,距縣城約四十七公里。石林東起

泥凼石林泥凼石林

距泥凼鄉人民政府所在地二公里的風波彎,經戴家壩白馬地,西至隴戛(又名“李家彎子”)。東西長約四公里,南北寬約二公里。石峰聳立,千嶂蒼翠。石林分布在土山、石山相間的台地和緩坡上,面積三乾余畝。這座無人工雕琢痕跡、迷宮式的石林景觀,形成於古生代,是發育典型的岩溶地貌。

泥凼石林分為前後兩部分,前石林在風波彎和戴家壩一帶,石灰岩形成的石峰、石柱石牙石筍星羅棋布,獨立成趣,或互襯為景。有的形同珍禽異獸,跳躍賓士;有的形似人物,姿態各異;有的拔地而起,直衝天際。李家彎溶洞壁上,石鐘乳形成的石龍,與戴家壩的臥虎石,遙相對峙,民間有“石龍對石虎”的傳說。

內部景觀

這裡,集中和散落型的石林與峰林相交融。其中的隴戛石林景觀獨特,它與著名的雲南路南石林相比,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林天透空,數萬平方米集中成片的石林,酷似一座傲然挺立了億萬年的“石頭城”;二是自然露面成林,酷似一群婀娜多姿的“少女”;三是石林剛健,細條、片薄、穿孔多,造型奇特,錯落有致。一石之上,有“宮殿”,有“門窗”,可謂一石多景,步移景遷。石林中有六座石峰,渾然組成“山川”兩字,神形兼備,大有使古今書家退避三舍之勢;“擎天柱”、“倚天劍”、“佛後石”、“蘑菇石”亭亭玉立,“頑猴望月”、“壽龜登天”、“群象爭飲”栩栩如生;“將軍出征”、“一夫當關”巍峨壯觀;“姑嫂情深”、“醉翁踏月”、“採藥老人”維妙維肖。還有“霧海雲山”、“紅日彩霞”和白馬洞溶洞景觀,美不勝收。

貴州省興義市著名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