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音列

泛音列

"泛音列" 在學術文獻中的解釋:從基本原理上講,泛音是振動體作分段、或局部振動時產生的聲音,泛音列則是指所有泛音的集合.科學家發現泛音列體現著振動體的本質特徵,不同振動體的泛音列並不完全相同,差異主要體現在泛音之間的頻率關係上。

泛音列

泛音列泛音列
泛音列樂器的音高通常和諧波震盪有關。譬如弦樂器或管樂器可對空氣震盪以產生聲音,並且可同時以不同的頻率震盪,以發出不同頻率的聲音。而根據駐波的原理可知這些頻率大多數呈現倍數關係,而這些不同頻率的聲波即組成泛音列。

1泛音列的描述

[編輯]泛音列的描述
所有諧波震盪中頻率最小者稱為基本頻率(基頻),而基頻高低決定了樂器彈奏此音符的音高。幾乎所有樂器除了可發出基頻音以外亦會伴隨著較高頻的聲音,稱為泛音。在有明顯音高的樂器中,弦或空氣管之間會有因反射而造成波長相同、行進方向相反的波,而因為這些彼此互相干涉而產生波長、頻率不同的諧波,在音樂上的名詞即為泛音。而泛音列的波長分別為弦長或是空氣管長的1/2、1/3、1/4、1/5、1/6、...等倍。參考駐波可了解其原理。

理論上,泛音的頻率分別為基頻的2、3、4、5、6、...等倍。但是根據介質的物體特性,空氣介質振動往往會改變原先泛音的頻率。然而,這些特性除了對頻率的精確度有影響外,聽覺上的影響甚小。因此可合理地說泛音的頻率為基頻的整數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