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空降突擊部隊

法國空降突擊部隊

法國空降突擊部隊是法國特種部隊。它同憲兵突擊隊所不同的是,憲兵突擊隊還有一定的防暴與反恐功能。

簡介

法國最精銳的特種作戰部隊。同時也被譽為是世界上空降成功率最高的空降突擊隊。 法國空降突擊部隊中最精銳的當屬第11空降師,它是法國效率最高的快反師,該師下轄2個旅和7個作戰營,其中有一個營是王牌作戰單位。法國倒底有多少個這樣的空降師呢?這對外界來講還一直是個謎。

起源

第一批法國空降部隊被稱作空中步兵(infanterie de l'air),正式創建於1937年4月1日(批准時間為1936年10月20日)。先後組建了2個空中步兵營(Groupes de l'Infanterie de l'Air,簡稱G.I.A.):第601在蘭斯(Reims),第602在阿爾及利亞的巴拉基(Baraki)組建。
每個營編制如下:
指揮部
1個運輸飛機中隊
1個空降步兵連:下轄8名軍官,25名軍士,174名傘兵,編為2個排和1個支援排(裝備37毫米TR反坦克炮與哈奇開斯Mle1914機槍)。

軍官名錄(1937年)

第601空中步兵營
指揮官 馬葉(Mayet)空軍少校
步兵連連長 索瓦尼亞克(Sauvagnac)上尉
副連長 格萊索(Glaizot)中尉
以及各排的勒·布爾里(Le Bourhis)、馬耶(Mayer)、奧德貝爾(Audebert)、萊斯皮納 (Lespina)、富爾尼埃(Fournier)和福科爾(Foucault)中尉
第602空中步兵營
指揮官 米歇爾(Michel)空軍少校
步兵連連長 盧瓦索(Loiseau)上尉
副連長 迪布許(Dupouch)中尉
以及各排的弗勒里(Fleury)、莫雷爾(Morel)、舍瓦利埃(Chevalier)、勒麥特爾(Lemaître), 勒米爾( Lemire ) 和巴斯圖耶 ( Bastouil ) 中尉

裝備

每個班12人,裝備莫斯蓋東·貝爾蒂埃1892型(Mousqueton Berthier Mle)M16,2挺24/29輕機槍,VB槍榴彈和手榴彈。1個排共裝備36支卡賓槍與6支輕機槍,後來又配發了EMP 衝鋒鎗。專門為空降部隊開發的MAS 36 CR39(MAS36的摺疊槍托型)在停戰前未能裝備部隊。1939年,空降部隊已經裝備了7挺伯義斯反坦克步槍。
37毫米炮與重機槍都是裝箱後放入飛機的炸彈艙內空投,輕武器則由傘兵隨身攜帶跳傘。空降部隊的編制與條令都受到1935年蘇軍基輔大演習的觀察結果影響。
許多傘降特殊裝備:如腿袋、吊掛各種裝備的腰帶等都是由法國空軍研製的。1939年,這些裝備對英軍進行了展示,英國的SAS又進一步改進了它們。最初使用的降落傘是通過降落傘總公司(Société Générale des Parachutes,簡稱SGP)進口的英制歐文式降落傘運動型和俄制的歐文式降落傘仿製品,後來則開始使用法國國產的阿維奧雷克斯(Aviorex)120型與130型。

活動

1939年10月7日,索瓦尼亞克上尉在不戴呼吸面罩的情況下進行了長達74秒的自由落體,打破了世界紀錄。一開始,傘降部隊的作戰原則是分成爆破小組空降到敵後,破壞橋樑或者工廠。傘降部隊進行了大量的訓練:例如,在1937年8月,第601空中步兵營在迪朗斯(Durance)“奪取”了一座橋樑;1937年9月,他們又在一個下雨天以100米的高度跳傘,“奪取”了一個師的師部。
1938年10月,第601空中步兵營乘坐5架飛機在BA112基地上空跳傘。從傘降開始之後不到5分鐘,第1門37毫米炮已經打出了第一發炮彈。德軍觀察員應邀觀看了這次演習,並對這次演習印象很深;而且與法軍高層不同的是,德軍將他們所學的東西進行了利用。
1939年9月大戰爆發時?01營駐紮在阿維尼翁-皮若(Avignon-Pujaut),而602營駐紮在蒙特利馬爾(Montélimar)。1939年11月,它們都被調往加萊,並在那裡保持警戒,準備在一周之內登上法爾曼224,在荷蘭的弗萊辛格(Flessingue)空軍基地和阿訥莫伊登(Arnemuisen)地峽跳傘,不過這次行動最後沒有發動。

突擊隊出現

隨後從這2個空中步兵營裡面抽調了傘兵(601空中步兵營抽調了52人,602空中步兵營抽調了91人),組成了4個突擊隊( groupes francs),這些突擊隊又被配屬給在阿爾薩斯的第28山地師。它們的作戰位置是在位於巴德布隆(Niederbronn)東北12公里的朗巴克(Lembach,法軍第7、27阿爾卑斯獵兵營的作戰區域),在兩軍之間的無人地帶活動。
到1940年2月14日,4個“突擊隊”指揮官與駐紮地點如下:
-舍瓦利埃中尉 (朗巴克)
-勒·布爾里中尉 (朗巴克)
-奧德貝爾中尉(離奧貝斯坦巴克Obersteinbach15公里處)
-勒米爾中尉 (離奧貝斯坦巴克15公里處)
這四個突擊隊的總指揮是總部設在朗巴克的昂利·格萊索(Henri Glaizot)上尉。
通常的日程安排被劃分為3天巡邏,1天休息。在休息時間,格萊索上尉——他還是一名飛行員——就會駕駛一架從駐阿古諾(Haguenau)的偵察中隊中抽調的偵察機去前線偵察。
從1940年2月14日到3月11日,他們一共進行了28次巡邏和23次伏擊,有時候活動範圍深入德軍防線後方3公里。在付出2人陣亡(601營的巴拉特軍士在2月24日陣亡和602營的索拉克魯普軍士在3月7日陣亡)的代價下,擊斃了30名德軍。
4月24日,601營的30名官兵在營長馬葉少校的率領下被調去守衛法國空軍司令部和維耶門(Vuillemin,法國空軍參謀長)將軍。
4月29日,601營離開阿維尼翁-皮若,前往蒙塔日(Montargis)附近的維莫利(Vimory),602營也在後來到達。6月11日601營前往阿沃爾(Avord)。12日1架法爾曼(Farman) 224被1架Me110擊落,造成2人死亡,4人戰傷。在此時法軍面臨全面威脅的時刻,它們被調去守衛羅亞爾河沿線的各個城鎮,但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戰鬥。法國空降部隊在“假戰爭”中幾乎沒有發起過什麼進攻。
1940年6月17日至27日,空中步兵被撤往北非,8月25日,它們都被解散。

參加二戰

重建

自由法國的空降部隊由戴高樂將軍在1940年9月28日組建成立,由喬治·貝爾熱(Georges Bergé)上尉(法國SAS之父)指揮。在聖誕節,第一個排與首批英國傘兵在中央跳傘組織一起完成了跳傘測試。在1941年3月和5月,在SOE的控制下,他們由貝爾熱(代號薩瓦納和約瑟芬B)率領,在法國淪陷區完成了2次任務。這2次任務使盟軍認識到,在德軍占領的法國進行一次突擊隊式的襲擊,然後再安全撤出是完全可行的。
1941年6月,第1連被拆分為3個排,第1排被配屬給自由法國的秘密情報組織——BCRA,在法國淪陷區進行秘密活動。其餘的2個排組成了新的第1空中步兵連。
7月,第1空中步兵連前往北非。在黎巴嫩期間,他們的番號改為第1傘兵連(Compagnie de Chasseurs Parachutistes,簡稱CCP),並在卡布里特跳傘訓練中心進行了傘降訓練。
9月,貝爾熱作為英國SAS(特別空勤隊)創始人戴維·斯特林的老朋友,得到了戴高樂將軍的任命,成為英國SAS旅3中隊(即第1傘兵連,下轄50名官兵)的指揮官,11月,3中隊開始了SAS特種作戰訓練。此時在英國,由志願者組建的第2空中步兵連又組建了起來。
從1942年6月到11月,英國與法國的SAS隊員聯合對昔蘭尼加和利比亞海岸沿線的機場和後勤設施進行了許多成功的作戰行動,其中貝爾熱和傑里科勳爵指揮的對克里特島的襲擊任務雖然完成,但貝爾熱和另外2名傘兵不幸被俘,其中1人在赫拉克里翁(Heraklion)被槍殺。在43年1月,斯特林也在一次任務中被義大利人俘虜。在大戰期間貝爾熱和斯特林都被關在德國的科爾蒂茨(Colditz)城堡。
在12月底,第1傘兵連完成了在中東的作戰任務,撤回英國。此時,以參加SAS的法軍老兵和一些軍官為基礎,SAS第2傘兵連也組建完成,準備派往突尼西亞作戰。在成功完成了幾次作戰任務後,第2傘兵連在1、2月撤回英國。法國SAS隊員的作戰歷史掀過了第1頁。
法國SAS隊員受到了大量的表彰和獎勵,包括著名的英國SAS徽章和3枚表示光榮戰績的金色勳章。1943年3月,SAS第1、2連的老兵被完全併入駐英國的法軍,並組成了第1、2空中步兵營(Bataillon d'Infanterie de l'Air",簡稱BIA)。
11月,第3空中步兵營在黎巴嫩和阿爾及利亞成立,並被調往英國。1943年1月11日,第1空中步兵營(被重新編為第4空中步兵營)和第3空中步兵營被併入新成立的SAS旅,被編為SAS第3、4營(SAS旅第1、2營為英國人組成,第5營為比利時人組成),旅長麥克·萊奧德(Mac Leod)準將。從2月到5月,法國人組成的SAS營開始在拉戈(Lago)訓練(訓練有時候是與波蘭傘兵旅一起進行的),準備在法國登入,並參加之後的解放淪陷區的作戰。

反攻法國

1944年6月5日晚上,SAS旅第4營分別在布列塔尼的南面與北面傘降,以與當地的抵抗組織取得聯繫,並為之後全營的空降準備好傘降場與機降場。SAS部隊的任務是為了阻止德軍向諾曼第開進,摧毀所有的通訊聯絡並進行一系列的破壞和伏擊活動。這些人是和盟軍空降部隊的先導員在同一晚上被空降的——這是蒙哥馬利的主意。在著陸後,馬利埃訥中尉指揮的小組立即與來自弗拉索夫部隊的烏克蘭人進行了交火,在戰鬥中布埃塔爾下士負傷並被一名德國軍士擊斃——據說布埃塔爾也因此成為了盟軍在反攻歐洲大陸的作戰中犧牲的第1名士兵。
在6月6日晚上,法國SAS隊員組成的18個小組(以庫尼小組Cooney parties聞名,4人一組)被空投到了布列塔尼的四處,到處進行爆破鐵路、公路等活動,以阻止德軍所有向諾曼第開進的企圖——此時正有15萬德軍準備開往諾曼第。一晚接一晚,SAS第4營的官兵被空投到聖馬塞爾(St-Marcel)村(代號巴萊訥空降場),以指導所有的破壞、爆破活動。他們聚集起了大約10000名法國地下抵抗組織成員進行作戰,而在此區域活動的法國SAS成員總數從未超過450人。6月18日,在聖馬塞爾村和塞朗(Serent)村,在200名法國SAS成員的領導下,2500名法國抵抗戰士在4輛武裝吉普的支援下與5000名德軍(德軍有81毫米迫擊炮支援)進行了一場鏖戰。在白天,法國人通過呼叫美軍P-47的支援,抵抗住了德軍的進攻,但在晚上,他們不得不撤出戰鬥,退入叢林。今天在聖馬塞爾村建有抵抗博物館,裡面陳列著SAS的展品。在這次戰鬥後,SAS成員受到了嚴密的搜捕,德軍還對平民進行了大量的報復行動。
在整個7月,圍繞著延緩德軍的調動,SAS旅第4營完成了許多任務:他們以不到500人的兵力要對付強大的德軍。8月份,巴頓指揮的第3集團軍攻入布列塔尼。SAS第3營的2中隊也空降進入布列塔尼,支援SAS第4營。還有一些武裝吉普也通過滑翔機機降(這是二戰中SAS唯一一次使用滑翔機機降)到達。到布列塔尼的戰鬥近尾聲時,法國SAS隊員損失率已經達到了65%。在得到了佩帶在左胸的SAS徽章後,SAS旅第4營被編為第2傘兵團(Régiment de Chasseurs Parachutistes),第3營被編為第3傘兵團。在布列塔尼戰鬥快要結束時,法國SAS隊員第一次配發了紅色貝雷帽。貝雷帽上佩著傘兵徽,但是沒有獅子和王冠。
從1942年到1944年9月,法國SAS一直戴著帶有同樣帽徽的黑色貝雷帽。只有在1944年11月11日,法國第3傘兵團在巴黎香榭里舍大道進行閱兵時,才戴了紅色貝雷帽,帽徽是刺繡而成的帶翼SAS短劍。在8月份,第2傘兵團的一個分隊最先為巴黎解放而戰,也是第一個進入巴黎的盟軍部隊。1944年9月到11月,2個法國傘兵團進行了許多特種作戰,分別有:“前桅(spencer)”, "哈羅德斯(harrods)", "狗吠(barker)", "牛籃2(bullbasket2)", "魔鬼(dickens)", "摩西(moses)", "民謠(derry)", "參孫(samson)", "推銷員(salesman)", "元帥(marshall)", "snelgrove", "jockworth", "牛頓(newton)"和"亞伯(abel)”。與此同時,SAS第1、2營在法國東部和中部,第5營在諾曼第和法比邊境都進行了成功的特種作戰。9月4日,在桑訥塞·勒格朗(Sennecey le Grand)小鎮爆發了一場史詩性的戰鬥。第3傘兵團的4輛吉普車在孔博·德羅克布魯訥(Combaud de Roquebrune)中尉的指揮下,對一支強大的德軍車隊發起了進攻。許多德軍被擊斃,但吉普車也全被德軍坦克摧毀。在戴維·斯特林的倡議下,今天的桑訥塞·勒格朗豎立著一座帶有SAS徽章的盟軍紀念碑。在突出部之戰中,第2傘兵團在聖誕節參加了“弗蘭克林”行動。到了1945年1月底,該團才回歸法國。經過在英國的一段時間訓練後,SAS準備進行戰爭中的最後一次作戰——“阿默斯特(Amherst)”行動。1944年4月,在荷蘭北部,法國SAS隊員在二戰中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行動開始了。這次行動共投入了2個團的700人,由M·卡爾沃特(M. Calvert)準將指揮。他們將作為加拿大第1軍的先頭部隊空降。儘管天氣惡劣,空降地點偏離嚴重,但他們還是完成了任務。

戰後

在奠邊府空降的法國空降兵在奠邊府空降的法國空降兵
1945年5月8日,歐戰結束時,法國SAS隊員組成的的2個團都被英國SAS歸還給法國空軍。這2個團是二戰中榮獲獎勵最多的盟軍部隊之一。在1944年11月11日,戴高樂在巴黎的香榭里舍大道舉行閱兵時,又給SAS的軍旗上增添了一枚解放十字。1945年9月,第2、3傘兵團解散,組建了新的第2傘兵團。後來又組建了一個只有半數兵力的SAS旅,1946-48年在印度支那作戰,第2傘兵團在阿爾及利亞的菲利浦威爾解散。SAS旅在1948年解散,由法國海外軍的傘兵-突擊隊員部隊繼承了SAS的傳統。
大戰結束後,法國重整軍備,到1956年,在武裝力量內有第10、第25等兩個空降師。1962年縮編,兩個師合併為第11輕裝干涉師,1971年改為第11空降師。1977年陸軍改組時,第11師與陸軍第44軍分區合併,組成統一指揮部。1983年再次改組,恢復第11空降師,編入快速機動部隊。其編制情況是:全師編制人數為1.47萬人,下轄6個空降團(2個傘降阻擊團、2個海軍陸戰空降團、2個外籍空降團),1個裝甲偵察團,1個炮兵團、1個工兵團,1個通信團、1個空降作戰基地。空降團是師的基本戰鬥單位,每團下轄4個空降步兵連。炮兵團編3個炮兵連。主要的武器裝備有:81毫米迫擊炮48門,120毫米迫擊炮54門,20毫米高射炮51門,“米蘭”式反坦克飛彈發射架180部,ERC裝甲偵察車59輛,直升機50架。
此外,法軍在80年代還新組建了一個具有空降作戰能力的第4空中機動師,師轄1個支援直升機團,4個戰鬥直升機團,2個反坦克直升機團,全師裝備多種直升機250架。
1981年以來,法國第1海軍陸戰隊傘兵營(RPIM)作為空降情報和特種作戰單位,繼承了法國SAS的傳統。背景為印支半島的二戰SAS徽章也被佩在該部隊成員的左胸上——這種佩戴方法與英國SAS相似。勇者勝(Qui Ose Gagne)是法國SAS的座右銘。在戰後他們還參加了沙漠風暴科索沃、阿富汗等行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