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對外安全局總部

法國對外安全局總部

法國對外安全局總部位於巴黎第20區,目前是法國最大的情治單位。

法國對外安全局簡介

總部位於巴黎第20區的對外安全局(DGSE)是法國最大的情治單位。其前身最早是戴高樂領導的中央情報活動局,1946年改名為法國國外情報和反間諜局。1981年法國社會黨執政後,加強了情報機關的整頓和改革。1982年4月,更名為“對外安全總局”。對外安全總局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蒐集國外政治、經濟、軍事、科技和恐怖活動等各種情報,負責偵破在國外的有損於法國利益的間諜活動;通過蒐集的外國通訊信號破譯外國情報等。
與其它同類部門相比,DGSE是法國國防部投入預算最多的機構。除了國防部的撥款外,對外安全總局還享有法國總理的所謂“共同勤務規定”內的特殊資金。僅在2002年,這種特殊資金就達到了3320萬歐元。目前,DGSE共有大約3500名工作人員。

法國對外安全局總部位置

巴黎東區的第20區絕大多數是單調的住宅樓。然而,法國對外安全總局的總部卻恰恰選在了這裡,其目的就是為了保密和利於開展情報蒐集和反間諜工作。

法國對外安全局總部法國對外安全局總部
DGSE的總部是在兩個舊營區(圖賴利和莫蒂埃)的基礎之上建起來的,位於巴黎東部,靠近巴尼奧列郊區。乘坐11路捷運,在戴里拉站下車,這裡就是莫蒂埃花園。在花園旁邊就是法國對外安全總局所在地。DGSE的工作人員和外國間諜都將莫蒂埃兵營稱作“游泳池”。
最初,DGSE總部只設在圖賴利營區。1997年,總部計畫搬往努阿基要塞,那裡對外安全總局的一個科。但由於種種原因計畫被擱淺,作為補償,法國政府允許DGSE使用其鄰近的莫蒂埃舊營區,於是圖賴利和莫蒂埃合為一體,成為DGSE總部所在地。實際上,現在的DGSE的中心區是由圖賴利、莫蒂埃和努阿基要塞這三個地區共同構成的。在取消將總部搬往努阿基要塞後,DGSE一直對總部進行維修和改造,直到2004年才結束。
DGSE總部四周的圍牆和內部設施里秘密安裝了大量攝像頭。但據法國專家證實,很大一部分攝像頭只是一些模型。如今,營區最初的絕大部分圍牆都被拆除了,原來的位置上都被重新安上了鐵柵欄。營區的入口處安上了黑色的重型金屬門。
在總部六樓的樓頂安裝了大型天線,成為DGSE的主要標誌。

法國對外安全局工作特點

在許多間諜片中,特工們往往侵入他國情報中心,巧妙地通過聲音識別和眼部掃描等認證關口,把電腦裡面的重要檔案複製下來。事實上,DGSE總部從不在電腦里保存電子檔案,他們有專門信息處理中心負責保護電子資料,那裡的工作人員都是經過極其嚴格的檢查和培訓才上崗的。
處理中心占據了1個很大的房間,整個與外界隔絕的信息資料庫看上去就像1個巨大的輪盤,上面放著各式各樣的普通軟碟、CD糟和DVD糟,工作人員手動輸入要尋找的信息,系統會迅速找出所需的磁碟。
但電子處理中心所儲存的信息只是一部分,至於特別重要的情報(如諜報材料或者間諜檔案等),DGSE總部都以紙類檔案的形式保存在檔案袋內。從技術角度講,這並不是很方便的做法,但卻是最安全的方式。這些諜報資料通常要根據特別指示在50年之內銷毀。在DGSE總部,工作人員每天都要銷毀大量辦公用紙檔案,特別重要的檔案要先用碎紙機攪碎,然後與其它檔案混合,一起放入鍋爐里燒毀。
除了處理資料的獨特方式,DGSE所使用的電腦設備大部分都是法國國內Bull公司生產的Zenith系列。9·11事件後,法國政府大幅提高預算,大量購買和更新偵察設備,提高了DGSE的情報蒐集和處理能力。

法國對外安全局工作疏失

儘管DGSE位置偏僻,戒備森嚴,但還是有間諜在總部人員的鼻子底下活動。90年代以前,曾有一個奇貌不揚的越南人出現在DGSE總部後邊的一幢極破舊的老樓里,DGSE人員對此毫無知覺。這個老頭還是在40年代大移民時來到巴黎的。直到這個老頭死後一年半,DGSE才從它們位於香港的情報人員處得知,這個老頭絕非等閒之輩,而是日本的一個極為重要的間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