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華林寺

泉州華林寺

泉州華林寺位於螺城梅山村白岩山中,辛巳年(2001)重建。首期建築主殿兩排三柱,三開間寬,三進間深,前圍牆庭院,院門額石匾鐫“華林寺”。

基本信息

介紹

華林寺華林寺
華林寺中殿祀觀音,左右兩殿分別祀關帝君和相公爺。寺旁有約6米見方巨石,猶如蓮台,傳說上世紀末,巨石連現佛光三日,華麗燦爛,人多見之,遂集資重建。院門有聯,曰:“華麗佛光照遍界;林中觀音坐蓮台。”
清嘉慶《惠安縣誌·寺院》載:“華林寺莫知創始年月,唐會昌間(841-846)廢,天順三年(乙卯,1459)里人王罕復之。”又載:“白岩寺在縣西白岩山下,南唐留從効葬母於此,建寺以奉香火,今廢。”原華林寺規模很大,還附有關帝爺廟等建築,其遺址的牆基和方磚地板,仍歷歷可見,今寺周圍散落許多古舊粗大石柱、石礎、石珠等,還有舂米石臼、飲馬石槽和拴馬石柱等。一千多年前古驛道由此經過,遺蹟隱約可尋,拴石柱、飲馬槽為當時走遞公差、使客、來往官員在此歇腳、換馬、膳宿的所需設備。
宋惠安人黃岩孫《仙谿志·仙釋》云:“有留從効者,師(引者按:九座禪師陳智廣)遇之甚厚,嘗有讖曰:‘功下田(引者按:喻“留從”),力交連(喻“効”),井底坐(喻“鎮泉州”),二十年(喻據泉廿年)。’從効據泉州如其言、後滅。”留從効,永春人,於南唐保大年間(943-957)任泉州刺史,建城並遍植刺桐,泉州稱“刺桐”,即源於此。志書又載:時李璟從金陵“遷洪州,從効疑璟討己,頗懼,遣其子紹,齋厚幣獻璟,又遣使假道吳越入貢,宋太祖特命使厚賜以撫之,使未至,從効疽發背,卒年五十七。”其據泉州剛好廿年。白岩山有留從効母墓,又有其“以奉香火”的白岩寺,更有千年古驛道遺址,歷史文化遺產豐富。

白岩山風景優美,空氣清新,已有水泥公路直通華林寺前。山上古木參天,怪石嶙峋,諸如仙女照鏡、雙蛙戲珠等景點,具有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是惠安縣優等旅遊勝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