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鹿

沼鹿

棲息在印度和尼泊爾大森林和草原上。肩高約11厘米。夏天,沼鹿的皮毛呈紅色或棕內色,上面有白色的斑點。到冬天會長出很厚的毛來,特別是頸部的棕色毛,上面有的會有一些淡淡的點子,有的沒有。雄沼鹿有很長的角,上面有許多分杈。鹿原先分布很廣,現在數目銳減,只能在國家公園和動物保護區中才能看到。

基本信息

簡介

沼鹿沼鹿

沼鹿主要生活在印度尼泊爾的開闊森林和草原中。成年雄鹿的肩高在1.1~1.35 m,體重178~180 kg。沼鹿在夏季的體色為淺紅色或淺黃褐色。上有白色斑點,與梅花鹿有點相象。到了冬季,沼鹿的體毛會逐漸加厚,特別是在頸部。體色也變成褐色,身上的斑點也不那么明顯了。

科學分類

沼鹿沼鹿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動物綱 Mammalia
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 鹿科 Cervidae
屬: Rucervus
種: 沼鹿 R. duvaucelii

形態特徵

沼鹿沼鹿

初期共有兩個地點的沼鹿族群。指名亞種的R. d. duvauceli分布在北方邦、阿薩姆邦及孫德爾本斯的沼澤。它們的蹄是張開的,方便在軟綿綿的地上行走,其頭顱骨也很大。R. d. branderi分布在印度中部的硬地,尤其是在中央邦。在阿薩姆邦的族群後來被編入新的R. d. ranjitsinhi之中,是三個族群中最為受威脅的。
雄鹿肩高132厘米,重170-180公斤。鹿角在彎前長75厘米,周圍長13厘米。最大的鹿角在彎前長104.1厘米。

生活習性

沼鹿沼鹿

在北方邦,它們只棲息在沼澤。在中央邦,它們棲息在近森林的草原。它們在早上及晚上覓食。它們較水鹿少在夜間活動。當受到騷擾時,它們會發出尖銳的叫聲。
沼鹿的繁殖期是在9月至4月,妊娠期為240-250日。每胎會產一隻幼鹿。飼養的沼鹿壽命可達23歲。
在中央邦,群族內雄鹿與雌鹿的比例是2:1。平均成員數量為8-20頭,最多可達60頭。在發情期時,它們會組成很大的群族。

繁殖

沼鹿的發情期在每年的9月到來年4月,孕期255天左右,一般一胎產一仔,小鹿出生後能很快的戰立起來,並且在出生的三天中緊跟著它的媽媽寸不不離。大約4個星期後,小鹿開始吃一點草,三個月後就可以斷奶了。

分布及保護

沼鹿沼鹿

沼鹿分布在印度河、恆河及雅魯藏布江盆地,與及印度中部至哥達瓦里河。發現的骨頭可以追溯至1000年前。不過,它們今天已從西方分布地消失。於1964年,估計它們在印度的數量有3000-4000頭。
在印度中部,沼鹿只在甘哈國家公園存活。其數量由1950年代早期的3000頭,10年內下降至少於100頭。到了1970年,就只餘下少於66頭。[5]沼鹿消失的原因是被獵殺、烹食及失去棲息地。
沼鹿與印度黑羚及印度大藍羚於100年前都被引入到德克薩斯州的狩獵場。現有要求將它們重新引入到印度它們接近滅絕的地方。

滅絕

沼鹿沼鹿

恆河流域本來沼鹿廣布,但由於狩獵和無計畫的亂開採,嚴重地破壞了沼鹿的棲息地,使得沼鹿的數量急劇下降。從1972年開始,國際自然和自然資源保護協會連續宣布沼鹿為瀕危動物,但依然未能引起印度全國上下應有的重視。沼鹿,這種體型健美,象梅花鹿一樣可愛的物種,終於率先在恆河流域的孫德爾本斯三角洲地區滅絕了。沼鹿在印度孫德爾本斯三角洲地區的滅絕時間:1972年以後。沼鹿是偶蹄目鹿科中儀態優雅的動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