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氣藏

油氣藏

油、氣藏:圈閉中既有油也有氣的聚集 油氣藏形成的基本條件: 油氣藏的類型有哪些:

概況
油氣藏(reservoir,pool):是地殼上油氣聚集的基本單元,是油氣在單一圈閉中的聚集,具有獨立壓力系統和統一的油水界面的聚集。
油氣藏
註:“單一圈閉”: (1)受單一要素所控制;(2)流體具有統一的壓力系統和統一的油氣水邊界。
油藏:圈閉中只有石油的聚集
氣藏:圈閉中只有天然氣的聚集
油、氣藏:圈閉中既有油也有氣的聚集
商業性油氣藏(工業性油氣藏,commercial reservoir):在一定的政治、技術、經濟條件下,具有商業開採價值的油氣藏。
單個油氣藏中的油氣水分布典型(重力分異)
(1)底水油藏:
油柱底下到處都有可動水的油藏。(油水界面海拔高度高於儲層底面高點海拔)
(2)邊水油藏:
油藏高點附近的油柱下無底水,邊部才有底水的油藏(邊水)。
(3)氣頂油環油藏:
油氣藏高點附近氣柱下無底油,油體呈環狀分布。
油氣藏形成的基本條件:
一、具有充足的油氣來源;
二、具備有利的生儲蓋組合;
三、具備有效的圈閉;
四、具備必要的保存條件。
油氣藏的類型有哪些:
主要可分為五大類:構造油氣藏,地層油氣藏,岩性油氣藏,水動力油氣藏,複合油氣藏

介紹

油氣在地殼中聚集的基本單位。圈閉內聚集了一定數量的油氣後而形成。一個油氣藏存在於一個獨立的圈閉之中,具有獨立壓力系統和統一的油-水(或氣-水)界面。只有油聚集的稱油藏;只有天然氣聚集的稱氣藏。油氣藏具有工業開採價值時,稱工業性油氣藏,否則稱非工業性油氣藏。工業性和非工業性的劃分標準是相對的,它取決於一個國家的油氣資源豐富程度及工藝技術水平。
油氣藏按圈閉的成因分類:構造油氣藏,包括背斜油氣藏、斷層油氣藏、裂縫性背斜油氣藏和刺穿油氣藏。地層油氣藏,包括岩性油氣藏、地層不整合油氣藏、地層超覆油氣藏和生物礁塊油氣藏。水動力油氣藏,包括構造型水動力油氣藏和單斜型水動力油氣藏。複合油氣藏,包括構造-地層複合油氣藏、構造-水動力複合油氣藏、地層-水動力複合油氣藏和構造-地層-水動力複合油氣藏。除上述分類外,還有過去流傳較廣的布羅德分類。根據儲集層的形態把油氣藏分為:層狀油氣藏,包括背斜穹窿油氣藏和遮擋油氣藏;塊狀油氣藏,包括構造突起油氣藏、侵蝕突起油氣藏和生物成因突起油氣藏;不規則油氣藏,包括在正常沉積岩中的透鏡體油氣藏、在古地形凹處的砂岩體油氣藏、在孔隙度和滲透率增高地帶中的油氣藏以及在古地形的微小突起中的油氣藏。
油氣藏的破壞主要是由構造作用引起的。構造作用首先破壞圈閉的嚴密性,引起油氣逃逸或遭受氧化和水力沖刷,使油氣藏部分或全部被破壞。原生油氣藏破壞後,也可能形成次生油氣藏。地下深處的高溫、高壓作用也能使油氣藏遭到破壞。

油氣藏描述

油氣藏描述是一項利用獲取的地下信息來研究和定量描述油氣藏開發地質特徵,並進行評價的新技術,簡稱RDS技術服務(Reservoir Description Service)。其描述的主要內容包括:油氣藏構造形態、儲層沉積特徵及非均質性、儲層物性及空間結構、流體性質及滲流特徵等。不同勘探開發階段,其描述內容有所差別和側重,但都要圍繞油氣藏具體特點和生產需要來進行。

油氣藏物性

指油氣儲層的岩石物理性質、儲層內流體的物理化學性質及其在地層條件下的相態和體積特性,以及岩石一流體的分子表面現象和相互作用,油、氣、水的驅替機理等。研究油氣藏物性為油氣田開發設計、開發動態分析,以及提高最終採收率提供參數和依據,是油氣田開發重要研究課題之一。

油氣藏驅動類型

油氣藏驅動類型依據油藏地質條件可以劃分為以下幾類:
1、水壓驅動
(1)剛性水壓驅動(2)彈性水壓驅動
2、溶解氣驅動
3、氣壓驅動
4、重力驅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