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學院

河北工學院

河北工業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國家“211工程”建設的河北省屬骨幹大學,坐落在天津市,在河北省廊坊市設有分校。

河北工學院河 北 工 業 大 學

全稱:河北工業大學
簡稱:河工大
英文名:
所在地:天津市
聯繫方式:022-26564070

學校概況

河北工業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國家“211工程”建設的河北省屬骨幹大學,坐落在天津市,在河北省廊坊市設有分校。學校的前身是創辦於1903年的北洋工藝學堂,1904年改稱直隸高等工業學校,1929年改稱河北省立工業學院,1950年改名為河北工學院,1995年更名為河北工業大學。2001年4月、2006年6月分別通過國家“九五”、“十五”“211工程”整體驗收。

在百餘年的辦學實踐中,學校治學嚴謹,教學管理嚴格規範,具有“勤奮、嚴謹、求實、進取”的優良校風和學風,是我國最早培養工業技術人才的地方高等院校之一,創辦了我國高校最早的校辦工廠,具有“工學並舉,產學研相結合”的辦學傳統和辦學特色,已先後培養了8萬多名畢業生。我國現代工人運動的先驅黃愛、陝西渭華起義領導人盧紹亭、抗日英雄洪麟閣、毛澤東主席親書輓聯的楊十三、冀東暴動領導人趙觀民,以及教育家魏元光,中國汽車、內燃機專家潘承孝,核工業專家、學部委員姜聖階,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柯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等均為在學校不同時期工作和學習的傑出校友代表。而更多的是工作在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第一線的科技工作者和管理幹部,他們以“工作踏實、實幹,敬業和奉獻精神強,為人誠實,善於團結合作”,“基礎知識紮實、動手能力強,有創新精神”,贏得了社會的歡迎和好評。

河北工學院河北工學院
學校占地3400餘畝,建築面積80餘萬平方米。學校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2億元,圖書文獻154.4萬冊,其中電子圖書50萬冊,實現了文獻信息管理及服務的計算機網路化,各校區實現了網路互聯。總面積2500畝的新校區已有40萬平方米建築竣工投入使用。學校設有16個學院,1個直屬教學部,59個本科專業;擁有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4個省級強勢特色學科,15個省級重點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7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1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6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15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17個高校教師在職攻讀學位碩士學位專業,具有工商管理碩士(MBA)授予權;擁有7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後流動站。現有在職教職員工2300餘人,其中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人員672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312人,博士生導師94人,碩士生導師469人,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崗位2個,近百人獲得省級以上專家稱號。全日制在校生近2萬人,其中本、專科生1.5萬餘人,研究生近4千人。另有成人本專科教育學生1.5萬人。經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予以確認、依託河北工業大學創立的獨立二級學院——河北工業大學城市學院,成立於2001年,現設有45個本科專業,在校生1.3萬餘人。
在人才培養方面,“十五”期間,學校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積極實施“按學科招生、按大類培養、按需求分流”以及“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了由“一個環節、四個支柱、兩大平台”構成的相對穩定的課程體系,堅持並不斷發展“工學並舉”的優良辦學傳統和特色,構建了由“基礎訓練”、“套用訓練”、“創新訓練”和“綜合訓練”4個層面組成的創新型實踐教學體系,有效地加強了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和實踐能力的訓練。學生在參加各類比賽和競賽中,獲獎人數比“九五”期間增長了67.82%,特別是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數學建模競賽中實現了突破,獲國家一等獎4項、二等獎18項。在2002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學校被評為優秀。研究生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1名博士後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後,1篇博士論文被評為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學校擁有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套用基礎研究基地,1個天津市社科研究基地。“十五”期間,學校共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611項,其中國家級項目72項;共承接橫向課題754項。到校科研經費比“九五”期間增長了4倍,科研成果中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項目增長了5倍,被三大索引收錄的論文數增長了3.5倍,獲專利授權數增長了2.3倍。2005年學校被評為河北省十大優秀髮明創造單位之一。河北工業大學科技園於2000年6月由河北工業大學、石家莊高新區管委會、天津市紅橋區政府聯合共建,現已經進入國家大學科技園建設序列。學校現有校外產學研基地73個,並與唐鋼、保定天威等30多個省內大型企業簽訂了全面合作協定,與全國數百家企事業單位進行了技術合作與成果推廣,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如,以河北工業大學為技術依託的寧晉單晶矽高科技園區,已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太陽能單晶矽生產基地。

學校歷史

河北工業大學的前身是創辦於1903年的北洋工藝學堂,1904年改稱直隸高等工業學校,1929年改稱河北省立工業學院,1950年改名為河北工學院,1995年更名為河北工業大學。2001年4月、2006年6月分別通過國家“九五”、“十五”“211工程”整體驗收。

機構分布

學校辦公室

組織部

宣傳部

紀委監察處

老幹部處

學生處

保衛處

人事處

教務處

科研處實驗室及設備管理處

財務處

審計處規劃與建設處

後勤管理處

外事辦

校辦產業管理辦

211辦

研究生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

圖書館

現代化教學中心

團委

工會

科技園

統戰部

北辰校區綜合辦

後備軍官選培辦
 

院系設定

研究生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
理學院
機械學院
材料學院
能源與環境工程學院
化工學院
電氣與自動化學院
信息工程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軟體學院
建築與藝術設計學院
土木工程學院
管理學院
人文與法律學院
外國語學院
體育部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2201名教職工,其中有專任教師929人,正高職教師165人,副高職教師399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7人,博士生導師45人,年薪10萬元的"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崗位2個,青年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有130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有318人,還有幾十名青年教師在國內外定向攻讀博士學位。共有102人次獲得國家級、省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骨幹教師稱號或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校園文化

共青團工作 | 學生會 | 社團聯合會 | 校科學技術協會 | 校藝術團 | 院系學生組織 |

河北工業大學始終高度重視開展校園文化活動,以此作為對大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

科技文化藝術節是校園文化活動的重頭戲。學校為貫徹《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明確提出了"努力創造愛國主義教育的校園文化環境"的響亮口號,並具體提出了開展"四個一工程"的活動,即看一本好書,唱一首好歌曲,參加一項科技活動,演出一台好節目。在這一宗旨的指導下,每年都要舉辦融科技、文化、體育為一體的科技文化藝術節。在重大活動、重要慶典、重要紀念日期間,都是校園文化活動高潮的時節,整個校園充滿著濃濃的藝術氣息。

大學生社團是校園文化活動的重要載體。河北工業大學現有學生社團33個。為便於巨觀把握社團發展方向,完善社團組織建設的職能,更好地規範社團,管理社團,協調社團,監督社團,服務社團,2001年3月成立了社團聯合會,在校團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社團聯合會成立以來,已經成功地舉辦了兩屆"社團活動月",集中展示各社團的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引起強烈反響,受到校內外的廣泛好評。

校藝術團是展示校園文化藝術水平的優秀群體。現建有舞團、合唱團、軍樂團、民樂團。

河北工學院河北工學院

1995年8月,受中國文聯委派,由天津文聯組織,以河北工大藝術團為主組成的中國民間藝術團先後對羅馬尼亞、匈牙利、奧地利三國進行了訪問,共演出48場,他們以精彩的演出展現了東方藝術,為祖國和學校贏得了榮譽。

2001年5月,校藝術團赴省會石家莊舉行紀念建黨80周年專場演出,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的10名領導出席觀看並給予高度評價。

藝術團在參加省市大學生文藝匯

河北工學院河北工學院
演和比賽中都取得了較好成績,特別是在天津市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屆文藝匯演中成績突出,每屆都有部分節目參加閉幕式的匯報演出,受到市領導的親切接見。在2000年第十一屆天津市大學生藝術節中,我校藝術團選派了23個節目,參加了舞蹈、器樂、合唱、聲樂、話劇小品、朗誦、戲曲曲藝、大學生使者評選所有八個類別的甲組比賽,取得了優異成績,有11個節目獲獎,尤其是參賽的四個舞蹈全部獲獎,分獲一、二、三和優秀獎。第十二屆匯演中,我校獲獎節目達14個。

2000年,河北工業大學藝術團被教育部評為"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

為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藝術水平和素養,學校專門組建了藝術教研室,吸納和引進了一批精通器樂、聲樂、舞蹈和美術等專業藝術教師,指導學校藝術團的日常排練和其它的校園文化活動,並開設了藝術類選修課,使大學生們提高藝術理論知識。

學校還採取多種形式烘托校園藝術氣氛,提高藝術水平,加強與兄弟院校之間的藝術交流,1998年秋,學校邀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舞蹈學院、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等京津十幾所高校的藝術團來校舉行專場演出,每周演出一場。這一舉措為提高校園文化藝術氛圍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也得到京津高校和社會的廣泛讚譽。學校藝術團還應邀到中國民航學院、華北航天工業學院、天津市紅橋區、天津市六O九廠等高校、企業和社會上演出,並受到好評。

相關圖片

 

河北工學院河北工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