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赫

沙赫

沙赫鑽石:重88.7克拉,但是它是世界上惟一一顆刻字的大鑽石。

“沙赫”鑽石

沙赫鑽石沙赫鑽石

重88.7克拉,但是它是世界上惟一一顆刻字的大鑽石。鑽石最初也是在印度被發現的,先後被兩位印度國王擁有,然後輾轉到波斯國王手中。鑽石的3個晶面上分別刻有3個國王的名字,每次轉手到新主人手中,都會被刻上新主人的名字。

要知道

鑽石極為堅硬,要想在上面刻字難度驚人。寶石工匠從鑽石上磨下一些極細的粉末,再用尖尖的細棍蘸取這種粉末給這顆鑽石刻字。3次刻字之後,“沙赫”的重量從發現時的95克拉變為88.7克拉。1829年,俄國駐波斯大使被人刺死,沙皇威脅要報復。為了平息沙皇的怒火,波斯王子霍斯列夫·密爾查率代表團到聖彼得堡謝罪。王子送給沙皇一件寶物,就是這顆飽經滄桑的“沙赫”。它的價值在當時看來相當於兩個國家之間的一場戰爭。此後,“沙赫”一直保存在俄國。

 

 歷經磨難的名鑽--沙赫

沙赫沙赫

古印度的戈爾康達地區,充滿了神秘的色彩。在那嚴禁異教徒進入的廟宇里,有著光怪陸離的神像。伴隨著陣陣低沉的樂聲,一條兇惡的眼鏡蛇吐著紅舌在翩翩起舞。但是,這些東西並不足以使它為外界所知。使戈爾康達聞名於世的,卻是幾顆小小的光亮的石子。
沙赫鑽石
500多年以前,在戈爾康達河谷,幾萬印度工人頂著酷熱的太陽在挖掘砂石並用河水淘洗,結果在雜色的石英砂石中,發現了一顆特殊光亮的石子。它純淨透明,微帶黃色,幾乎 有3cm長。這就是後來被叫做“沙赫”的著名金剛石。
“沙赫”被送進了當時一位邦君阿麥德那革的宮殿,收藏在貴重的寶石箱裡。印度的寶石工匠磨了一些極細的金剛石粉末,再用尖尖的細棍蘸取這種粉末給這顆金剛石刻字。不知道花了多少時間和經過多少困難,才在它的一個晶面上刻了幾個波斯文:“布爾汗一尼查姆一沙赫第二,1000年(相當於公元1591年)”。
當時,統治這些邦的是印度北部的莫臥兒大帝。他派了幾個使臣到各邦去勒索貢品,但是帶回的財物很少,僅15隻象和5件珠寶。莫臥兒大帝在盛怒之下,派大軍攻進了阿麥德那革統治的邦,奪走了他的全部寶物,其中包括這顆金剛石沙赫。後來,傑汗沙赫繼承了莫臥兒帝國的皇位。這位皇帝不僅是鑑賞寶石的行家,而且自己也會琢磨寶石。於是,他親自在這顆金剛石的另一晶面上又刻了幾個字:“傑汗格沙赫 之子——傑汗沙赫,l051年(公元1641年)”。在這兩次刻字之後,這顆金剛石也就被人們叫做“沙赫”。
就在傑汗沙赫聚精會神給寶石刻字時,皇宮中醞釀著陰謀。他的兒子策劃奪取皇位,把父親的權力和財富攫為已有。經過長期的明爭暗鬥,兒子奧朗則布在1658年終於把父親關進了監獄,自己做了皇帝,成為這顆“沙赫”的新主人。1665年,法國著名旅行家和珠寶商塔維密爾在印度遊歷,受到了新皇的招待,並有幸見到了他的一些寶石,其中有歷史名鑽光明之海、光明之山和沙赫。塔維密爾描寫道:“在莫臥兒大帝寶座的對面,懸空掛著一顆重量約90克拉的金剛石,周圍環繞著很多粒紅寶石和祖母綠。這顆金剛石掛在正面對著皇帝的臉的地方,使皇帝在寶座上能直接看到它,這樣做的目的大約是給皇帝辟邪。這顆辟邪的聖物正是金剛石沙赫,它攔腰又被刻上了一條深槽,使人們能用絲線或金絲把它牢固地吊在空中。
1687年,奧朗則布乾脆占領了戈爾康達地區,獨占了這裡出產的寶石。1707年奧朗則布死後,莫臥兒帝國開始逐漸解體,昏庸、貪婪而又暴虐的繼任統治者們使它進一步分裂和衰落。
1739年,波斯的納狄爾沙赫率軍侵入印度,占領了莫臥兒帝國的首都德里,進行搶劫和血腥屠殺,1740年滿載財寶返回波斯。金剛石沙赫作為戰利品,落入納狄爾手中。它被第三次刻上:“卡傑爾,法塔赫,阿里沙赫”字樣。經過這幾次刻字和刻槽,沙赫的重量由原來的95克拉成為88.7克拉。
  沙赫鑽石
1829年,俄國駐波斯大使在首都德黑蘭被人刺死,沙皇俄國威脅要報復。為了平息沙皇的怒火,波斯派王子霍斯列夫·密爾查率領代表團到彼得堡謝罪。王子送給沙皇一件寶物,就是這顆飽經滄桑的金剛石沙赫。它的價格在當時看來,相當於一個大使級外交官的性命。
此後,沙赫一直保存在俄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