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日浩來鎮

沙日浩來鎮

沙日浩來鎮,位於奈曼旗中南部,總土地面積51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1380公頃。所轄20個行政嘎查(村),87個村民小組,總戶數5497戶,是奈曼旗遠近聞名的“蔬菜之鄉”,全鎮圍繞“綠”字做文章,打綠色品牌,發展綠色農業,建立了一整套非常完整的蔬菜質量檢測體系。

基本信息

基本情況

沙日浩來鎮位於奈曼旗中南部,距奈曼旗政府所在地大沁他拉鎮35公里處,東與新鎮、白音昌接壤,北與黃花塔拉相連,西與義隆永、赤峰市敖漢旗毗鄰,南與青龍山相接,交通便利,大和線、大阜線橫貫其中,距赤通高速公路僅15公里。總土地面積51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1380公頃。所轄20個行政嘎查(村),87個村民小組,總戶數5497戶,總人口23431人,其中農業人口22376人,勞動力10637人.。

自然資源

沙日浩來地處淺山丘陵區,總土地面積518.4平方公里。土壤以沙沼地為主,有少部分黃土地、甸子地、河灣地。全鎮耕地面積11380公頃,其中水澆地面積11000畝。
沙日浩來鎮屬於溫帶大陸性乾旱季風氣候區,四季明顯,春秋涼爽風沙大,夏季炎熱雨水相對集中,冬季寒冷。年平均降雨量在300-345毫米之間。
國家實施退耕還林政策後,造林面積大幅度上升。目前全鎮林地面積達到325409畝。森林覆蓋率達41.8%。
沙日浩來鎮地下水缺乏,地表水豐富,有溝岔就有水。芒牛河(大凌河)的源頭在境內,並且還有達爾沁、曇恩皋勒、孟和碩、寶貝河、哈日乾圖、高河、塘坊、七家子八條河流。近年來鎮黨委組織民眾發揮戰天鬥地精神,治理流域成果顯著,先後修建21座水庫。寶貝河流域、楊樹溝流域、孟和碩流域治理項目,都通過國家級驗收。

特色產業

沙日浩來鎮屬於旱作物農業區,年種植葵花面積在8萬畝以上,年產葵花1200萬公斤左右;年蕎麥種植面積達到5萬畝,年產600萬公斤左右;年玉米種植面積達到4萬畝,年產200萬公斤左右;該鎮也是奈曼旗油料基地,豐產綠豆、豇豆、紅小豆。牧業是傳統產業,近幾年發展速度非常快,主要以養牛、養羊、養豬為主,養鵝數量也穩定增長。羊年飼養量達7.5萬多隻;牛年飼養量達到2500多隻;豬年飼養量達4.5萬隻;鵝年飼養量達到26.2萬隻。
沙日浩來鎮是奈曼旗遠近聞名的“蔬菜之鄉”,全鎮圍繞“綠”字做文章,打綠色品牌,發展綠色農業,建立了一整套非常完整的蔬菜質量檢測體系。在蔬菜生產和銷售上,也實現了與國內市場的對接。
沙日浩來鎮寶貝河村的村民趙瑞爽在事弄作物
截至目前,該鎮共有13個設施小區。2579棟大棚,預計年收入5千萬元,人均可增收2000元。

經濟建設

沙日浩來鎮以建設新農村統攬全局,以招商引資為核心,以推進產業化為主攻方向,以模式化養殖、特色種植和勞動力轉移為切入點,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切實加強基礎建設,使全鎮經濟社會都有了長足的發展。
高粱
沙日浩來鎮確定了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發展工業經濟的思路,把招商引資工作擺在首要位置,在資源相對匱乏的條件下發揮區域優勢全力招商。在旗委、旗政府相關領導的幫助協調下,引進項目9個、意向性項目4個,引進資金達1.3億元,其中到位資金超過4000萬元。奈曼旗田園化工有限公司、草原假日風乾牛肉製品、小米精加工3個項目已建成投產,產值收入超過500萬元,實現工業利稅15萬元;皇都洗浴休閒廣場、奈曼東運科技化工有限公司、內蒙古漠北糧食加工進出口公司、沙日浩來商業服務綜合樓、開採鉛鋅礦和加工製作編織袋等6個項目都已開工建設。
在推進產業化經營為主攻方向,實施特色種植養殖的主導思想指引下,實施養殖小區建設和設施農業工程,探索出適應本地區的一條規模養殖和特色種植的路子。種植業向設施農業、特色農業方向發展。在黑泡子、東沙日浩來、呼和、西沙日浩來四個嘎查村建了260棟溫室大棚,使300畝設施農業基地初步成型,為全鎮種植業生產開闢了新的路子。養殖業向模式化、特色化方向發展。規劃建設了以興業養豬場為龍頭的呼和、七家子養豬小區,以養鵝為主的崗頭溝養禽小區,以綿羊改良為重點的巴哈敖、寶貝河養羊小區,以養雞為主的哈日乾圖養雞小區等五個養殖小區。
此外,還以養野豬、野雞為主建立了東沙日浩來特色養殖小區。牲畜改良有進展。新建羊人工改良站3處,從而使全鎮羊改良站(點)達到5個,羊人工授精14000隻;同時在鎮動物防疫站建立了黃牛冷配點,黃牛改良320頭。2007年末全鎮大小畜總數達到13.1萬頭(只),其中羊存欄7.8萬隻,牛存欄1900頭,豬存欄5.11萬口,養殖重點戶、示範戶新增8戶。
勞動力轉移向組織化、技術化方向發展。沙日浩來鎮把勞動力轉移作為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產業來抓,通過勞動力培訓入手,提高勞動力素質,有組織、有目的地轉移勞動力。全鎮舉辦培訓班3期,培訓人員達1000多人次,每年輸出勞力6000多人次,務工收入達到5000萬元。

發展重心

城鎮建設有新舉措。為進一步發展繁榮全鎮的商貿流通業,決定規劃投資200萬元建設沙日浩來商貿街。2007年累計投資105萬元。完成了1200延長米油路的拓寬及路燈配套工程。並且規劃建設了120畝地的蔬菜批發市場。完成了20個嘎查(村)的87個自然屯街道規劃繪圖工作,並且投資20萬元整治了下曇恩皋勒和代林他拉2個自然屯的4000米街道。同時,投資8萬元,修築大阜線至腰曇恩皋勒的等級公路。結合沙日浩來商貿街的建設,引導個體商業戶開發本地特色餐飲業,增加了財政稅收。全鎮個體工商戶增加到300多家,年財稅總入庫89萬元。
惠農政策有效落實。結合全市第二輪扶貧攻堅戰,協調市、旗扶貧單位落實扶貧資金200萬元,實施了巴哈敖整村推進,塘坊水源開發,呼和嘎查發展互助基金,七家子、水泉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代林他拉、孟合碩養羊示範村建設,東沙日浩來設施農業基地開發等項目,受益人口達7000多人。同時,實施領導包片、站辦所聯村、幹部結戶措施,投放資金3.3萬元、抗旱設施55套、農用柴油10噸,重點解決了220個貧困家庭的生產生活問題。幾年來,先後補貼發放玉米種子1萬公斤,農機補貼資金8萬元,發放大中型水庫移民安置補貼500萬元,糧食補貼資金391萬元。
民生問題得到有效改善。沙日浩來鎮把社會事業的投入作為改善民生問題的重點來落實,先後投資10萬元修復了東沙日浩來自來水工程,投資10萬元給白廟子拉了電。同時,協調民政部門加大弱勢群體的扶持力度,把485戶937口人列入城鎮及農村低保戶,全年發放低保資金43.1343萬元。積極爭取民政救濟、救災物資折合人民幣20萬元,大病補助款1.95萬元,受益民眾達到4300多人。加大文化事業投入,改善了民眾文化生活。投資8000元改善了文化服務中心設施,開展“電視進萬家活動”,給14個貧困戶送去了電視機各1台。結合村級活動場所建設,維修校舍20間。加強村級衛生室的建設,倡導民眾參加新型合作醫療,投保基金達到20萬元,參保率上升到90%,民眾受醫保補助資金累計達43萬元;加大計畫生育工作的支持、管理、監督力度,保證了全鎮計畫生育率達到100%,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之內。

地理位置

地址: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奈曼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