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救母[民間傳說]

沉香救母[民間傳說]

沉香救母又指劈山救母,是漢族民間傳說故事之一。華山的西峰頂上,有一塊十餘丈長的巨石齊茬茬被截成三節。巨石旁邊插著一把七尺高三百多斤重的月牙鐵斧。相傳,這就是當年沉香劈山救母的地方。巨石叫“斧劈石”;鐵斧叫“開山斧”。有同名越劇、同名秦腔、同名連環畫等作品。又有二郎神劈桃山救母的傳說。

基本信息

故事來源

華山的西峰(又名蓮花峰)頂上,有一塊十餘丈長的巨石齊茬茬被截成三節。

華山西峰最有名的傳說,沉香劈山救母處華山西峰最有名的傳說,沉香劈山救母處

巨石旁邊插著一把七尺高三百多斤重的月牙鐵斧。此傳說說的是劉沉香劈開華山救出其母三聖母的故事!

相應資料

漢代有個書生叫劉向,上京趕考時,順道登華山一游。華山上有一座神廟,廟神華岳三娘是一位美麗善良的仙女,自從被王母派遣到華山後,一直過著孤獨寂寞的生活這天,她正在廟中吟歌曼舞,消磨時光,突然發現一個書生跨進了廟門。她急忙登上蓮花寶座,化為一尊塑像。走進大殿的劉向,一眼就看到了三娘的塑像俊麗、溫柔、安閒,劉向被深深吸引住了,心想要是能娶她做妻子該多幸福啊!可惜這只是一尊沒有情感知覺的雕像。劉向懷著深深的遺憾,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取出筆墨,深情地在牆上抒寫了自己對三娘的愛慕之情。
三娘默默地看著這一切,心中不禁百感交集。面前這個書生多么英俊倜儻,文采斐然,他對自己滿懷深情,而自己又何嘗不被他深深吸引,又何嘗不愛戀他呢?可是,一個是上界仙女,一個是下方凡人,又哪能締結姻緣呢?目送悵悵離去又依依不捨的劉向,三娘再也不能平靜了。她沉吟再三,終於決定不顧天條禁令,要與劉向結為夫妻。於是,三娘便化為一民間女子,追上劉向,向他道出了真情,從而二人兩情依依,結為伉儷,恩愛無比。劉向考期將臨,三娘已有孕在身,依依惜別之時,劉向贈給三娘一塊祖傳沉香,說日後生子可以“沉香”為名。二人十里相送,難捨難分。
劉向在京城一舉中榜,被任命為揚州府巡按。就在他走馬上任之時,華岳三娘卻遭難了。原來,這時正值王母娘娘生日,在天宮大辦蟠桃會,各路神仙均來赴會祝壽,可是三娘有孕在身,便推脫染病而留在華山。誰知,真情被三娘的哥哥二郎神知道了,二郎神勃然大怒,責怪妹妹私嫁凡人,觸犯天條律令,要捉她上天受懲罰。三娘一身正氣,毫不畏懼,況且她隨身還有一件王母贈的寶物——寶蓮燈,此物是三娘的鎮山之寶,無論哪路妖魔,哪方神仙,只要寶蓮燈大放異彩,都會被震懾稱服,束手就擒的。二郎神自知不敵,就令自己的天犬乘三娘休息之際,偷盜而出。這樣,可憐的三娘就被二郎神壓在華山下的黑雲洞中。三娘在暗無天日的洞中生下了兒子沉香,為防不測,她偷偷懇求夜叉,將兒子送到揚州,留在其父劉向身邊。
沉香長大了,漸漸懂事了,知道了母親被壓在華山下受苦,就一心想救出母親三娘。他把想法對父親說了,無奈劉向也只是一介文弱書生,只有嘆氣搖頭。於是沉香便獨自離
連環畫 (劈山救母)連環畫 (劈山救母)
家,去找母親。他吃盡了千辛萬苦,終於走到了華山。可是母親在哪裡呢?這個只有八歲的孩子,不知所措,放聲大哭起來。悽厲痛苦的哭喊聲,在空谷迴蕩,驚動了路過此地的霹靂大仙。好心的大仙,問明情由,深為善良的三娘和受苦的孩子鳴不平,可是也無可奈何。於是他將沉香帶回自己的住所。沉香在大仙的指點下,刻苦認真的學習,漸漸學會了六韜三略、百般武藝、七十三變。十六歲生日那天,沉香向師父辭行,要去華山救母。大仙稱他有志氣,並贈給他一柄萱花開山神斧。

來到華山黑雲洞前。他大聲呼喚娘親,聲聲穿透重重岩層,傳入三娘耳中。三娘不由心情激盪,百感在心。她知兒子已長大成人,一片孝心來救自己,激動不已,就將沉香喚到洞前。三娘自知哥哥二郎神神通廣大,當年大鬧天宮的孫悟空也敗在他手中;沉香又年幼,況且二郎神還盜去了寶蓮燈,兒子哪能是他對手呢?所以,三娘叫沉香去向舅舅求情。
沉香飛身來到二郎廟,向二郎神苦苦哀求。誰知二郎神鐵石心腸,不但不肯放出三娘,反而舞起三尖兩刃刀,要向沉香下手。沉香怒不可遏,覺得二郎神欺人太甚,便掄起神斧,與他打起來。兩人云里霧裡,刀來斧往,山里水裡,變龍變魚;從天上殺到地上,再從人間殺回天宮;直殺得山搖地動,江翻海搗,天昏地暗。這件事驚動了太白金星,派了四位大仙去看個究竟。四仙姑在雲端里看了一陣,覺得二郎神身為舅舅,如此兇狠地對待一個孩子,太無情無義了。於是相互使了眼色,暗中助了沉香一臂之力。沉香越斗越勇,越戰戰神,二郎神再也招架不住,只得落荒而逃,寶蓮燈也落入了沉香之手。

沉香立即飛回華山,舉起萱花開山神斧,奮力猛劈。只聽得“轟隆隆”一聲巨響,地動山搖,華山裂開了。沉香急忙找到黑雲洞,救出了母親。整整十六年,受盡了苦難的三娘才重見天日,她與兒子緊緊抱在一起,百感交集,淚流滿面。

後來,二郎神也向三娘、沉香認了錯;沉香也被玉帝敕封了仙職。

相關景點

華山(MountHua)

古稱“西嶽”,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華山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在西安市以東120公里處。南接秦嶺,北瞰黃渭。
華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也是漢族民間廣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嶽華山君神。截至2013年華山有72個半懸空洞,道觀20餘座,其中玉泉院、都龍廟、東道院、鎮岳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
華山西峰上景觀比比皆是,有翠雲宮、蓮花洞、巨靈足、斧劈石、捨身崖等,並伴有許多美麗的神話傳說,其中尤為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流傳最廣。
西峰頂上,有一塊十餘丈長的巨石齊茬茬的被截成三節,巨石旁邊插著一把七尺高、300多斤重的月牙鐵斧。相傳這就是當年沉香劈山救母的地方。巨石叫“斧劈石”,鐵斧叫“開山斧”。

山西省運城市東華山

東華山風景區位於山西省運城地區東北隅,中條山西北麓之絳縣縣城東南。公園總面積3771.6公頃,森林覆被率56.18%。相傳,東華山是沉香“劈山救母”時,巨斧砍下,山峰開裂,一半留在陝西華陰縣,即名聞天下的西嶽華山,另一半飛越500華里,落到絳縣境內,則成為今日之東華山,故西嶽華山東仞,華山西壁均為萬丈懸崖,遙遙相對,如今刀斧劈削印跡尚依稀可見。
在槐泉村古老的西坡上,有一座高達百尺的墳墓,這就是春秋時期晉國國君獻公之墓。在衛莊鎮下村的晉文公墓像一個古幽的山包一般,靜靜躺在綠蔭起伏的下村西坡上,此墓雖經歷了千年的風風雨雨,但至今保存完整,尚未發掘。

張家界黃石寨

亦名黃獅寨,原名黃氏寨、黃絲寨。位於森林公園西部。
相傳漢留侯張良隱居此地受難被其師黃石公搭救,故名黃石寨。黃石寨位於森林公園中部,為一方山台地,海拔1080米,是雄偉高曠的觀景台。
醉羅漢峰東面,錯落有致地高聳著數十座峰岩,有的似燈,有的如矛,有的像長柄巨,有的似神犬蹲伏。其正中一峰頂部,裂成兩瓣,如被利斧劈開。巧合的是,旁邊有一支小山峰,很像一把巨大的斧頭。
此山名為“劈山救母”,傳說是沉香救母,以為這便是華山,誤劈到一半時,有人告訴他,這不是華山。

洛南雲蒙山

雲蒙山位於洛南縣城北15千米處的麻坪鎮境內,為洛南群山之首。其主峰海拔1745米,峰巒高聳入雲,霧山橫繞,縈迴不絕如縷,故稱“雲蒙山”,又稱“書堂山”。
雲蒙山高聳參天,雲霧迷濛,不但擁有“書堂雪花”、“雲蒙觀華”和龍潭、千層瀑布等眾多的名勝景觀,而且文化底蘊也相當深厚,自古以來就留下了許多名人活動的足跡,也流傳下來不少神奇的傳說,而其中名氣最大、流傳最廣、最為神奇的,當數沉香為劈山救母在此練武學藝的傳說。
相傳沉香曾在雲蒙山跟隨霹靂大仙練武學藝三年,最後得神斧一把,獲九牛二虎之力,在捨身崖脫去凡胎肉體,于山下的磨斧石上磨利斧刃,並在試斧石上試過利斧,方才北赴華山劈山救母。

九天山景區

位於秦嶺南麓柞水縣城南8公里,居陝西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與柞水溶洞之間。
九天山景區原始森林密布,雲霧繚繞,瀑布成群,奇石林立。景區極盡山的偉岸,水的靈秀。
千百年來,這裡的“玉皇宮”、“九天聖母廟”和“沉香廟”盛名遠揚,香火不斷;這裡有斧劈石與沉香廟的景物和傳說,這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孝道文化為公園的主題,相傳是沉香另一個練武之地,也是沉香得道的地方。
同時想到了神話中的沉香是不是採用了南山修煉,北山救母的戰略,在九天山成就了斧劈華山的功力,還有柞水古孝義廳的軍事建制就來源於此,宣傳口號為“孝義九天山,嶺南大瀑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