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唐仇

沈文唐仇指“吳門四家”的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人,他們新穎的繪畫風格和傑出的藝術成就聞名畫壇。

簡介

中國明代(公元1368——公元1644年)中期,蘇州地區逐漸發展成為南方的大都市。經濟的發達促進了文化的繁榮,繪畫名家出現很多,文人名流經常聚會宴飲,很多文人把畫畫當作娛樂。他們繼承和發展了崇尚筆墨意趣的元代(公元1279——公元1368年)繪畫傳統,中間以突出的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人最出名,他們新穎的繪畫風格和傑出的藝術成就聞名畫壇。後人將他們稱為“吳門四家”。

人物介紹

沈周文徵明,是吳門畫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們兩人都屬於詩、書、畫擅長的名家,風格主要繼承宋代、元代文人畫傳統,能畫幾種題材,但山水畫創作最優秀,作品很多描寫江南風景和文人生活,注重筆墨,講究詩書畫的有機結合。沈周的山水畫用粗筆的勾勒和淡色渲染畫法為主,水墨寫意花卉很有特色。文徵明主要用細筆畫山水,喜歡用青綠重色罩染。唐寅和仇英,代表了吳門畫派中另外的類型。唐寅從文人變為以賣畫為生的職業畫家,仇英因為是職業畫家,所以在創作上受文人畫的影響很多,技法全面,功力深厚,題材和趣味很能適應城市百姓的要求。他們兩人的老師都是周臣,畫法學習李唐、劉松年,又受沈周、文徵明和北宋(公元960——公元1127年)、元代(公元1279——公元1368年)人的影響,描繪物象精細真實,重視意境的創造,具有雅俗共賞的藝術效果。唐寅的人物畫有時工筆,有時寫意。仇英從臨摹古人作品中受到很多影響,擅長著色,青綠山水和工筆人物畫比較優秀。 明代是院體派和吳門畫派並存的時代,與此同時也是兩派興衰交替的時代,以林良、呂紀為代表的宮廷花鳥畫包含了工筆重彩和水墨寫意的不同風格。王諤的山水畫被稱為當代馬遠。在民間,受到戴進影響的浙派畫家吳偉,畫風放縱,對當時的畫壇影響很大。浙派的影響在明代中期逐漸深入宮廷,出現了宮廷內外的畫風都趨向粗筆水墨的現象。與浙派同時出名的還有周臣的學院體人物、山水畫,近代人稱作“院派”。郭詡、徐端本等畫家,各有特色,作品中也流露出院體的痕跡。陳淳的寫意花鳥畫在學習沈周、文徵明的基礎上,繼承和發展了元代人的寫意水墨畫法,為明代、清代寫意花鳥畫的發展開啟了一條新路。 明代晚期是吳門畫派最興盛的時期,雖然當時受生活範圍的限制,繪畫題材面狹窄,題材比較單調,作品的重複性很大。但是,他們重視繼承古代人的筆墨傳統,把對風格的追求作為藝術的重要目的。而且,由於他們具有深厚的文化修養,有各自的美學追求,從而也具有一定的創造性。他們的筆墨技巧和表現手法,對後來畫壇有很大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