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汝瑮

人物經歷振綺堂藏書樓創始人為汪憲,字千陂,號漁亭。 常說,學《易》期於寡過,欲過之寡,惟在知悔,於是以存悔齋名其書齋。 汪憲愛藏書,遇“有求售者,不惜豐價購之”。

基本信息

簡介

汪汝瑮(生卒年不詳),字坤伯,號條源,清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著有《北窗吟稿》等。為清代著名藏書樓振綺堂第二代傳人。

人物經歷

振綺堂藏書樓創始人為汪憲,字千陂,號漁亭。乾隆十年(1745)進士,曾官刑部主事,遷陝西員外郎。著有《易說存悔》等。

汪憲長於易學。常說,學《易》期於寡過,欲過之寡,惟在知悔,於是以存悔齋名其書齋。汪憲愛藏書,遇“有求售者,不惜豐價購之”。讀書認真,“點注丹黃,終日不倦”。舉例而言,五代南唐徐鍇撰有《說文系傳》四十卷,世少傳本,後人秘相傳抄,抄錯、抄漏之處甚多,令人無法卒讀。汪憲得到影宋鈔本,就參考傳世今本《說文》,連同徐鍇著作中引證之書,證其同異,撰成《說文系傳考異》四卷;又囑其友朱文藻廣采諸家評論《說文系傳》之辭和徐鍇、徐鉉兄弟的軼事作為附錄二卷。

汪憲與湖州嚴可均、杭州鮑廷博、朱文藻等友善,經常討論經史疑問,相互借書、抄書。

乾隆徵召天下遺書時,汪憲已逝,其長子汪汝瑮將振綺堂所藏秘籍二百十九種進呈,後又選百種,共進獻三百餘種,被《四庫全書》著錄的有一百五十一種,一千八百九十四卷,存目一百二十二種。由於進呈之書較多,也和孫氏壽松堂一樣,得賜初印《佩文韻府》一部,發還之《曲洧舊聞》與《書苑菁華》二書,乾隆親筆題四詩以示褒獎。題《曲洧舊聞》第一首云:

留金弗紀金間事,曲洧依然紀舊聞。

二帝播遷雖自取,福緣新法變更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