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縣

江都縣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縣,江都抽水站所在地。位於省境中部,南濱長江,西臨邵伯湖和裏運河,新、老通揚運河橫貫東西。面積1332平方公里,人口107.26萬。宣統三年九月十七日(1911年11月7日),揚州光復。二十日,揚州軍政分府宣布成立,江都縣隨揚州隸屬鎮江都督管轄。 江都縣城位於我省中部的長江北岸,大運河畔,兩傍揚州,東鄰泰州,古稱仙女廟,《後漢書·郡國志》就有記載.但至建國初期,這裡仍是方圓不過1里,人口不過數百戶的小集鎮.近10年來,這裡發生了巨大變化,如今的江都縣城,總面積1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10萬人.登高遠眺,合理的布局,整潔的街道,具有特色的各類工廠,拔地而起的高層建築和花木蔥籠的住宅小區,均給人留下強烈的印象.江都鎮1986年以我省第一個命名的愛國衛生先進鎮開始嶄露頭角,1989年成為全國城鎮規劃先進縣,這一變遷和發展,是縣城建設的成功實踐。

基本信息

江都縣

正文

江蘇省揚州市屬縣,鄉鎮工業發達縣,江都抽水站所在地。位於省境中部,南濱長江,西臨邵伯江都縣湖和裏運河,新、老通揚運河橫貫東西。面積1332平方公里,人口107.26萬。縣府駐江都鎮。縣境地勢平坦,通揚運河沿線高程約6米;其北為里下河低平原,2~3.5米;其南為長江北岸高沙平原,4~6米;沿江一帶為圩區,2~4米。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主要農作物有水稻、麥類、豆類、棉花、花生、油菜等。桑蠶飼養業、花木種植業和淡水漁業發達。工業有紡織、服裝加工、石油化工、機械等部門。傳統手工業有豬鬃加工、柳條編織、漆器、骨扇、毛筆等。江都鎮原名仙女廟,1956年改今名,是江都縣工業、手工業和文化、教育事業中心。人口 4.1萬。自古為揚州對蘇北各地交通咽喉。扼通揚運河、裏運河和淮揚公路、通揚公路水陸交通樞紐,商業繁盛。江都水利樞紐主體工程江都抽水站位於鎮南。古蹟有明真武廟大殿,革命紀念地有新四軍郭村戰鬥歷史遺存,均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