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餘干縣

基本信息

餘干縣

餘干縣是江西省上饒市所轄的一個縣。位於江西省東北部,東與萬年接壤,西連南昌、進賢,南與餘江、東鄉毗鄰,北鄰鄱陽、都昌縣。全縣通行贛語。

餘干縣

中文名稱: 餘干縣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下轄地區: 轄27個鄉鎮場,372個村委會
政府駐地: 玉亭鎮
電話區號: 0793
郵政區碼: 335100
地理位置: 江西省東北部
面積: 2330,77平方千米
人口: 100萬
方言: 贛語
代碼: 361127
拼音: Yugan,Xian

縣域概況

  餘干縣隸屬上饒市,位於東經116°13′45〞-116°54′24〞,北緯28°21′36〞-29°3′24〞。縣城餘干鎮位於全縣的中心,處於信江下游的濱湖平原上,地勢平坦低洼,湖泊眾多,港汊縱橫。陸路距南昌90公里,景德鎮市120公里,鷹潭68公里,位於三市之中;向東至上饒市167公里。 地勢東南高,西南低,由東南部丘陵向西北緩慢傾斜,過渡到湖濱平原。地形基本由低丘和湖濱平原組成。縱貫全境的信江分東西支流注入鄱陽湖。

餘干,古稱乾越,秦始置縣,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位於江西省東北部、鄱陽湖東南岸、信江下游,處在南昌、景德鎮、鷹潭三角區中心。全縣國土面積233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81.6萬畝,水面96.5萬畝,山林79.1萬畝,草洲21.8萬畝,全縣地貌以低丘和濱湖平原為主,基本構成為“四水三山二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轄27個鄉鎮場,372個村委會,總人口10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71.6萬人。縣城駐玉亭鎮。

歷史沿革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建縣,迄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歷史,素有“閩越百貨集散”之繁榮,“江南名郡”、“魚米之鄉”之美譽。歷代人文薈萃,孕育了漢長沙王吳芮、宋右丞相趙汝愚、明禮部侍郎李伯玉等一批匡扶社稷、治國安邦的雄才俊傑。自古文化昌隆,系唐代大詩人劉長卿、韋莊,宋代大詞人黃庭堅、辛棄疾,明代理學家朱熹,清代戲劇大師蔣仕銓久居和筆耕之地。餘干縣是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吳官正的家鄉。

方言

餘干縣通行贛語,即贛語鷹弋片,鷹弋片是贛語十一個方言片之一。主要通行於江西的鷹潭市、貴溪、餘江、萬年、樂平、景德鎮市(部分)、餘干、鄱陽、彭澤、橫峰、弋陽、鉛山等地。

餘干區位優越

處南昌、景德鎮、鷹潭三角區中心,素有“八省通衢”之稱,是環鄱陽湖公路圈的“咽喉”地帶。周邊有南昌、景德鎮兩個機場,有浙贛、皖贛、鷹廈、京九四條鐵路,有上海至瑞麗、北京至福州、濟南至廣州、南昌至德興(在建)四條高速,縣境有206、320、昌萬公路等國省道通過。全縣已基本形成鐵路高速路、陸路水路、出境通道與縣鄉公路配套健全的立體交通網路。縣城至南昌、景德鎮、鷹潭等周邊城市均在1小時車程之內。經南昌乘航班去北京、上海、廈門、廣州等大城市2小時之內均可抵達。

餘干資源豐富

有著豐富的湖、洲、田資源和許多獨特的物種資源。境內幅員遼闊,土地肥沃,盛產芝麻、花生、大豆、蓮子、藜蒿、薏仁、芡實等農特產品。全縣水域有魚類資源118種,是鄱陽湖銀魚、甲魚、钁魚、河蟹、珍珠等珍稀水產品的集中產地,是全國水產畜禽基地和全省漁業十強縣之一。每年糧食產量在13億斤以上,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連續四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同時,有著煤、瓷土、焦寶石、石灰石、鈦砂等豐富的礦產資源。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