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寧都縣長勝鎮新安村

我的家鄉

江西省寧都縣長勝鎮新安村點擊查看大圖

我想在網上找找關於自己家鄉的事兒,可是關於村子里的事一點
都沒有,所以現在想在這裡寫點啥,我是曾小華

長勝鎮新安村
村民小組4個,286戶,1164人,土地面積10001畝,其中耕地1571畝,林地8400畝,本村有香鼓豆、板栗等特產。

村了里以曾姓最多,始祖:洪本公

11
22

33
44

55
66

宗聖公訓及族規曾氏家族很重視家訓、家法。歷代均遵從宗聖公曾子訓: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三省誠身,道傳一貫。

宗聖曾氏家規(清代同治十一年東南兩宗共訂):

孝親悅心,尊師扶幼;世襲立嫡,承嗣立長;嫡宗不婚,子嗣敏聰;撫子繼嗣,同宗擇姪,招贅為嗣,宗聖脈混;淫邪亂倫,聖規則罰。
 曾氏
 曾姓位列我國百家姓第385位,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三十八位、台灣第十六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四九。
 一、姓氏源流
曾(Zēng)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姒姓,為夏禹的後裔,以國名為氏。相傳帝舜時,鯀的妻子因夢食薏苡而生禹,故帝舜便賜予禹姒姓。據《世本》、《元和姓纂》及《姓氏考略》所載,相傳夏禹的第5世孫少康中興了夏室後,曾把自己最小的兒子曲烈封於一個叫“鄫”的地方,在今山東省蒼山縣西北。少康的這一房子孫所建的鄫國歷經夏、商、周三代,大約相襲了近兩千年,一直到春秋時代,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國所滅。這時候,懷著亡國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鄰近的魯國,並在魯國做了官。其後代用原國名“鄫”為氏,後去邑旁,表示離開故城,稱曾氏,就此世時代代承襲下來,一直流傳到今天。
2、據有關資料所載,外族或外姓冒姓,少數民族中土家、彝、苗、黎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曲烈(鄫侯)。在遠古帝舜時期,鯀的妻子因夢裡吃了薏苡而生下禹,帝舜便賜禹姒姓。夏禹的第五世孫少康中興夏室後,曾把幼子曲烈封於“鄫”地(在今山東省蒼山縣西北)。從此鄫國歷經夏、商、周三代,大約相襲了兩千多年,直到春秋時代才被莒國所並滅。此時,懷著亡國之痛的鄫國太子巫,出奔於鄰近的魯國為官,其後裔以原國名“鄫”為氏,後去掉邑旁,表示離開故城,稱為曾氏。曲烈(鄫侯)也就成為了曾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布
曾姓最初發源於今山東省蒼山縣西北一帶。先秦時期,逃至魯國的曾姓後代在魯為官,並且就此繁衍生息下來,同時向四周地區播遷,使曾姓族人遍布于山東、河北等地。秦漢期間,曾姓人因一直以“孝”著稱,被封建統治者尊為“宗聖”,從而聲名顯赫,家族昌盛。曾參長子曾元八世孫曾樂,曾為西漢山陰縣都鄉侯,曾樂之子渙有二子:旃、光。光的四世孫頊家望於扶風(今陝西省興平東南),是為扶風房,其二子玉、昌分別徙於冀州(治今河北省冀縣)、青州(治所在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北)。曾寶之孫曾據,因避西漢末年王莽之亂,率宗族千餘人自山東南遷至廬陵縣(治所在今江西省吉安市西南)之吉陽鄉,是為吉陽房。曾據有二子:闡與王易。曾闡的五世孫曾丞有三子:珪、舊、略。略居撫州南豐(今江西省廣昌縣東),為撫州(治所在今江西省臨川市西)房。曾闡的十世孫曾震忽避亂徙居韶州(治所在今廣東省韶關市南),為韶州房,曾珪之子曾永,徙居虔州(今江西贛州市),其十一世孫曾通則徙居交州(今廣東省廣州)。至此,曾姓族人在漢末以前,由於累官或戰亂等原因,不斷遷移,已分別進入了山東、河北、湖南、陝西、江西、廣東等省。人口眾多,家族興旺,形成了幾個較大的郡望。進入魏晉南北朝時期,連年戰亂頻仍,社會始終處於動盪之中,加之西晉末年“永嘉之亂”,中原士族大舉南遷,所以曾姓在此期間也大量進入南方諸省,其一支徙居於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尚有幾支分別遷居蜀郡(治今四川省成都)、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吳郡(治今江蘇省蘇州)、河內(今河南省沁陽)、南陽(今屬河南省)、江夏(今湖北省鄂城)、襄陽(今屬湖北省)等地。從而在唐朝之前就已形成曾姓遍布全國,名人不斷湧現,家族勢力日漸壯大的局面,逐漸成為我國著名的大姓之一。盛唐時期,社會安定,宗族發展速度加快,擴張、播遷亦為時尚。唐末,曾姓有入遷福建者。至宋末,由於戰亂,外族入侵,曾姓又幾度遷移。元明清時期,曾姓已播遷於各地,且有遠播台灣與海外各地者。當今曾姓在我國人口眾多,尤以四川、湖南、廣東、江西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曾姓人口約占全國漢族曾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六。曾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三十八位、台灣第十六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四九。
 三、歷史名人
曾點:字子皙,亦稱曾皙,春秋時期魯國武城(今魏莊鄉南武城)人。曾參之父,孔門弟子七十二賢之一。與顏回之父顏無繇、孟子之父孟孫激等並祀於曲阜孔廟後部的崇聖祠。《論語》載他和子路、冉有、公西華侍坐孔子,談個人志趣時,他“鏗”然一聲,停止鼓瑟,說暮春時節,換上春裝,和五六位志同道合的成年人,帶上六七個少年,去沂河裡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風,然後唱歌回來。孔子聽後大加讚賞,喟然嘆曰:你和我想的一樣!魯國大夫季武子死,曾點弔唁“倚其門而歌”,被稱為魯之狂士。739年(唐開元二十七年)追封“宿伯”。1009年(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萊蕪侯”。1530年(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曾氏”。
曾子:即曾參,春秋末期魯國南武城(今山東省費縣)人,他是孔子的弟子,以孝著稱。相傳《大學》是他所著,被後世儒家稱為“宗聖”。
曾譚:漢代泉陵人。推舉為孝廉,拜官為尚書郎。有文韜武略之才,官累至太常。
曾玉:曾參十三代孫二支曾頊的長子、曾嘉的孫子,扶風(今陝西省興平東南)人。拜官漢御史大夫。
曾萬:漢鎮南將軍,曾率兵征討南部邊境,開拓了南康郡的境界。後被封為南康逸士。
曾輝:曾駢次子、曾慶的孫子,任吳散騎常侍,鎮南節度銀青光祿大夫、國子監祭酒兼御史中丞。
曾芳:唐代曾經任程鄉縣令,當時老百姓為瘴氣所苦,曾芳用藥來接濟百姓。來求藥的人接連不斷。
曾布:北宋建昌軍南豐(今屬江西省)人,嘉佑進士,曾參與王安石變法,任三司使,在徽宗年間為相,主張調和新舊兩派。
曾慥:今福建晉江人,北宋末南宋初詩人,能詩文,曾編有《類說》,又廣輯有關遒教的文獻資料,編成《道樞》。
曾幾:今江西贛州人,南宋詩人,曾歷任江西、浙江提刑。其詩學江西派,風格清雋。陸游曾從他學詩。
曾鞏:北宋文學家,字子固(1019-1083),南豐(今屬江西省)人,世稱南豐先生。嘉佑進士,嘗奉詔編校史官書籍,官至中書舍人,曾為王安石所推許。散文平易舒緩,長於敘事說理,講究章法結構,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些文章對當時在位者的因循守舊錶示不滿,主張在“合乎先王之意”的前提下對“法制度數”進行一些改易更革。有《元豐類稿》。另《隆平集》也題為所作。
曾公亮:字明仲,號樂正,北宋名相。泉州晉江(今福建省)人,其人以熟悉法令典故著稱,曾主編過《武經總要》。
曾國藩:清末洋務派和湘軍首領。原名子城(1811-1872),字伯涵,號滌生。湖南湘鄉人,道光進士,曾任內閣學士、兩江總督等職,後病死於南京。有《曾文正公全集》。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魯郡:西漢改薛郡置魯國,治在魯縣(今山東省曲阜)。相當今山東曲阜、滕縣、泗水等縣地。晉改為魯郡。
天水郡:西漢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初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省通渭縣西北)。相當於今甘肅通渭、秦安、定西、清水、莊浪、甘谷、張家川等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西晉移上邽(今天水市)。北魏相當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市縣地。
廬陵郡:東漢時置郡,治所在石陽(今江西省吉水東北),三國吳移治高昌(今江西省泰和西北)。相當今江西永新、峽江、樂安、石城以南地區。
魯陽縣:漢置縣,治所在今河南省魯山縣。
武城郡,治所在今山西省吉縣。
2、堂號
三省堂:孔子弟子曾參非常注意修身,每天從三方面檢查自己:(1)為人做事有沒有盡到心;(2)和朋友交往有沒有失信;(3)老師教的東西有沒有複習好。“三省堂”即由此得名。
武城堂:曾氏源出姒姓。夏帝少康封小兒子曲烈於鄫(在山東省蒼山縣西北)建立鄫國,歷夏、商、周三代,公元前567年被莒國滅掉,太子巫逃往魯國,後稱之武城,即今濟寧之嘉祥縣境。“鄫”去邑(阝)為曾,稱為曾氏。曾巫的孫子曾點,字暫,是孔子賢弟子;曾暫兒子曾參傳孔子之學,被後世儒家奉為“宗聖”。武城即為曾姓的遠祖發祥之地,“武城堂”名本源此。
追遠堂:取春秋末期魯國南武城(今山東省費縣)人曾參“慎終追遠”之意。
此外,曾氏的主要堂號還有:“魯陽堂”、“敦本堂”、“宗聖堂”、“守約堂”、“養志堂”、“若文堂”等。
 五、宗族特徵
1、曾姓族人在很早的時期就遍布於全國各地。
2、曾姓以仁孝禮義而著稱於世。
3、曾姓字行輩份排列工整、嚴密,有明顯的時代特色與宗族特色。
4、各支曾姓字行輩份排列有序。因曾姓著名人物曾參為孔子門人,世稱宗聖,其後子孫亦為聖裔,故曾氏家族字行輩份亦參照孔氏族人“命字行輩”即“希言公彥承,宏聞貞尚衍,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建遒敦安定,懋修肇益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曾氏來源曾氏是軒轅黃帝的後代,繫上古聖君夏禹五傳少康的後裔。夏王少康於少康十三年(約公元前1883年)封次子曲烈於河南南陽市方城北立國,因該地盛產繒而取名鄫國。夏被商滅後,鄫人仍留居中原。周武王滅商建立周朝後,封繒國為子爵。周平王時期將鄫國徙封到今河南拓城縣北、睢縣東南。不久,鄭國恃強侵占了的鄫國。鄫國又遷往東夷之地,建鄫城於今山東臨沂蒼山縣西北的向城鎮。鄫國歷經夏商周三代,大約沿襲了近兩千年。由於繒國是春秋時的一個小國,常被魯、莒、邾國欺凌。魯襄公五年(公元前568年)鄫國成為魯國的附庸國。魯襄公六年(公元前567年)莒國抓住魯國疏於扶助國的時機,一舉吞併了鄫國。繒國被滅之後,太子巫在叔孫豹的幫助下,逃往魯國,定居在魯國南武城(現山東嘉祥縣內),做了魯國大夫。他去掉了鄫字的邑旁,定曾為姓。故史稱五十四代祖巫公為曾氏定姓祖。“天下一曾無二曾”也就是指曾姓都是一脈傳自太子巫的,是名符其實的“四千年前是一家”。南武城也就成了曾氏的第一發祥地。武城曾氏重修族譜宏毅序
2008-07-2209:17來源:曾氏宗親網編輯:賀晨曦
余與潔盤先生,竭十餘年心力,乃得匯總譜,而告成也。或有問於余曰:譜何為而作也?余應之曰:宗聖曾子三十七代御史慶,生二子,長偉,次駢。偉為潔盤房祖,駢為現襲房祖。海內嫡譜歷歸兩大宗子。是則余之所以為總者,主也。曰世遠而本之也,當奈何?曰譜之為道,宜補也。尤宜存真而杜冒。八傳偉,十九傳潭,均尚書也,先後筆系於漢。去聖人之世,若此其未遠也。聖人之居,若此其甚也。以血脈而承道脈,祖傳親炙,較居千百載後,異姓人揣測而擬議之也,勝百倍矣。自是以來,二十九傳興,三十二傳誼,作唐譜。三十九傳上柱國輝,東宮使耀,始敘而作吳譜。四十四、九等傳,著作郎匪推官、朝陽秘書、少監渙作宋譜。侍郎晞顏,五十一傳也;翰林巽申,五十二傳也,作元譜。至我聖朝,續新譜者,狀元棨、解元鼎。匯真譜者,例選教諭絟、知南平縣嵩。燈燈相接。此宗子譜之大凡也。其餘支庶,各自為譜,約千餘焉。嘉靖己亥,詔訪嫡裔。天下曾姓之譜,紛紛北上。西墅公,狀元也,變陳跡而續新譜,匯各支而為總冊。絟公保之,若腦髓焉。我祖好古公,捧呈御覽,“稱為真正明白”。其餘紛紛冒上者,遂覆瓿矣。萬歷間,變起龍潭,先考欲續海內嫡譜,未克而卒。然仁孝之心,畢流於給事陳公之敘。經今多歷年所矣。余與潔盤先生,始得集事,以成先志。嗚呼!譜豈易為哉!十世以上本,漢譜。二十、三十本唐與吳譜。四十、五十本宋與元譜。古今雖殊,規式各異,要皆師巽申,法歐陽而圖焉。其間略者,漢則以譚補煒;唐則以誼補興;宋則補吳;元則補宋;今則補元。班班可考,真盡美矣。此譜之為嫡,所以東魯、吳、楚、閩、浙、廣、蜀,而無一祖不真也。曰外譜紛紛之不同,若是何也?曰吾聞之富溪購雜錄曰,吾家之譜,舊有二本,嘉祐中丞相公亮之弟公望,為江西師,為先人著作覓去。公望與先人敘族系,乃兄弟行也。其一本藏吾家。元豐中,余在洪州,歸索文字。諸子檢出,遂失所在。余婿高文中,司理南安。謁內翰布,託文中見詢,遍覓之,竟不可得其譜。巽申引此雜錄,而又跋曰,伏考先世所藏譜,自闡十八傳珪,五子。長寬,實為吉陽房,居業相承至今,墓田概有存者,譜牒燦然,斷非疑文虛語。西墅曰:吾家譜牒,歷年既久,代有賢裔,既散而復收。夫購為四十五傳,乃著作郎匪子,即五十二傳巽申族祖也。自巽申至購,己八代矣。果失其譜,何宋時布尚不得,而元時巽申何以伏考也?噫吾聞藏譜之故於好古公矣。四十四傳公望,為隱後。四十三傳相布,為略後。均需我宗子舊譜。百計而得。即陰被巽申之先世,百計而歸,寶秘深藏。其曰:覓去。其曰:不可得。杜勒索而云然也。故留後數代,巽申乃得伏考。而當時布兄南豐先生,尚不得讀,致歐陽子而訾議之也。吾聞諸各祖亦云,且西墅既散,復收之敘,又明徵矣。夫南豐先生,名儒也,不得古本尚有剌謬,況其他哉。況千百載後,異姓王雅量輩,妄議墓南武山之為非哉。語云,“蓋有不知而作之者”。又云:“多見其不知量也”。吾為之一誦焉也矣。曰:“敢問其所以?”一曰王僧孺,謂武城曾氏,漢尚書譚譜,詳明可觀。溫彥博謂,興入我大唐,本支益茂,乃詳其世系,以藏於家,其用心既切至矣。元聞禮謂,唐譜極古,宜非無自而作之。三子者智,足以知吾譜,而可以息天下好事者之妄議矣!余也,身羈主鬯,不可出走。而潔盤先生跡遍海內,乃得匯各房系,與大宗譜互相較對,補缺正訛,存真杜冒。竭十餘年之力,乃告成焉。同亨曰:“南豐先生,其名尤著。”凡稱曾姓,鹹慕而宗之以為榮。雖背親棄本,而不顧者有矣。余以為得此譜而證之,應自愧反本之不速也。有何混冒者之難一哉。第卷繁等身,總譜例歸我兩大宗子。惟慮各房數典而忘祖也。則摘兩宗與伊房系而給之,庶各考究,勉旃自力,以血脈而綿道脈也,尚矣。此余與潔盤葺譜意也。問者唯唯而退。余即縷次是語,以冠其篇雲。 

 皇明崇正十二年己卯仲春吉旦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六十三代宏毅泰東甫沐手敬撰。

我祖宗聖公諱參。生於東魯,移居武城。乃軒轅黃帝之英裔,夏禹王(禹姓姒氏)的六十三世孫。黃帝二十五子昌意為吾祖,意生豈圩,圩生鯀,鯀生禹。堯命禹父親鯀治理水患,而鯀治水九年無效。舜繼承堯位後仍命鯀治水,結果勞民傷財而沒有消除水患,於是便殺鯀於羽山,舜並命鯀子禹繼續治水。禹受命後,為了治理水患從二十歲開始,歷時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採用疏導的方法,終於消除了水患。因獲得重大的歷史功績,舜讓禹繼位成為部落聯盟首領。後世尊稱為大禹。禹繼承舜位後制定了刑法嚴格懲罰違令者,因而勢力日益強大。時過多年後他因年老力衰,按當時禪讓制應讓東夷部落聯盟首領皋陶的兒子伯益做繼位人,因皋陶父子都幫助禹治水。但禹死後眾多部落聯盟的首領卻反對伯益而歸順禹的兒子——啟。啟聯合各部落首領的勢力,殺掉伯益而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其建都於陽城,即今河南登封縣的東南部。啟生仲康,康生帝相,相生少康,少康封其次子曲烈為甑子爵,在甑(今山東臨沂地區的郯城縣和蒼山縣一帶)建立鄫國,為鄫國之始。古以封地為姓,曲烈便從此姓鄫。禹後五十三傳,至鄫。甑君時泰,也就是魯襄公六年(公元前567年),時泰繼任鄫子爵,甑國被邾人和莒人所滅,其世子巫為避亂而奔魯,座寧陽嘆曰:國亡己邑而除之,遂去鄫字之邑為曾。此為曾氏得姓之始。後人尊曲烈世子巫為曾氏第一世祖。從曲烈至巫改為曾姓,經歷54傳至巫,58傳至參。這58傳是:曲烈——炫忠——坤仁——錄——源——富材——昆——伯基(相繼為王283年,至此夏亡歸商,仍繼承爵位)——銳——汪——志梁——煌——相奎——世鑒——政治——模——煥——垠——錦容——洪——桂茂——照——培元——銈——允潦——杞——維熹(翟嘉)——損和——成銳——倩——椿——炯——垣——銷——福波——時榮——炳——均柞——鈴——宏仁——松-——怡——墅——鎮玉——邑——祥——炷——方呈(方星)——宇鑾——沛恩——朴——世美——時泰——巫(曾姓從此代開始)——夭——阜——蒧(點)——參。自曲烈至巫相傳54世,共1577年,至參又經九十二年,參公三十歲移居武城(又稱南武城,在今山東嘉祥縣滿峒鄉南武山村)。點參父子遊學聖門,同是孔子學生(點小孔子八歲,參小孔子四十八歲)。曾蒧(〈〈論語〉〉中為“點”),孔子學生。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七載:“曾蒧字子皙,侍孔子,孔子曰:‘言爾志’。蒧曰:‘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孔子喟爾嘆曰:‘吾與蒧也!’”,蒧以孝著稱,是孔子精通六藝的72名弟子之一。生於周景王丙辰年(公元前545年)九月十四日,歿年失考。葬山東濟寧州嘉祥縣城南40里之南武山。清乾隆二年(1737年),其後裔奉旨重修墳墓,設祭祀生一名,每年祭祀均有常典。配上官氏,夫妻合葬。生一子,即曾參。曾點在今山東曲阜孔廟與孔子之父叔梁紇,顏回之父顏無繇,孟子之父孟孫激一同供奉專祠祭祀。曾參,俗稱曾子,字子輿,春秋末魯國南武城人。生於周敬王丙申(十五)年(公元前505年)十月十二日,十六歲拜孔子為師。盡傳孔子之孝。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認為‘忠恕’是孔子一以貫之的思想,提出:慎終(慎重地辦理父母的喪事),追遠(虔誠地追念先祖),民德歸厚,犯而不校(計校)的主張。《大戴禮記》對其言行記載甚詳,相傳《大學》一書是他所著,後世尊為“宗聖”。歿於周孝王六年,(公元前435年),《辭海》為公元前436年。葬山東濟寧州嘉祥縣南40里南武山西元寨山之東麓,距武城舊居僅5里。歷朝賜封號章服御贊祭文及世襲奏狀,配公羊氏,同夫葬。其墓原不知所在,明朝成化初年,山東守臣奏稱:“嘉祥縣南武山有個漁夫陷入一土穴,發現懸棺一具,棺旁立有石碑刻著‘曾參之墓’四字。”曾參墓始稱於世。明宏治十八年(1505年),經山東巡撫金洪奏請,在此修建享堂、石坊,並建墓林。現山東曲阜孔廟大成殿內正中供奉著孔子塑像,兩側為“四配”:左為復聖顏回,述聖孔伋(孔子孫,曾參學生);右為宗聖曾參,亞聖孟軻(孔伋的再傳弟子,因發楊孔學,從而建立了“思孟學派”)。相傳參公與孔、顏同結為異姓兄弟,故有“天下斯文宗一貫,古今喬木第三家”之說。歷朝於孔、顏、曾、孟四聖均有皇封。武城曾氏,以曾參開一派祖。曾參生三子:長子名元、次子名申、三子名華。從一代至五代為武城曾氏合家總系。一派曾參;二派是曾參長子曾元,字子元,配高陽氏生子:曾西,副室侯氏生子:中;三派為曾元長了曾西,字子照,生於魯貞定王丁酉年,魯列王壬子年卒,生三子:欽、鐸、錫;四派為曾西長子曾欽,字子敬,生三子:旦、莊、筐;五派為曾欽長子曾旦,字若得,官封平海侯,配卜氏生子:羨,繼室歐陽氏生子:美。第六代至十代為第一房系,即旦公房系。六派為曾旦長子曾羨,字學余,官至徐州刺史,配謬氏生一子:遐。七派為曾羨子曾遐,字子盛,官使邑太守,任揚州刺史,配言氏生二子:煒、盈。八派為曾遐長子曾煒,字子美,官至漢尚書,生於周赧王丁亥年,卒於漢壬子年,配壇氏生一子:樂。九派為曾煒子曾樂,字訓韶,官至山陰縣令,因有功加封都鄉侯,配周氏生子:浼、況。十派為曾樂子曾浼,配伏氏生二子:旃、光。第十一代至十五代為第二房系,即浼公房系。十一派為曾浼長子曾旃,字仲勸,官至冀州太守,配鄢氏生一子:嘉。十二派為曾旃子曾嘉,配鄭氏生二子:寶、頊。十三派為曾嘉長子曾寶,字惟善,任武威太守、車騎侍郎,配歐陽氏生子:琰,繼室王氏生子:璜、景。十四派為曾寶長子曾琰,官至提舉副使,配鄔氏生二子:據、援。十五派為曾琰長子曾據。武城曾氏第一、第二房系,世居山東濟寧州嘉祥縣武城山左,這為中國曾氏第一發脈地。其它曾氏派系,無不是武城曾氏這兩房所派衍,各派系或尊曾巫為一派祖,或尊曾點為一祖,或尊曾參為一派祖。本文按宗聖公曾參為一派祖。

曾氏派語
名派字輩
派者分也,行者同也。祖、孫、父、子名,兄、弟、叔、姪之分,自古有之。只有區別層次,才能以禮相稱。全國曾氏起源之說基本一致,然而,曾氏繁衍至數代後,在全國各地文形成無數派行,各派又有各派字輩。雖然清聖祖仁皇帝(康熙)為孔、顏(顏氏後來因避諱另請賜)、曾、孟賜了統一的名派,但仍有一些派行沒有使用欽定派語。
武城派行從曾參至六十二代無全國統一派行,自六十三代以清聖祖仁皇帝所賜“弘、聞、貞、尚、衍、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15字,為聖裔排行命名,故謂之名派。其它各派行先人定的字句,以之取字,故謂房派。孔氏從六十一代始用此15字為名派。“弘”因敬避改作“宏”,曾氏尊孔從六十三代始用此字,迭至“祥”字則是七十七派。“繼”字因曾族避大宗諱名改作“紀”。
因此,後來全國各派行統一使用名派15字是:宏、聞、貞、尚、衍、興、毓、傳、紀、廣、昭、憲、慶、繁、祥。
清朝道光年間,宣宗皇帝又續賜名派十字: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
清同治年間穆宗皇帝再續十字:鼎、新、開、國、運、克、服、振、家、聲。(註:此十字為南宗曾氏族譜總局民國版《武城曾氏重修族譜》記載。東宗沒使用。各地分支族“揚”字後有不同續派語。)民國初年大總統袁世凱還代表民國政府頒發名派20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曾子故里南武城考
曾子名參,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以孝道著稱,歷代封建王朝為之立祠建廟,封為宗聖。曾子的影響和聲名日隆。根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曾參,南武城人。”即曾子的故里在南武城。然而南武城究竟在何處,學術界有很大爭論。一種說法認為南武城在今山東省嘉祥縣,即嘉祥說。另一種說法認為在今山東省平邑縣,即平邑說。筆者認為,考之歷史文獻的記載,南武城在嘉祥縣較符合歷史之實際。
一、關於“南武城在何處”的兩種說法《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云:“曾參,南武城人,字子輿,少孔子四十六歲。孔子以為能通孝道,故授之業,作《孝經》。死於魯。澹臺滅明,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三十九歲。”曾子是南武城人,澹臺滅明是武城人。很明顯,曾子故里南武城與與澹臺滅明故里武城是兩地。嘉祥說,即認為曾子故里南武城在今山東嘉祥縣界說法影響較大。歷朝皇帝在嘉祥縣修祠立廟,以祀曾子,明、清兩代在此基礎上又進行擴建增修。嘉祥縣內還有曾府。這是因為歷朝皇帝認為曾子故里南武城在嘉祥。現存唐代的《重修武城譜系》、宋代嘉佑元年的《曾氏重修族譜》皆可以說明曾子故里在嘉祥是皇家承認的。《新唐書·禮樂五》記載,唐開元二十七年,“贈諸弟子爵公侯,……贈曾參以降六十七人;參,成伯。”《宋史·禮八》:“鹹淳三年,詔封曾參郕國公,孔伋沂國公,配享先聖。《元史·禮樂三》記載有“郕國宗聖公。”明、清二代不再對孔子及弟子封公侯,稱曾子為“宗聖”,立廟祭祀。歷朝皇封曾子為“郕伯”、“郕國公”之“郕”,在今山東汶上縣北20里,嘉祥距郕只幾十里之遙。封曾子為郕伯、郕國公乃因曾子故里在嘉祥。《兗州府志》云:“嘉祥縣南四十里有南武山。山西有曾子墓,山東南三里許有南武城,即曾子故里。”《山東通志·古蹟》云:“嘉祥縣南武城,在縣南四十里。”《山東通志》及《兗州府志》都認為曾子故里在嘉祥。清人顧棟高《春秋大事表·列國地名考異》引程啟生看法說:《左傳》襄公十九年所記載的“武城宜在嘉祥”。平邑說,始於明朝山東費縣人王雅量,他在《曾子費人考實》中說:“《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於曾參下注曰:‘南武城人’,澹臺滅明下曰:‘武城人’,而缺一‘南’字,遂啟人以南武城與武城二邑。而吉安永豐曾氏之後,因索嘉祥縣有南武山者,而立廟家焉;不知費縣西南關陽之武城,即南武城也。”“於曾參下著一‘南’字者,以左馮翊有西武城,清河郡有東武城,費縣在泰山之南故別之曰:南武城,杜預曰:泰山郡,南武城縣即費關陽鎮也。”“遷史於澹臺滅明下,不著‘南’字者,因此二傳相連省文耳,非謂曾參與滅明兩處人也”在這裡,王雅量提出三點理由:第一,《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在記敘曾子為南武城人,而記敘澹臺滅明是武城人時,為了省筆,把滅明的故里“南武城”,書寫成“武城”,其實曾子與滅明同時南武城人。第二,吉安永豐曾氏之後,在立廟時,不知費縣西南關陽之武城。第三,《左傳》注者杜預曾曰:“泰山郡,南武城縣即費關陽鎮也。”
二《左傳》所見魯國兩武城考析嘉祥說和平邑說,各持其理。然而曾子故里在嘉祥,或在平邑,還需從文獻記載中進行考證。筆者認為,曾子故里在嘉祥。以下對平邑說提出質疑,並對春秋時代的南武城在嘉祥一說進行辨析。首先,明朝費人王雅量是在否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基礎上而提出“南武城”與“武城”為一處的。這種說法有主觀臆斷之嫌。既然當時就有西武城、東武城、南武城、武城等說法,太史公在《仲尼弟子列傳》的記敘中稱曾子為“南武城人”,而稱滅明為“武城人”,是一種極端負責任的態度。王雅量作為費縣人,在拿不出任何根據的情況下而否定《史記》的記載,是欠妥當的。至於吉安永豐曾子後裔,因索嘉祥有南武山,就盲目建祠立廟一說,也是一種主觀臆斷,無須辯駁。南武城究竟在何處,這還需要從古獻的記載中鉤沉輯佚、披波撿金,找到線索。《春秋》襄公十九年云:“叔孫豹會晉士匄於柯,城武城。”杜預注曰:“泰山南武城縣。”在這裡,杜預只是說“泰山南武城縣。”那么嘉祥與平邑皆在泰山之南。因此辨定何為曾子故里之南武城還需進一步研究。根據《春秋》與《左傳》記載,魯國有兩個武城。一在魯通往吳、邾之路上,一為魯通往齊國之路上,為備齊而修築的城邑。春秋時期,齊魯是鄰國,經常發生戰爭和衝突。齊國經常欺負其西南為領的魯國。魯國為了對抗齊國,結好晉國。而齊國自認為霸主國的雄威猶存,並不服從晉國。在此情況下,晉國一直採取支持魯國,打擊齊國的策略。《春秋》襄公十九年曰:“秋七月辛卯,齊侯環卒。晉士匄率師侵齊,至谷,聞齊侯卒乃還。……冬,葬齊靈公,城西郛。叔列豹會晉士匄於柯,城武城。”《左傳》襄公十九年曰:魯國“城西郛,懼齊也。齊與晉平,盟於大隧。故穆叔會范宣子於柯。穆叔見叔向,賦《載馳》之四章。叔向曰:‘肸敢不承命。’穆叔歸,曰:‘齊猶未也,不可以不懼。’乃城武城。”由此可知,魯國“城西郛”、“城武城”,其目的是為了防禦齊國。經、傳所記載的地名,皆與今山東嘉祥較近。谷,今山東東阿縣之東阿鎮;柯,杜預註:“魏郡內黃縣東北有柯城。”柯之會後,魯乃“城武城”。此武城,當距離柯地不遠。考之地理,柯地所在的今河南內黃縣,距離嘉祥較近。故晉魯所建之武城當在今山東省嘉祥縣,而不在魯國通往吳國之路途中的平邑。清代學者顧棟高《春秋大事表·列國地名考異》引程啟生的看法說:“費縣乃魯與邾、吳相接界,非所當備齊處。襄十九年之武城宜在嘉祥。杜注並而為一,似誤。”又說,“余嘗往來京師,至嘉祥有弦歌台,此地與齊地相接,去費縣尚遠。啟生以為費縣非所當備齊之處,此說是也。”杜預注中沒有指出魯國武城的區別,亦是引起後代認識混亂的原因之一。但經、傳所說的此武城是備齊而修,當是明白的。此武城在泰山之西南,因嘉祥縣境內的南武山而得名為南武城。此武城則是《仲尼弟子列傳》所記的曾子故里之南武城。根據《左傳》記載,春秋時期的魯國還有一個武城,即孔子弟子澹臺滅明的故里,此武城處在魯通向吳、邾之路上。《仲尼弟子列傳》云:“澹臺滅明,武城人。”《論語·雍也》曰:“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寶也。’”《左傳》哀公八年云:“三月,吳伐我。子洩率,故道險,從武城,初武城人或有因於吳境田焉,拘鄫人之漚。營者曰:‘何故使吾水滋?’及吳師至,拘者道之,以伐武城,克之。王犯嘗為之宰,澹臺子羽之父好焉。國人懼。”杜預注曰:“王犯,吳大夫,故嘗奔魯為武城宰,澹臺子羽,武城人,孔子弟子也。其父與王犯相善,國人懼其為內應。”從這段文字來看,此武城是澹臺滅明所居的武城。該武城在魯國都曲阜東南,是吳國伐魯所必經之路。吳國伐魯國是不經過嘉祥之武城的。嘉祥之武城是為了御齊所修築,因境內有南武城,同時亦在泰山之西南,故稱南武城,所以《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曾參,南武城人,”而記“澹臺滅明,武城人。”其中,武城在今山東平邑,是澹臺滅明之故里;南武城,今山東省嘉祥縣,是曾子之故里。
三、從嘉祥境內的遺址、遺蹟考析南武城山東省嘉祥縣現有大量的地下地上的遺址遺蹟都說明曾子故里就在嘉祥。筆者曾到嘉祥縣進行實地考察。在嘉祥縣南四十里處有一古城址。城址面積約25萬平方米,殘存的故城東城牆址及附近發現大量的具有春秋至兩漢時期特徵的筒瓦、豆、鬲、罐等陶器殘片。城牆遺址上有夯土層和夯窩。夯土層中亦有陶片。該城址位於嘉祥縣滿硐鄉南武山村東南約1000米處。這座城址當為曾子所居之南武城。筆者考察了該城址所處的地形。東、西兩面皆是山岩疊嶂,連綿起伏,山下是平原沃野,在此建城,則是易守難攻的好地方,故春秋時期,晉魯在此修築武城以御齊國,是十分理想的地方。明朝成化年間的《兗州府志》云:“山東守臣上言:嘉祥縣南武山西南,玄寨山之東麓,有漁者誤入穴中,得懸棺。碣曰:‘曾參之墓。’”懸棺是我國古代山區人民喪葬的主要葬式。懸棺可分兩種。一種是在四川省珙縣的群山中,懸崖壁上多鑿有徑約三、四寸的方孔,釘以木椿。間或有三木椿架以棺木一具。珙縣麻塘壩的兩面壁上懸棺累累,多至數百具。這是我國西南地區人民的一種葬式。另一種懸棺葬式是,將盛斂死者的棺木放在山洞中再將山洞的口封堵。我國三峽地區,福建武夷山以及我國山區古代都流行這種葬式。如果追溯更早,遠在新石器時期,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把徒崖下室洞穴作為埋葬死者的墓地。山頂洞穴下室的人骨上撒有赤鐵礦粉,這是當時墓葬的可靠標誌。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把死者葬在山洞穴中的習俗,這種洞穴葬亦稱為懸棺葬,所以明朝成化年間的漁者誤入一穴中,發現曾子墓的碣石,當沒有值得懷疑的理由。嘉祥縣南武山之陽,建有曾子廟。曾子廟始建年代不詳,明正統九年(1444年),重修正殿、寢殿、東西廡和戟門三間;又經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明正德九年(1514年)的增修,曾廟具有曲阜顏廟、鄒縣孟廟的規模,在曾廟之南有曾林、曾子墓等。墓前有石馬、石羊、石坊,雖已殘破,但殘留的遺物猶在。南武山的東南,還有為紀念曾子而修的耘瓜台、曾子書院(原名弦歌書院,曾廟之東)。曾廟內有皇帝御筆書寫的古碑。

曾姓字輩
輩分就是家族中的世系次第關係,又稱輩、輩行。字輩是輩分的代表字,中國古代每個家族的字輩譜是十分講究、嚴肅的,族譜中字輩譜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內容。而且,到了清代,封建統治者還專門為曾顏孔孟四姓御賜統一的名派。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曾姓第63派(“派”與“傳”、“代”、“世”同義)起使用聖祖仁帝所賜的3句、15字名派:
宏聞貞尚衍,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
後宣宗成皇帝續賜名派2句、10個字:
令德維垂佑,欽紹念賢揚。
民國元年(1912年),中華民國剛建立時,大總統袁世凱(一說是孫中山,又說為孔子七十六代孫令貽所續)又為曾氏賜名派4句、20個字: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蔚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曾氏家族在統一輩序之前,各地曾氏沒統一的輩序,龍山派語為:
奎璧呈雲瑞,人文煥國華;台衡思繼武,鼎甲勵承家。
一貫書紳永,千秋錫福遐;眙謀資燕翼,世業仰清嘉。

宏、聞、貞、尚、衍、興、毓、傳、紀、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此廿五字,聖裔排行也

相關條目

地理 家鄉 人物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