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人

江西人

江西人,又稱“贛人”,廣義上說是指世居地、父母世居地、父母出生地、出生地、祖籍地、戶籍地、長久居住地、長久工作地在中國江西省境內(包括南昌、九江、贛州、宜春、上饒、景德鎮、吉安、撫州、萍鄉、新余、鷹潭11個地級城市的人),被認為或自我認同為江西人的群體或個人。狹義上說是指如今江西省境內的全部人口,即擁有江西戶籍的個人。以語言劃分的方式,江西人主要以贛語為母語。此外還有部分其它漢語的使用人口。贛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子系統。經長期發展,它又派生出一系列自己的文化分支,構成層次豐富、脈絡清晰的網路。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 ,從古到今曾湧現出眾多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文學家、發明家 等。

基本信息

地理環境

田園詩人-陶淵明田園詩人-陶淵明
江西,中國省級行政區,簡稱贛(gàn),別稱贛鄱大地,是江南“魚米之鄉”,古有“吳頭楚尾,粵戶閩庭”之稱。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內最大河流為贛江而簡稱贛。江西省地處北緯24°29′14″至30°04′41″,東經113°34′36″至118°28′58″之間,東鄰浙江省、福建省,南連廣東省,西接湖南省,北毗湖北省、安徽省而共接長江,屬於華東地區。
江西省全省面積16.69萬平方公里,轄11個地級市、100個縣(市、區),省會為南昌,主要城市為九江贛州、新余、上饒等。內除北部較為平坦外,東西南部三面環山,中部丘陵起伏,成為一個整體向鄱陽湖傾斜而往北開口的巨大盆地。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餘條,贛江、撫河、信江、修河和饒河為江西五大河流。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
江西處北回歸線附近,全省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341毫米到1940毫米;無霜期長,為亞熱帶濕潤氣候。江西糧食作物以稻子為主,次為小麥。還盛產油菜、油茶、茶葉、黃麻、苧麻和柑橘。茶葉多產於北部山地,“寧紅”、“婺綠”均為茶中名產。主要工業為有色冶金、煤炭、鋼鐵、機械製造、化肥等。景德鎮的瓷器工藝歷史悠久,產品馳名中外。

歷史文化

江西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素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雄州霧列、俊采星馳”之美譽。自古以來人才輩出,群星璀璨。在漫漫歷史長河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為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物質和精神財富。唐、宋、元、明、清五朝,江西共有進士10495名,占全國的10.99%;有狀元48名。二十四史立傳者500餘人,有90人任宰輔。《明史.儒林傳》共著錄115人,其中江西35人,居第一。
從秦漢至清末的兩千餘年間,相當一部分江西人在政治、軍事、文化、教育、科技、思想等領域中,有著崇高的地位和重大的影響。東晉陶淵明為中國第一位田園詩大師。唐宋八大家,江西就占有三家:歐陽修、王安石、曾鞏、黃庭堅、文天祥、朱熹、湯顯祖、宋應星、八大山人等,以上為古代江西十大名人,楊萬里、陸象山、解縉、譚綸、鄧子龍、況鍾等也為江西古代人傑的卓越代表。江西歷史上,文學、藝術、史學、科技大師輩出,有如夏夜星空燦爛、光耀奪目。陶淵明、歐陽修、王安石、曾鞏、晏殊、黃庭堅、周必大、楊萬里、姜夔、文天祥、洪邁、劉過、湯顯祖、蔣士銓、周行清、朱耷、宋應星、裘日修、雷發達、宋祁、劉恕、馬端臨、陳寅恪、傅抱石……數不勝數,一位又一位的文化巨擘,撐起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半壁江山。
2013年,江西省GDP達14338.5億元。年末常住人口4522.2萬人,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397.0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8.8‰。出生人口59.5萬人,出生率13.19‰;死亡人口28.3萬人,死亡率6.28‰;自然增長率6.91%。江西省漢語方言主要有贛語、客家語、江淮官話、西南官話、吳語和徽語。

引申

1.自唐至清,江西考中進士1.05萬人,占全國10.99%,其中狀元48人。宋代多有一門數進士的情形,如王安石、曾鞏、劉恕、孔文仲等一門三進士;洪邁一門四進士;婺源潘鈺及子孫“一門十進士”;樂安流坑董氏家族一門同科五進士,時號“五桂”。鉛山更有“隔河兩宰相,百里三狀元,一門九進士”之說。明代常常是一科包攬一甲(狀元、榜眼、探花),或是占據前十名的大多數。建文二年(1400)庚辰科一甲進士和永樂二年(1404)甲申科前七名進士均為吉安人,連續二科的三鼎甲均被吉安一府奪得,在中國科舉史上空前絕後。江西人任宰相28位、副宰相62位,二十四史立傳者500餘人。明代有“朝士半江西”的說法,從解縉、胡廣、楊士奇到費宏、夏言、趙汝愚、嚴嵩,出任宰輔者達18人。
2、陶淵明開創田園詩派;黃庭堅創立江西詩派;楊萬里創造誠齋詩體;王安石創半山體;“元詩四大家”,江西虞集、范梈、揭傒斯占其三。《全宋詞》收入江西詞家174人,占全書作者12%;“宋詞四大開祖”,晏殊、晏幾道父子居其二,晏殊更有“北宋倚聲家初祖”之譽;姜夔創立格律詞派,或稱騷雅詞派,與辛棄疾豪放派齊名。辛棄疾南渡,客居上饒二十餘載,80%的詞創作於此。以文而言,唐宋八大家江西有三家,歐陽修、曾鞏、王安石;劉攽、劉恕協助司馬光撰修《資治通鑑》,任副主編;魏禧為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
3、南宋洪皓出使金國,被拘十五年,不忘故土,被稱“宋之蘇武”。宋末元初,江萬里全家投“止水”拒降;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以身殉國;謝枋得一門忠烈,毀家紓難,諡號“文節”。明清之際,八大山人朱耷、易堂九子、髻山七隱、程山七子等隱居避世。
4、明代湯顯祖被譽為“東方莎士比亞”。清代蔣士銓稱乾隆間第一曲家。傳說居住在南昌近郊洪崖丹井的黃帝音樂大臣伶倫是音樂創始人,唐代永新縣有大唐歌妃許合子。姜夔、周德清、燕公楠、朱權、魏良輔等的音樂理論被音樂界視為“聖典”。江永所著《古韻標準》定古韻為十三部。周德清的《中原音韻》是“中國國音之鼻祖”。南唐董源、巨然首創宗畫派。宋代揚無咎墨梅在繪畫史上影響深遠。明末清初朱耷為繪畫大師。書法以黃庭堅為最,與蘇軾、蔡襄、米芾並稱“宋四家”
5、贛文化在上古時代脫胎於百越文化、吳楚文化,在兩千多年中不斷接受華夏文化的浸染,最終發展出獨特於世的江西本地文化。她是以江右人民的生產實踐為基礎、以贛鄱農業文明為核心,歷經數千年發展起來的一種特色文化。萬年仙人洞文化見證了江西上萬年的水稻耕作歷史,自然條件的優渥使得江西農業非常發達,隨著人口的繁盛也就有“萬點青山萬戶煙”的江南景致。但也因為如此,東、南、西三面環山,北面臨江的江西地理使得贛地人民戀於溫飽、安分守故。江西人的“官本位”意識濃重,但又好於爭訟。北宋袁州(今宜春)知州楊侃就說,如果官員不“自紊其法”,那么“民知法是易治”。這也得利於江西書院教育興盛、科舉文化強勢的歷史傳統,“耕讀傳家”被公認為處世準則。
注重自身修行是江西人的重要思想。儒學的綱常道德歷來都是最為江西人的標準價值取向。秦漢之際吳芮,以百越王而進奉漢朝,即便劉邦寡義也仍得善終。東漢徐稚不與世合污,公舉為南州高士。歷史上江西官吏一經上任,即刻便要禮祀孺子祠、祭掃孺子墓。南宋文人李道傳就評價說:
竊觀國朝文章之士,特盛於江西,如歐陽文忠公、王文公、集賢殿學士劉公兄弟、中書舍人曾公兄弟、李公泰伯、劉公恕、黃公庭堅……此八九公所以光明俊偉,著於時而垂於後者,非以其文,以其節也。蓋文不高則不傳,文高矣,而節不能與俱高,則雖傳而不久。
江西文人一生都以研究品學道德為炙求。朱熹愛“道問學”,陸九淵好“尊德性”。鵝湖寺一辯後,二者都覺悟到要“去短集長”,在書院講書以開曉世人。而優良的道德情操在亂世表現的尤為突出,晉朝的陶淵明便不為五斗米而折腰。唐朝的盧肇即便熟識當朝宰相李德裕也不願在科場上走後門。北宋王安石在阻力重重的政治壓力下依然執著施行變法改革。南宋永新八子弟(劉、顏、張、段、吳、龍、左、譚)在抗元兵敗的情形下毅然率3000隨眾跳潭殉節。明初朱棣奪政,黃子澄等江西士人“忠憤激發,視刀鋸鼎鑊甘之如飴,百世而下,凜凜猶有生氣”。明末南昌城破,姜曰廣留絕命詞舉家三十二口投塘成仁。清初寧都的“易堂九子”、星子的“髻山七子”持節堅不出仕。
隋唐以來,江西的書院教育昌盛,儒學研究盛行。曾鞏便說世人慕學發憤,讀《詩》《書》六藝,“其人入之深,則雖更衰世而不亂”,“君夫正心修身,為國家天下之大務,則在其進之而已”。而對於哲學道理,陸九淵更有見解,他強調“自立、自重”,主張“人當先理會所以為人”,一生立志“求道、明道、踐道”。他認為讀書人應該與師友問難辯詰,但個人主見就“思則在己”,同時一併指出“學苟知本,六經皆我註腳”,“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滿心而發,充塞宇宙,無非此理。”以陸九淵為首的江西心學如此發達,黃宗羲便指明說“姚江之學,惟江右得其正傳”。
江西文人的哲學思想帶動其他學術領域的一併強盛。陶淵明開創中國田園詩的新天地,歐陽修領軍古文革新運動,王安石率先倡導道德性命之學,劉敞等帶動宋人評議漢儒之風,黃庭堅的“脫胎換骨、點石成金”之詩風更發展出江西詩派的驚然出世,楊萬里文采活脫之特色使其遠超同輩,湯顯祖的戲劇更是建立元曲之基礎。治史方面,江西人更是卓有巨功,歐陽修獨撰《新五代史》、合撰《新唐書》,編寫《集古錄》。樂史的《太平寰宇記》、徐夢莘的《三朝北盟彙編》、馬端臨的《文獻通考》都是開創治史新風重要典籍。劉恕、劉攽更是同時貢獻了史學巨著《資治通鑑》的編撰工程。地理學方面,汪大淵的《島夷志略》是中西交流史上的史詩巨篇,朱思本繪製的《輿地圖》精確度遠勝前人。科技方面,張潛的《浸銅要略》是中國古代唯一的煉銅專著,曾安止的《禾譜》是驚世的水稻品種巨作,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成為當世最全的農業手工業百科全書,趙友欽的《革象新書》把天文曆法知識投入人類生活試驗中,科學說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此外洪遵的《泉志》、周德清的《中原音韻》,雷發達(樣式雷)的建築工藝,董奉的藥學理論,八大山人、蔣士銓、陳寅恪等近世人的學術成就,都在不同的領域詮釋了江西文化的多元性,包容性。
明清江右商幫的興起與淨明道教的改革有很大關係。淨明道強調,以忠孝為本,敬天崇道,誠心正念,方寸淨明,積功累德,就可得道成仙。淨明道教經過這一改革適應了社會經濟的歷史發展,讓當時一大批江西儒生和工商人士看到了淨明道倡導真忠真孝,誠實守信,要求信眾大力從事世俗事業。萬壽宮一般是各地江右商幫的聚會中心。
6.江西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的中心地域,是著名的革命老區。1927年8月1日,周恩來等在這裡領導了震驚中外的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創建了人民軍隊;-1927年秋。毛澤東在湘贛邊界領導了秋收起義一。隨後在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革命根據地。瑞金是著名的紅色故都,是中央蘇維埃人民政府所在地和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江西人民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巨大犧牲,全省有名有姓的烈士達25萬多人,無名烈士更是難以計數。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無數江西兒女積極投身革命(僅贛南地區就有33萬人參加紅軍),成為中國革命的一支重要力量。湧現了軍事家方誌敏和上將蕭華、陳奇涵、賴傳珠等325位開國將軍,是中國出將軍最多的省份(占全國將帥總數的20.l%)。江西籍將軍主要分布在贛西南地區的蓮花、永新、吉水、吉安、泰和、興國、寧都、於都、瑞金一帶,其中的興國(54人)、吉安(46人)。永新41人)三縣均為中國十大將軍縣之一。

名人代表

秦漢之交:吳芮、梅鋗;漢朝:徐稚、唐檀、程曾、陳重、雷義;三國吳:聶友、徐整等
晉朝:陶侃、陶淵明、許遜、吳猛、慧遠,習鑿齒、周訪、雷煥、周續之、熊遠
南朝:雷次宗、胡藩、鄧琬、吳邁遠、胡諧之、黃法氍;隋朝:林士弘、操師乞等
唐朝:鄭谷、鍾紹京、綦毋潛、劉昚虛、盧肇、王貞白、行思、吉中孚、王季友、許和子、吳武陵、熊孺登、陳陶、來鵬、來鵠、任濤、陶玉等
五代十國:董源、巨然、徐熙、李頗、王定保、沈彬、孫魴、宋齊丘、元德昭、鍾傳、盧光稠、危全諷、譚全播、劉江東、曾文辿等
宋朝:歐陽修、王安石、曾鞏、晏殊、晏幾道、黃庭堅、朱熹、陸九淵、楊萬里、姜夔、文天祥、樂史、李覯、劉敞、劉攽、劉恕、洪皓、洪邁、洪适、洪遵、曾幾、劉過、劉辰翁、謝枋得、王欽若、王安國、王雱、曾布、胡銓、周必大、趙汝愚、江萬里、王韶、張叔夜、楊再興、曾安止、陳自明、孔平仲、謝逸、惠洪、洪炎、徐俯、王庭珪、汪藻、裘萬頃、鄧剡、王炎午、向子湮、趙長卿、趙善括、袁去華、石孝友、張輯、俞國寶、朱弁、吳曾、羅大經、羅燁、姚勉、陸九齡、傅子云、李燔、徐元傑、歐陽守道、徐夢莘、徐天麟、羅泌、彭大雅、周應合、趙希鵠、楊無咎、陳彭年、陳恕、夏竦、陳執中、劉沆、歐陽澈、楊邦乂、汪應辰、京鏜、崔與之、馬廷鸞、侯叔獻、張潛、舒翁、曾民瞻、嚴用和、賴文俊、佛印禪師、慧南、方會、陳景元、王文卿等
元朝:馬端臨、吳澄、虞集、揭傒斯、范梈、周德清、危素、朱思本、汪大淵、程鉅夫、劉將孫、趙文、姚雲文、曾允元、劉塤、陳苑、陳澔、劉時中、汪元亨、饒介、顏輝、方從義、陳汝言、熊朋來、陰時夫、熊夢祥、杜本、張留孫、劉玉、陳致虛、釋惟則、趙友欽、危亦林、杜可用、彭瑩玉等
明朝:解縉、湯顯祖、宋應星、黃子澄、楊士奇、況鍾、嚴嵩、夏言、譚綸、鄧子龍、朱權、魏良輔、艾南英、吳與弼、胡居仁、婁諒、羅倫、羅欽順、鄒守益、聶豹、羅洪先、顏鈞、何心隱、羅汝芳、王時槐、劉元卿、鄒元標、練子寧、胡儼、陳誠、夏原吉、金幼孜、胡廣、李時勉、陳循、周忱、彭時、費宏、桂萼、舒芬、毛伯溫、劉一燝、姜曰廣、袁繼鹹、楊廷麟、朱宸濠、劉綎、梁寅、劉崧、張羽、李昌祺、鄧志謨、陳際泰、郭子章、陳邦瞻、張自烈、魏良弼、歐陽德、胡直、章潢、鄧元錫、鄧以贊、郭詡、何震、廖均卿、龔廷賢、徐貞明、周顛、張宇初、邵元節、伍守陽、鄧茂七、婁妃等
清朝:八大山人、魏禧、李紱、江永、蔣士銓、黃爵滋、陳寶箴、陳三立、文廷式、喻昌、王猷定、周亮工、吳宏、羅牧、牛石慧、閔貞、揭暄、雷發達、彭士望、謝文洊、朱軾、曹秀先、裘曰修、彭元瑞、蔡上翔、王謨、王聘珍、羅有高、謝啟昆、戴衢亨、紀大奎、舒夢蘭、劉鳳誥、曾燠、樂鈞、吳嵩梁、陳用光、陳孚恩、齊彥槐、楊希閔、高心夔、龍文彬、李有棠、尚鎔、柳華陽、黃元吉、傅金銓、陳熾、朱益藩等
註:江西曆代宰相114位,宋代50位,明朝31位。
中華民國:陳寅恪、陳師曾、傅抱石、詹天佑、鄒韜奮、方誌敏、胡漢民、李烈鈞、張勛、張國燾、蔡公時、黃維、桂永清、劉峙、熊式輝、熊雄、古柏、劉和珍、段錫朋、羅隆基、王造時、彭文應、許德珩、楊杏佛、黃遠生、徐寶璜、梅汝璈、歐陽竟無、蕭公權、姚名達、夏敬觀、汪辟疆、龍榆生、游國恩、蕭滌非、白采、饒孟侃、熊佛西、胡先驌、吳有訓、饒毓泰、吳學周、楊惟義、陳楨、盛彤笙、蔡方蔭、梅暘春、曾炯、程懋筠、蕭長華、查阜西、汪野亭、李瑞清、黃秋園、陶博吾、王夢白、柳子谷、蔡若虹、蔣彝等
當代:
科學家:袁隆平、黃家駟、陳述彭、謝光選、王梓坤、楊叔子、歐陽自遠、何大一、饒毅、吳征鎰、熊思東、俞鴻儒、陳楨、楊惟義、石屏、丁渝、鄧叢豪等
文人學者:古龍、高行健、程抱一、杜宣、公劉、夏征農、彭荊風、凌力、陳世旭、方方、顧誠、劉述先、蔡仁厚、龔鵬程、黎鳴、何懷宏、蔡定劍、熊培雲、劉瑜、阿乙、今何在等
軍政界:汪東興、饒漱石、舒同、曾山、余秋里、梁興初、丁盛、李井泉、肖華、賴傳珠、陳奇涵、曾思玉、溫玉成、杜平、王恩茂、甘祖昌、李作鵬、吳法憲、邱會作、陳正人、邵式平、曾慶紅、吳官正、熊光楷、梁保華、郭聲琨、危朝安等
工商界:段永平、王文京、彭小峰、陳淑寧、林印孫、傅光明、徐良喜等
影視音樂:楊鈺瑩、鄧超、劉濤、陳紅、黃磊、羅晉、高希希、許還山、祝希娟、畢必成、喻宜萱、辛滬光、黃海懷、盛中國、喻恩泰、傅程鵬、石蘭、張哲瀚、楊洋、孫藝菲、朱婷、閔春曉、李泰、程前、方安娜、陳創、王羽臣、蔡婷玉、羅琦、程愫、藍雨、符濤、鄭璐、米粒、嚴少辰、談芳兵、周洲、李安、劉謙、謝東娜、呂燕、李冰、湯晶媚
體育:許艷梅、童非、熊國寶、彭勃、楊文軍、吳靜鈺、高玉蘭、何漢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