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日記二則

江行日記二則

此文選自《珂雪齋近集》。作者是我國明代文壇上一個重要的文學流派—— “公安派”的領袖——“三袁”中的明代著名文學家袁中道(1570—1623,字小修,湖北公安人)。這兩則日記敘述了二天的行程,在平淡的敘述中,不乏轉折之筆,有寫景、有議論、有抒情,表達了作者隨遇而安、聽任自然的人生態度,也顯示出隨意而發、意味深長的寫作特色。

作品原文

其一(夜雪)

夜雪大作。時欲登舟至沙市,竟為雨雪所阻。然萬竹中雪子敲戛,錚錚有聲,暗窗紅火,任意看數卷書,亦復有少趣。

自嘆每有欲往,輒復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魯直所謂“無處不可寄一夢”也。

其二

天霽。晨起登舟,入沙市。午間,黑雲滿江,斜風細雨大作。予推篷四顧:天然一幅煙江幛子!

作品解釋

其一

晚上下起了大雪。(我)當時正想要坐船到沙市,竟然被雨雪所阻擋。然而大雪敲擊竹子,發出錚錚的聲音,暗暗的窗子與紅紅的燭火,任意看幾卷書,也是很有趣的。

離時為自己嘆息每次有想去的地方,總是不行。然而是行是止,任它吧。(這就是)魯直所說的“沒有一處不可以寄一夢”。

其二

天晴了。早上起來坐船,到沙市。中午時,黑雲滿布江上,下起了大雨。我推開烏蓬看向四周:好一幅天然的畫著煙雨江景的屏幛!

作品注釋

沙市:在湖北江陵縣東南十五里長江北岸。

雪子:霰,一種不透明的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現,狀如鹽粒。

流行坎止:《漢書·賈誼傳》:“乘流則進,遇坎則止。”意為:在順利情況下就行動;遇到困難就停止。

魯直:黃庭堅,字魯直,北宋詩人。

煙江幛子:畫著煙雨江景的屏障。

霽:雨雪停止,天放晴

輒:總是

夜雪大作:作:下

敲戛:敲打

作品賞析

此文選自《珂雪齋近集》。這兩則日記敘述了二天的行程,在平淡的敘述中,不乏轉折之筆,有寫景、有議論、有抒情,表達了作者自寬自慰,隨遇而安、聽任自然的人生態度,也顯示出隨意而發、意味深長的寫作特色。

作者簡介

袁中道(1570—1623),字小修,湖北公安人,明代著名文學家,與其兄袁宗道(字伯修)、袁宏道(字中郎)並稱“三袁”,同為我國古代文壇上一個重要的文學流派——— “公安派”的領袖。

袁中道少即能文,16歲即考中秀才,但和兩位兄長功名早達(袁宗道27歲時即以會試第一的成績考中進士,而袁宏道25歲即登進士第)不同,袁中道大半生困於場屋、蹭蹬於科場,一直到46歲時才考中進士,此後先後擔任過徽州府教授、國子監博士、南京禮部主事、吏部郎中等職。在此之前,他將滿腹才情寄予了山水,多次出遊,並留下了大量的記游文字。

袁中道性格豪爽,喜交遊,好讀老莊及佛家之書。在文學創作方面,他反對復古和因襲模擬,提倡真率,崇尚自然,強調抒發性靈,提出了以“性靈”為中心兼重格調的主張。他一生著有《珂雪齋集選》二十四卷、《珂雪齋前集》二十四卷、《珂雪齋近集》十卷、《游居柿錄》(《袁小修日記》)十三卷(今人合輯為《珂雪齋集》三冊),其文學創作以散文為佳,遊記、日記、詩歌、尺牘也各有特色,其中遊記多寫得描摹入微、情景交融、色彩絢爛;日記則寫得精粹率真、文情並茂,對後世日記體散文有一定影響;詩歌多應酬唱和、感時傷懷之什,間有關心民生疾苦之作,寫得也比較疏朗清新。

明代散文名篇集粹作者簡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