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醫學傑出貢獻獎

江蘇省醫學傑出貢獻獎

江蘇省首次舉行的“江蘇省醫學傑出貢獻獎”、“江蘇省優秀醫學重點學科帶頭人”和“江蘇省優秀醫學重點人才”評選已經揭曉,一批在醫學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老、中、青年專家分別獲獎。蘇州大學附一院著名骨科專家唐天駟教授成為2名“江蘇省醫學傑出貢獻獎”獲得者之一,蘇大另有6名專家分別獲得相關獎項,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血液病學專家阮長耿院士獲得“江蘇省優秀醫學重點學科帶頭人”稱號,蘇州大學附一院骨科楊惠林主任、血液病科吳德沛主任、心血管內科楊向軍主任、心血管外科沈振亞主任和蘇大附二院腦外科蘭青主任等中青年專家獲得“江蘇省優秀醫學重點人才”稱號。

江蘇省醫學傑出貢獻獎 江蘇省醫學傑出貢獻獎

王學浩,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現任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臟外科、肝移植中心主任,衛生部活體肝臟移植重點實驗室主任兼學術委員會主任,中華醫學會微免分會移植免疫學組組長,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醫學會副會長,江蘇省肝臟移植中心主任等職。1983.9~1985.10在美國匹茲堡大學研修肝移植及肝臟外科,回國後一直致力於肝臟外科和肝臟移植的基礎及臨床研究。

經40餘年艱苦努力,在活體肝移植領域取得卓越成就,創造多項全國第一。1995年1月在國內開展首例成人間活體肝移植,填補了國內的空白,當時國際上也僅有少數幾個國家和地區能開展此項手術。與此同時,這項技術向北京,上海,天津等20多個省市輻射和推廣,他是我國大陸開展活體肝移植的先行者和開拓者。在肝移植的臨床和基礎研究方面,先後承擔國家級和省級研究項目20餘項。在親體肝移植治療Wilson’s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提出了新的學術觀點。在小移植肝和移植免疫的研究方面,先後發表的40餘篇SCI論文,尤其是在國際著名雜誌如JHepatol,JImmunol,LiverTransplant,Transplantation和Oncogene報到相關研究,提出學術見解,得到國際同行的認可。為我國活體肝移植的臨床和基礎研究的做出貢獻,推動了我國活體肝移植的深入而廣泛的發展。他所領導的肝移植中心是衛生部活體肝臟移植重點實驗室,已成為中國大陸活體肝移植的研究和培訓基地。

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六項,國家十一五支撐計畫合作課題一項,江蘇省興衛工程臨床醫學中心學科建設項目及部省級課題20餘項。先後發表論文400餘篇,SCI收錄40餘篇。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江蘇省科技進步獎一項,省部級二等獎以上科技獎六項。

曹克將,安徽壽縣人,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1987-1995年在德國深造,1991年獲德國格廷根大學醫學博士學位。現任南京醫科大學內科學(心血管病)國家重點學科帶頭人,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臟科主任,江蘇省心血管病臨床醫學中心主任,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與起搏分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醫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醫學會心血管病專科分會主任委員。

曾榮獲“全國百名優秀醫生”、“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先進衛生工作者”、“衛生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六部委留學歸國人員傑出成就獎”、“江蘇省優秀留學回國先進個人”、“江蘇省勞動模範”、“南京市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擔任《中華全科醫學雜誌》主編,全國20多種核心醫學期刊的常務編委和編委。

苗毅,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1995年-2001年間赴比利時魯汶大學留學,獲博士學位,現任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大外科主任、普外科主任。兼任中華醫學會第23-24屆理事會理事、中華醫學會胰腺外科學組副組長、中華醫學會15-16屆外科學會委員、江蘇省醫學會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胰腺外科學組組長等多項社會職務。2007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2008年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衛生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009年被評為江蘇省“十佳醫德醫風楷模”。

致力於普外科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30年,從事胰腺外科專業24年,每年施行300餘例各類胰腺手術,積極參與國內外胰腺外科專業學術交流,參與中華醫學會胰腺外科學組<胰腺癌診治指南>的制定,為國內知名的胰腺外科專家。

近5年來,先後發表SCI收錄文章10餘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8篇。主編中文專著3部,參編2部。2006年獲江蘇省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一獎,2009年獲中華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承擔10多項科研項目,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

劉嘉茵,婦產科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臨床生殖醫學科主任,現任江蘇省人民醫院河西分院副院長、臨床生殖醫學科主任,江蘇省生殖醫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為中華醫學會計畫生育學會常委、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會內分泌學組副組長、生殖醫學分會常委。2006年獲“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並被評為“江蘇省醫學領軍人才”、“江蘇省優秀醫學重點人才”、“江蘇省十佳女醫務工作者”、“江蘇省三八紅旗手標兵”、“南京市勞動模範”。

對生殖內分泌和不孕症治療有較深的學術造詣。在學科發展和專業領域做出了顯著成績。近年研發的“臨床輔助生殖技術管理系統”在全國70餘家生殖中心推廣;建立的江蘇省規範化不孕不育診療項目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卵母細胞冷凍分享捐贈、微刺激和自然周期IVF、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凍胚移植等技術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

近5年來,完成和承擔了10多項國家和部省級科研項目。先後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雜誌上發表論文100餘篇,SCI收錄論文20餘篇。

李建勇,醫學博士,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血液科、血液病研究室及血液學教研室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任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委員、中國實驗血液學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江蘇省血液學會副主任委員、南京市血液學會主任委員;是《中華血液學雜誌》、《中國實驗血液學》、《國際輸血與血液學雜誌》、《白血病×淋巴瘤雜誌》、《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臨床腫瘤學雜誌》等雜誌編委。獲江蘇省青年科技獎、江蘇省優秀醫學重點人才、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和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個人等榮譽。

主要研究方向:淋巴細胞增殖性疾病(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擅長採用流式細胞術、螢光原位雜交、分子生物學技術對惡性血液病診斷分型、預後評估、病情監測並指導臨床規範化、個體化治療。組織實施了250多例各種類型的造血幹細胞移植。

主持國家自然基金2項、江蘇省自然基金重大項目1項,廳級以上課題10餘項。發表論文300餘篇,其中第一/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35篇,起草了《中國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三等獎7項,衛生廳新技術引進一、二等獎6項。

何韶衡,博士、博士後、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曾在英國、美國留學12年,獲英國皇家學會獎勵及英國南安普頓大學超聘一級工資的獎勵。1999年在世界著名的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呼吸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分院任高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臨床實驗研究中心主任、變態反應研究所所長。

主要從事過敏性疾病發病機制的研究,及過敏性疾病診治手段的研發工作。

近5年來,共發表SCI收錄論文50篇,主持“973計畫項目”子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項、省重點項目2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8項,其中4項已經授權。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排名第一)。主編《過敏防治系列問答》、《基礎過敏反應學》等學術專著。

徐衛,醫學博士,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為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和“333工程”培養對象。

擅長血液病的診治,尤其是淋巴瘤的診治。

近5年,研究課題獲中華醫學科技三等獎1項,江蘇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項,江蘇省衛生廳醫學新技術引進獎4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等。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52篇,其中SCI收錄17篇,中華系列雜誌17篇;參編著作4部。2007年12月-2008年3月在德國做訪問學者,師從國際著名的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專家StephanStilgenbauer教授。

施海彬,現為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放射科主任、介入放射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為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介入放射學組委員,江蘇省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介入放射學組副組長,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影像診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外周血管病、急性肺梗塞、急性腦缺血以及肝癌合併動靜脈瘺的介入臨床治療與科研。

培養期間,在國內外雜誌發表論著18篇,其中SCI收錄6篇,中華級期刊2篇;主編學術專著《今日臨床叢書-介入放射診療策略》;獲江蘇省醫學新技術引進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江蘇省科技廳社會發展項目1項;多次在美國、歐洲介入放射學會議發表專題演講。

施瑞華,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科主任、消化病學教研室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醫師協會消化分會常務委員,中國癌症基金會消化道腫瘤防治協作組副組長,江蘇省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主任委員,OMOM膠囊內鏡國家“863”攻關專家委員會執行委員,江蘇省“333工程”和“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

擅長消化道梗阻性疾病的內鏡下擴張及支架置入治療、消化道早期病變內鏡下診治(EMR,ESD)、重症胰腺炎的救治等。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科技部“十一五”支撐課題1項,省部級課題3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項10餘項,發表論文80餘篇,SCI收錄16篇,主編專著4部。

楊濤,博士,教授,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科主任,江蘇省“333工程”和“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現任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委員,內分泌學分會青年委員。擅長內分泌和代謝病診治。

主持國家“973”前期研究計畫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和青年基金1項,江蘇省科技支撐計畫重點項目1項,江蘇省科技廳國際合作項目1項。參加國家科技支撐計畫江蘇省農村衛生適宜技術套用示範研究和江蘇省科技支撐計畫重大項目各1項。發表SCI收錄論文5篇,國內論著15篇。獲得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

建立國際標準糖尿病自身抗體檢測和HLA基因分型技術,胰島新生相關蛋白多肽(INGAP)體外誘導胰腺間充質幹細胞為胰島素分泌細胞的新體系,基於人群代謝指標的糖尿病預測和早期干預技術。

張峰,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移植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生。南京市新長征突擊手,江蘇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分會委員,江蘇省醫學會肝臟學組副組長。

擅長普外科疾病的診治,尤其是肝臟腫瘤疾病的診治及肝移植技術,先後赴全國20多家三甲醫院指導肝移植術。

近5年,以通訊及第一作者在國內外雜誌發表論著近40篇(其中SCI論文5篇),在國際、國內重要會議發言40餘次。主持江蘇省“興衛工程”醫學領軍人才項目一項,江蘇省“333工程”項目2項,江蘇省國際合作項目1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華醫學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衛生廳新技術引進獎二等獎1項。

孫倍成,江蘇省人民醫院肝臟移植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任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組織生物樣本庫分會常委。2008年獲第十一屆中國青年科技獎。近五年來,主持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衛生部科研基金1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基金1項,省六大人才高峰項目1項,總科研經費250萬元。以第一及通訊作者發表SCI收錄論文12篇,總影響因子60分,其中《CancerResearch》2篇、《Oncogene》2篇。以第一完成人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1項;以第一發明人獲國家發明專利4項。

楊志健,博士,江蘇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1996-1997年作為訪問學者,在德國Essen大學心臟中心研究血管內超聲和都卜勒技術,在澳大利亞Monash大學Alfred醫院心臟中心研究冠心病介入診療技術。現任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委員,江蘇醫學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常委兼學術秘書,《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誌編委。是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333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

在江蘇省最早開展冠心病介入診療工作,從事冠心病診療的臨床工作10餘年,具有豐富的缺血性心臟病臨床診療和科研經驗,主持了有關冠心病早期診斷和危險分層、最佳化治療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的價值的成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擅長常見心臟病的診治,及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療,如冠脈造影、冠脈支架植入術、射頻消融術等。

近年來,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SCI收錄12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省級課題7項。獲得中華醫學獎三等獎1項,省部級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廳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

鄒建剛,博士,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臟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是江蘇省“333工程”“青藍工程”學術帶頭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任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與起搏分會青年委員、起搏學組委員,中國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工作組成員。

主要從事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擅長心律失常的診治,包括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頻消融術和緩慢性心律失常的起搏器植入術,以及慢性心力衰竭的三腔起搏器植入術。

培養期間,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其中SCI收錄4篇;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省衛生廳新技術引進一等獎、二等獎、中國CRT傑出貢獻獎各1項。

程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耳鼻咽喉科技主任、教研室主任、國際變態反應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為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變態反應學分會委員,江蘇省醫學會耳鼻咽喉專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南京醫科大學變態反應學專科分會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誌》副總編,以及多家學術期刊編委。

主要研究鼻變態反應和炎症的分子機制;擅長變應性鼻炎、非變應性鼻炎、慢性鼻竇炎和鼻息肉的臨床診治及鼻內鏡微創外科技術。

五年來,主持或承擔部省級以上課題6項;獲省級科技進步獎1項(合作);主編專著1部,主譯WHO診療指南《變應性鼻炎及其對哮喘的影響》;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收錄論文6篇、MEDLINE收錄論文16篇。

吳劍卿,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老年醫學科副主任、老年醫學教研室副主任、老年呼吸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是江蘇省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肺癌學組成員,老年醫學分會委員。先後被列為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學術帶頭人、“333工程”中青年科技帶頭人、“六大人才高峰”培養對象。

熟練掌握呼吸系統常見和疑難疾病及老年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尤其在肺癌、哮喘、老年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的診治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2篇。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省教育廳及衛生廳項目各1項,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及江蘇省衛生廳醫學新技術引進一等獎各1項。

陳明龍江蘇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任中華心臟起搏與電生理分會組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心律失常學雜誌》《南京醫科大學校報》編委。

長期從事心血管內科的臨床工作,擅長心律失常的介入性治療,尤其是複雜心律失常,如心房顫動、器質性心臟病室速、複雜房性心律失常等的導管射頻消融,獨立完成快速性心率失常的消融治療1000餘例,緩慢性心律失常的起搏治療100餘例。

近5年來,在國家級核心期刊發表論文近30篇,發表SCI論文6篇,主編《臨床心電圖速查手冊》。獲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衛生廳新技術引進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主持“973”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項,省自然重大課題1項。

李軍江蘇省人民醫院主任醫師。現任中華醫學會衛生學分會委員,中國免疫學會感染免疫分會委員,江蘇省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肝病分會副主任委員等職。

長期從事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愛滋病、敗血症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以及新發傳染病,如新型H1N1甲流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救治。研究方向是病毒性肝炎的免疫致病基因和細胞生物治療。

帶領科室出色完成了“人禽流感”及“重型和危重症H1N1甲流”的臨床救治任務。分別主持研究國家自然基金項目1項,“十一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子課題2項;發表論文10餘篇,主編專著4部;獲省衛生廳新技術引進獎6項,申請專利1項。

醫學獎項

吃五穀,生百病。世界各國都很重視醫學。除了大家熟知的諾貝爾醫學獎外,著名的醫學獎項還有哪些呢?讓我們來盤點它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