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笑笑

江笑笑

江笑笑(1900-1947),浙江杭州人,與王無能、劉春山上海滑稽戲開山鼻祖之一。早年在飯店學廚師,後拜雙簧演員黃杏珊為師習藝。初時,江與黃合演出戲迷雙簧,江充下手,演“陽面”。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江笑笑 江笑笑

1924年改與趙希希搭檔,1926年起長期與鮑樂樂合作,江笑笑當上手。

1927年,江、鮑到上海後不久,改演獨腳戲,演出於天韻樓、大世界等遊樂場。始借獨戲之諧音,自稱所演為“踱覺戲”,意為在踱方步之際思索編戲,針砭時弊,頌揚好事,引人覺醒。後亦用獨腳戲之名,但標榜“社會滑稽”,影響遂日益擴大,為獨腳戲的名牌,世人稱他與鮑樂樂為“鮑”,後人稱他與王無能、劉春山為“滑稽三大家”。

1929年參加“五福團”演出。

1942年3月20日,江與鮑樂樂成立第一個專演滑稽戲的笑笑劇團。該團網羅了當時大部分著名獨戲演員,對獨腳戲向滑稽戲發展起了決定性作用。江之表演,以面部表情“傻”、“憨”取勝,俗稱“呆派”,扮演鄉間土財主、老色鬼、吝嗇鬼形態逼真,入木三分。方言極佳,特別是杭州、紹興、寧波“鄉談”十分地道。以“說”見長,每每在段子最後迸發一個大“噱頭”,以出人意料而使觀眾笑聲四溢,回味無窮。

代表作

代表作有《清和橋》、《水果笑話》、《小失大》等。

“做功”亦好,其相當部分段子在“說”中帶“做”產生笑料,如《紹興人乘火車》、《瞎子借雨傘》、《火燒豆腐店》、《大鬧名倫堂》等。“唱”段則有《毛毛雨》、《路遙知馬力》、《一二八大》等。

江笑笑還注重化裝演。在煙(鴉片)、賭、娼三毒猖獗時,他與鮑樂樂演出的《路遙知馬力》對此作深刻揭露,江頭戴開花帽,身縛爛草繩,腰插假煙槍,穿上一件千瘡百孔、貼滿當票的髒長衫,顯示了獨腳戲化裝表演的獨有風格。

二十世紀二十至三十年代,江笑笑曾灌制獨腳戲《一二八大鼓》、《滑稽毛毛雨》、《黃慧如》、《水果笑話》、《寧波空城計》、《結婚無錫景》、《寧波打嚴嵩》、《刀劈三關》、《一言難盡》、《滑稽宏碧緣》、《前朝不接後代》、《閘北逃難》、《倒亂世界》、《爛污婚姻》等唱片約30張。曾編成《江鮑笑集》1—4集,其中第一、二集於1935年出版,第三、四集,原稿毀於1937年“八一三”事變中。

嫡系弟子有徐古董、金不換、王嘯天、黃笑飛、陳笑影等,未行過師禮的門生甚多,同行則尊稱其為“江老夫子”。

滑稽戲名家

滑稽戲是在抗日戰爭中期,由上海的曲藝"獨角戲"接受了中外喜劇、鬧劇和江南各地方戲曲的影響而逐步形成的新興戲曲劇種。它流行於上海、江蘇、浙江的許多地區,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