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瑤柱

江瑤柱

江瑤柱,屬蚌類,即扇貝的乾製品,又稱干貝,因為其形如牛耳就稱之為牛耳螺,殼薄肉厚,肉質鮮與嫩和美味可口,為海中珍品。古人曰:食後三日,猶覺雞蝦乏味,可見干貝之鮮美非同一般,它是由扇貝的閉殼肌風乾製成。

基本信息

簡介

江瑤柱江瑤柱
江瑤柱屬蚌類,因其形如牛耳,稱牛耳螺,殼薄肉厚,肉質鮮、嫩,美味可口,是海中珍品。其中又以草潭江瑤柱為上品,肉更鮮更嫩,味道更勝一籌。以草潭江瑤柱製成的乾品,味醇、無渣、爽口、壓之易散開。一般的蚌類都要不斷遊動以攝取小魚小蝦或微生物為生,而江瑤柱則是蚌類中的“智者”和“懶漢”,它尖端向下插入淤泥中,僅露出2-3厘米,張口向上攝食,任憑風吹浪打,守定老窩不挪位。可能是因其生長環境、方式獨特,其味鮮美、蛋白質含量高營養豐富、滋陰補腎的功效突出。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江瑤柱的這些性質逐漸為人們所認識,一時聲名大噪,身價百倍。而捕撈江瑤柱乃深海作業,捕撈工需有潛水技能和藉助潛水工具,還需身強力壯,所以,難度大產出率低。潛捕以外來農民工為主,最高峰時達6000多人,潛捕船300多艘,但產品仍然遠遠供不應求。

近年,人工養殖成功。先是在深海養殖,由於大量捕撈,江瑤柱減少,漁民將捕捉的幼苗插入到已經捕撈了成品江瑤柱的淤泥中,以填補捕撈速度大於生長速度。接著在淺海灘涂也試養成功,據說是一個林姓的老漁民首先在海邊圈了幾畝地,把捕捉來的幼苗插入淤泥中,不需投料和人工照料,仿其自然生活環境,一年時間即可收成,畝產在2噸以上,收人不菲。草潭人迅速掀起了人工養殖江瑤柱的熱潮,目前草潭江瑤柱人工養殖以草潭海面深水和南洪舊廟等村委會灘涂為主,面積近4萬畝。至於投苗數量則視其生態環境,每畝可插植10000個左右,幼苗可在草潭的深海中或淺海灘中捕捉,目前也有入專門出售幼苗。

食用功效

江瑤柱江瑤柱
江瑤柱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核黃素和等多種營養成分,蛋白質含量高達61.8%,為雞肉、牛肉、鮮對蝦的3倍。礦物質的含量遠在魚翅、燕窩之上。干貝含豐富的谷氨酸鈉,味道極鮮。與新鮮扇貝相比,腥味大減。干貝具有滋陰補腎、和胃調中功能,能治療頭暈目眩、咽乾口渴、虛癆咳血、脾胃虛弱等症,常食有助於降血壓、降膽固醇、補益健身。據記載,干貝還具有抗癌、軟化血管、防止動脈硬化等功效。

選購指南

有的人喜歡食用江瑤柱但不一定會挑選,江瑤柱大都是進口產品,選購時,應注意:
(1)顏色鮮黃,不能轉黑或轉白,有白霜的鮮味較濃;
(2)形狀儘量完整,呈短圓柱形,堅實飽滿,肉質乾硬
(3)不要有不完整的裂縫。
江瑤柱中優質新鮮的,呈淡黃色,如小孩指頭般大小。粒小者次之,顏色發黑者再次之。江瑤柱放的時間越長越不好。

營養價值

干貝的營養價值非常的高,它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營養。首先干貝含有大量豐富多樣的胺基酸,如氨基乙酸、丙氨酸和谷氨酸,同時它也含有豐富的核酸,例如次黃苷酸;胺基酸的副產品,例如牛黃磷酸;各種各樣的礦物質,例如鈣和鋅。不愧為能和鮑魚海參媲美的優質食材。

適合人群

一般人都能食用。兒童、痛風病患者不宜食用。

適用量

漲發品每次50~100克。

注意事項

過量食用會影響腸胃的運動消化功能,導致食物積滯,難以消化吸收。干貝蛋白質含量高,多食可能會引發皮疹。干貝所含的谷氨酸鈉是味素的主要成分,可分解為谷氨酸和酪氨酸等,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轉化為有毒、有害物質,會干擾大腦神經細胞正常代謝,因此一定要適量食用。
品質好的干貝乾燥,顆粒完整、大小均勻、色淡黃而略有光澤。干貝烹調前套用溫水浸泡漲發,或用少量清水加黃酒、姜、蔥隔水蒸軟,然後烹製入餚。
干貝與香腸不能同食:含有豐富的胺類物質,香腸含有亞硝酸鹽,兩種食物同時吃會結合成亞硝胺,對人體有害。

藥理作用

江瑤柱江瑤柱
1.抗腫瘤作用,量蝦夷扇貝的糧蛋白部分心肝20mg/kg劑量對小鼠S180肉瘤進行局部注射,3天后抑瘤北達99.3%;20mg/kg靜注2天,抑瘤率達79.6%;對L57-178Y淋巴細胞有細胞毒作用;4-20mg/kg給小鼠靜注4天,體內腹膜和肺泡兩種巨噬細胞比的活性最大;但對Meth-A纖維瘤幾乎無抑制作用。日本用扇貝韌帶提取物注射於小鼠瘤細胞5星期後,癌瘤完全消失。
2.促生長作用,櫛孔扇貝的乾品以飼料方式餵飼斷乳後的大鼠28天(飼料中含該蛋白質10%),與對照組比體重增長率為224.60%。代謝實驗證明,扇貝中的蛋白易於消化吸收和儲備。
3.其他作用,從日本櫛孔扇貝(C.nipponensisakaxaraKwoda)的紋狀肌中分離得到肌鈣蛋白(troponin)-I的混合物,該物持質對ATP酶具有抑制作用。
4.毒性,華貴櫛孔扇貝(C.nobilis)的貝殼中含有麻痹性劇毒物質,其含量一般小於4mu/g,最高含量達11mu/g。
中藥成分
1.櫛孔扇貝,含甘氨酸(glycine),谷氨酸(glutamicacid),天冬氨酸(asparticacid),及少量的組氨酸(histidine),脯氨酸(proline),並含飽和脂肪酸(C16:0),不飽和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此外,還含微量元素鎘、銅、鉛、鎳、鉻。
2.華貴櫛孔扇貝,含鹼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並含甘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牛碘酸(taurine),精氨酸(arginine),丙氨酸(alanine),以及低含量的組氨酸脯氨酸。其他還含飽和脂肪酸(C16:0),不飽和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3.花鵲櫛孔扇貝,含葡萄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甘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以及較低含量的組氨酸和脯氨酸,飽和脂肪酸(C16:0),不飽和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脂類(lipids)與曬。
1.棲息於低潮線至20餘米的水清流急的岩石上或沙礫較多的海底,以足絲固著後,微張兩殼以鰓過濾水中浮游生物為食。雌雄異體,1年性成熟,卵巢為橙黃色,精巢乳白色,繁殖期5-7月,生殖時最適溫度16-19℃。
2.多生活於淺海2-4m水深的沙質海底。
3.生活於潮間帶。
【採收和儲藏】將捕得的扇貝,用小刀剖殼,去肉取閉殼肌煮沸數分鐘後取出,洗去粘液,曬乾。
【資源分布】
1.我國分布於渤海、黃海。現已大量人工養殖。
2.我國分布於南海。但產量少。
【動植物形態】
1.櫛孔扇貝,貝殼扇形,殼質薄,一般殼長85mm左右,高93mm,寬約為高的1/3,側扁,左殼凸,右殼稍平。殼頂尖,位於前端正中央。自殼頂向前、後方各自伸出前耳和後耳,前耳大,其長度約為後耳的2倍。兩殼前耳的形狀不同,左殼前耳呈三角形,表面有細肋多條,右殼前耳腹面有一缺刻,使前耳呈倒梯形,表面亦有肋狀突起,在耳與殼緣交界處,有一個三角形皺褶狀小區,該小區向前的殼緣上,有6-10餘枚櫛狀小齒,故稱櫛孔,即為足絲孔。右殼前耳向左殼邊緣捲曲。兩殼的後耳同形等大。殼面顏色橙紅色至紫褐色,由於個體差異變化甚大,常左殼色深,右殼色淺,有較粗突起的放射肋10條左右,每兩條之間,常有數條較細的放射肋;左殼主要放射肋較多,約20條以上,肋間也有細小放射肋。所有較粗放射肋上均有指甲狀的棘狀突起。且殼面常附生螺鏇蟲等小型管棲環蟲。殼內面多為乳白色,也有透映殼面少量紫橙色,並且珍珠樣光澤,且有與放射肋相對應的角形的韌帶槽中外套膜兩葉緊貼於貝殼內面,包被著內臟團,於內臟團的中央由平滑肌、橫紋肌組成的肌肉,即為白色肥大的閉殼肌。各肌痕均不明顯。足圓柱形,足絲金黃色。
2.華貴櫛孔扇貝,貝殼圓扇形,殼長108mm左右,高與長近等。殼色華麗,呈紫褐色、黃褐色、淡紅色或具棗紅色煙去狀的斑紋。放射肋較大,約23條,兩肋間尚有細肋3條。生長線國密,形成相當密而翹起的鱗片。
3.花鵲櫛孔扇貝,貝殼近圓形,殼長38mm,與高近等。前耳比後耳稍大。左殼表面白色,具黃褐色雲狀花紋,有放射肋約22條。生長線近腹緣部翹起,稍呈鱗片狀。左殼表面灰白色,稍顯肉色斑紋。
【功效分類】滋陰藥;養血藥;補腎藥;調中藥
【藥材基源】為扇貝科動物櫛孔扇貝、華貴櫛孔扇貝和花鵲櫛孔扇貝的閉殼肌。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10-25g。
【出處】《中華本草》

自製方法

食材明細:干貝100g 乾香菇50g 冰糖20g
1.將干貝和香菇洗淨,干貝掰成小塊,香菇剪成小條。放入鍋中,用最小的火慢慢焙乾水分。
2.之後放涼,放入冰糖。
3.將材料全部放入攪拌器里,攪碎成粉末。
4.如果材料焙得不夠乾,可以中途再倒出來用小火慢焙一會兒,放涼後再繼續攪拌。
5.最後用小孔麵粉篩選過篩,剩下過不了篩的粗粒可以加點花生煲粥消滅掉。
6.裝入密封瓶內,三個月用完。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