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磁

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汝官瓷出戟尊,底部刻有“奉華”兩字,為北宋奉華殿的專用之器物。 乾隆皇帝喜歡作詩,傳世的詩作有近5萬首,其中吟詠陶瓷的詩作有200餘首,多刻於清宮收藏的瓷器上。 3個月後,正當工作人員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開箱時,這位英國爵士竟又趕來了,主持人只得破例滿足他“摸一下汝官瓷”的強烈欲望。

據陶瓷考古前輩陳萬里先生推斷,汝州燒宮廷用瓷的時間為宋哲宗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至徽宗崇寧五年(公元1106年)。北宋晚期,因朝廷使用的定州白瓷口部不上釉,俗稱有“芒”或稱“芒口”,不堪用,朝廷才命汝州燒造青瓷進貢。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汝官瓷出戟尊,底部刻有“奉華”兩字,為北宋奉華殿的專用之器物。由於燒造時間短,所以到南宋時就極難覓得。自宋至元、明、清,歷朝都有規定,汝瓷不許隨葬。當時蘇東坡傾心於汝官瓷,據傳,他遺囑死後葬於汝窯窯址之側。《紅樓夢》中也有介紹,王夫人把汝瓷的“美人觚”視若珍寶,擺在案頭上以顯示富貴。現今存世珍品據說僅60餘件,分別藏於英、日、美等國和北京、上海、台北一些大型博物館內。圖中一件汝瓷三足洗,現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高4厘米,口徑18.5厘米,足距17厘米,直口、平底,底下承以三足。洗內外滿釉,外底均勻分布5個細小的支釘痕,小如芝麻,十分清秀,是典型的汝官瓷燒製法。釉色純正呈天青色,溫潤如玉,釉面則開細碎紋片。規整的造型,純正的釉色與釉面的細碎紋形成對比,使單一的青釉增添了節奏韻律之感,顯示出宋代追求理性之美的時代藝術風格。這是代表汝官瓷水平的傑出之作。
乾隆皇帝喜歡作詩,傳世的詩作有近5萬首,其中吟詠陶瓷的詩作有200餘首,多刻於清宮收藏的瓷器上。汝窯三足洗一直在宮中流傳,清代乾隆皇帝對此器備加珍惜,專門吟詩一首,令宮廷玉作匠師鐫刻於器之外底,詩曰:“紫土陶成鐵足三,寓言得一此中函。易解本?退藏理,宋詔胡夸切事談。”下署“乾隆戊戌(1778年)夏,御題”。鐫刻字型為隸書,十分規整,字和詩融為一體,更為此三足洗增添了色彩,使之成為傳世汝窯瓷器中難得的一件珍寶。
汝官瓷還有許多充滿神秘色彩的傳說。成吉思汗的母親得青衣童子託夢,囑大汗往荒寺白塔中覓寶,可得120件,結果攻陷汴京時只得90餘件。上個世紀60年代初,中華國寶在美國巡迴展出。英國戴維德爵士專程搭機從倫敦飛往華盛頓,意欲親手摸一下夢想已久的汝官瓷。當時他因病只能坐在輪椅上,由於瓷器已放入櫥窗陳列,工作人員拒絕了他的要求。3個月後,正當工作人員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開箱時,這位英國爵士竟又趕來了,主持人只得破例滿足他“摸一下汝官瓷”的強烈欲望。這位年邁的英國爵士激動地說:“我是一名中國瓷器的鑑賞家,如果今天不能親手摸一下汝官瓷,死都不會瞑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