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白雀寺

汕頭白雀寺

南澳島縣城後宅鎮西山村環島公路旁、依山臨海的庵山腳下古港邊,有一座創於清朝(1644-1911),名字與饒平縣柘林古剎同名的梵宇,叫“白雀寺”。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1989年已由泰國潮人出家者等捐款而初步復建大殿,並以香港高僧釋定因題匾書聯而添彩。

歷史

這古剎,坐東向西。周圍屬“獅地”,寺位屬“獅舌”故始建是塔,後改為寺。因有此寺,故後山俗稱“庵山”。該寺現有建築面積約480平方米。據1945年《南澳縣誌》所記,它創建於清同治(1862-1874)年初,其中後堂是光緒年間(1875-1908)建的。清末起改住比丘尼。解放後,作為國小。自1985年至1994年,隨著宗教自由政策逐步落實,學校全部搬遷完畢,古寺恢復。在1989年重建90平方米大雄寶殿、殿前35平方米拜亭竣工。殿、亭頂各嵌瓷雙龍奪珠、雙鳳朝陽。寶殿內奉華嚴三聖像,含蓮座各高約1.5米。其南側是觀音菩薩像龕,北側是歷代祖師蓮位。後堂未重建,暫放雜物。寶殿南側有相連房舍數間。

這古寺,位於村頭路邊古港之處,北鄰有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的天后宮,東南角有武帝廟,寺後青山,古榕參天,攬山海寺廟之勝,又曾是抗日阻擊戰地,故是令人嚮往的海濱旅遊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