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興島機場

永興島機場

永興島機場位於海南省三沙市西沙群島最大軍事中心永興島,是一個現代化的軍用機場,有著重要的軍事和戰略意義。機場擁有一條設施基本完備的、長2700米的跑道,貫穿島的一側。可以起降殲-8Ⅱ、殲10、殲11、殲轟7等多種輕重三代戰機。永興島機場位於海南省三沙市西沙群島最大軍事中心,也是最富饒的島嶼——永興島,是一個現代化的軍用機場,有著重要的軍事和戰略意義。遊客可以定期從三亞鳳凰國際機場、陵水、加來等軍用機場乘坐飛機飛往永興島機場,但是審查非常嚴格,單程費用500元。

機場簡介

永興島機場位於海南省三沙市西沙群島最大軍事中心,也是最富饒的島嶼——永興島,是一個現代化的軍用機場,有著重要的軍事和戰略意義。機場擁有一條設施基本完備的、長2700米的跑道,貫穿島的一側。

機場可以起降運七、運八等大中型平台的運輸機、反潛機、預警機、巡邏機。也可以起降殲-8Ⅱ、殲10、殲11、殲轟7等多種輕重三代戰機。

遊客可以定期從三亞鳳凰國際機場、陵水、加來等軍用機場乘坐飛機飛往永興島機場,但是審查非常嚴格,單程費用500元。即將改造為軍民合用機場,2014年初預將開通海口、北京、上海3條民航航線。

建設目的

降落在永興島機場的軍用飛機降落在永興島機場的軍用飛機

最初由於永興島上沒有機場,戰鬥機由海南島起飛,航行至西沙已耗

去將近一半的航程,作戰效能有限。如果再要巡航至南沙群島,最多也只剩飛一圈的時間了。所以,當時空軍在南沙只是象徵意義的存在。隨著永興島2700米跑道的建成和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作戰飛機已經可以進駐西沙,大大提高我在南沙,西沙防務能力。

戰略價值

永興島機場永興島機場

從軍事上看,在永興島上設立軍事基地,將為中國的防禦和進攻提供一定的“深度”,並擴大解放軍的偵察、監視範圍。永興島距離海南島大約350公里,其地理位置位於南海地區的西北部,該島具有重要的戰略作用。

永興島可以有效地向南海以南的方向延伸解放軍海軍的“行動線”,使得中國獲得在南海爭議地區海空方面更大的“復蓋範圍”和“維持能力”。此外,在某些方面,永興島和迭戈加西亞基地有著相似之處,這尤其值得人們關注。

永興島機場永興島機場

首先,永興島上的飛機跑道長度大約為8200英尺,完全滿足中國主力戰鬥機(如蘇-30MKK)的行動要求。仔細觀察永興島的衛星圖片就會發現,從這個島起飛,按照解放軍海航部隊殲轟-7和蘇-30戰鬥轟炸機的作戰半徑計算,其復蓋的範圍非常廣。解放軍在南海“作戰之弧”的全面擴大,意味著中國將有能力把自己的軍事投射能力復蓋到整個南海地區。即使永興島的飛機跑道已經伸出了該島,通過進一步的施工,這條飛機跑道完全可以進一步延長。實現這一目標將主要取決於該島的地形和周邊海水的深度。迭戈加西亞島上的飛機跑道大約12000英尺長,能夠支持美國軍隊在印度洋及周邊區域展開軍事行動。

永興島機場永興島機場

其次,永興島的海軍基地1999年來已經得到加固,建設了一條長為1640英尺的防波堤碼頭,這條防波堤可以有效地保護停泊在那裡的船隻。顯然,停泊地點的海水深度對於大型艦艇(如解放軍海軍的飛彈驅逐艦和護衛艦)來說沒有什麼限制。而且通過撈泥和大量施工,該碼頭的停泊深度可以進一步擴大,從而可以實現更大船隻的停泊。迭戈加西亞基地既可以停靠海軍水面戰艦,也可以停靠潛艇,由於這些設施的位置都在瀉湖之內,所以這些碼頭和停靠的泊位都是受保護的。

第三,在具備海上和空中作戰力量中轉能力之後,永興島周邊位於中國控制力範圍內的島嶼,可以作為解放軍監視海上活動的“前哨”,並且還能進行情報蒐集。2008年披露的衛星照片顯示,永興島一些天線設施的存在表明中國在這裡已經建立一個監聽站。如此一來,在南海監聽網路內,中國可以加入更多的雷達設施,使得這些島嶼成為有價值的通信節點,類似於迭戈加西亞基地。

中國決定在位於西沙群島中永興島的三沙市設立一個市級政府的同時,還將派遣一支軍事守衛部隊,印度國防分析研究所曾刊登分析文章稱,中國完全可以把永興島打造成南海之上的一個重要軍事基地,就像美軍在印度洋上的迭戈加西亞基地一樣。而且,未來永興島所能發揮的作用也是十分巨大的。

中國早已著手建設

雖然三沙市直到現在才成立,但中國早就開始在永興島建設軍事設施。據菲律賓軍事媒體報導,1999年1月29日,美國五角大樓的國家軍事聯合情報中心根據間諜衛星照片披露,“中國軍隊正在擴大位於永興島的一處空軍基地,其建設工作包括建造燃料儲存設施”。

五角大樓的官員認為,永興島的大興土木主要是為了給蘇-30戰鬥轟炸機或殲轟-7戰鬥轟炸機提供一個燃料補給站,以提高這些戰機的作戰距離,使其能夠飛抵南沙群島,特別是未來有可能與菲律賓發生軍事衝突的情況下。

美國水面戰研究中心的軍事專家詹姆斯·波薩特稱,據觀察,西沙群島中的永興島和南沙群島中的永暑礁似乎都與解放軍南海艦隊的廣州司令部有著密切聯繫。其他中國控制的島嶼或礁石也都通過衛星通信和無線電,與附近的軍事設施和艦隊司令部進行聯繫。中國解放軍的飛機、戰艦和準軍事船隻的電子系統及作戰系統,大部分都能接收、傳遞島上電子設施發出的信號。

上世紀80年代解放軍在西沙群島一處海軍基地的照片顯示,16個八木天線組成的巨大多天線陣列指向天空。這個可能是VHF頻的巨大天線陣列。一篇與該設施有關的文章披露,這可能是一種衛星通信天線,不過也有其他的說法稱這是一款早期預警雷達。這種雷達看上去與安裝在卡車上的400兆赫風力追蹤雷達(由中國設計的一種八木雷達)近似。位於永興島的可能是一種探測氣象的天線。

永興島上的飛機跑道也是不斷延伸。詹姆斯·波薩特稱,1998年該飛機跑道被擴展到7300英尺,最後擴到8200英尺。有一種說法是,上世紀90年代解放軍曾考慮在永興島的這條飛機跑道上起降重型飛機,如轟-6轟炸機或大型運輸機,為島上人員提供補給。這就需要在永興島上布設791型中國國產的X波段精確進場雷達,該雷達是在老式的蘇聯RSP-7型雷達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後來,永興島上還出現了一個更大的碼頭,使得該島的碼頭增加到兩個,還增加了燃料儲存設施。有訊息稱,2001年6月,解放軍HY-2型反艦飛彈曾出現在永興島上。而這種反艦飛彈的部署則需要配置遠距離水面搜尋雷達,來探測水面戰艦目標。

全力打造南海“軍事前哨”

解放軍海軍航空兵部隊的蘇-30MKK戰鬥轟炸機在不加油的情況下戰鬥半徑可達1600公里,而解放軍裝備的蘇-30MKK和MKK2經過多次空中加油後,可以對遠距離目標(如美國關島基地、澳大利亞基地或印度洋上的目標)實施打擊,或者重要時期在南海有爭議的海域上空進行威懾巡邏。

印度國防分析研究所的文章稱,永興島上還未修建充足的設施,以便駐紮適當數量的海軍艦艇和飛機,一旦擁有這些設施,永興島就可以作為一個“前沿行動基地”。這些設施將包括:燃料儲存設施、彈藥庫、後勤和醫療支援點、修理和維護站和駐島軍隊住所。

儘管中國正在積極實施的這種前沿存在被認為“在軍事上很難維持”,但是南海地區的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太可能在不發動衝突或軍事對峙的情況下有能力阻止中國增加這些基礎設施。任何“通過暫停溝通或對話的方式反制中國這一舉動”的打算,只會讓中國更努力推進這一項目。而地區外國家對南海地區國家加大經濟資助和軍事援助,也將導致中國進一步強化自己的立場。

因而,中國完全有可能利用永興島的地理優勢,實施“島嶼建設”戰略,來加強北京對南海地區的主權聲索和在該地區的存在。未來,中國可能會決定在其控制的其他島嶼設立相似的城市和軍事許可權,這將復蓋中國認為擁有主權的南海區域,並且加強在該區域的力量存在。北京的策略會使美國的“亞洲力量再平衡”戰略變得更加複雜。

機場由來

永興島 又名“林島”,因島上林木深密得名。永興島得名於1946年11月29日接收西沙群島的軍艦的名字。永興島位於北緯16度50分,東經ll2度20分。島的東西長約l850米,南北寬約ll60米,面積約:2。1平方公里是西沙群島中最大的島嶼,也是南海諸島最大島嶼。永興島地勢平坦,平均高約5米,島西南有長約870米,寬約100米的大沙堤,最高為8.3米。四周也為沙堤所包圍,中間較低,是次成瀉湖乾涸後形成的窪地。這裡掘井取水方便,但是由於鳥糞的污染,井水不能食用,但水量充足,可以用來洗滌。永興島島嶼面積大,植物茂盛,淡水充足,中央低地不積水,且有高大沙堤防風,故本島是南海諸島中地理環境最優越的一個島。永興島又正好在西沙群島中部。因此,永興島是西南中沙群島的首府,海南省派出的政府機構(相當於縣級)駐在該島。永興島是西南中沙群島的交通樞紐。建有現代化的機場,可起降波音737機,碼頭可停靠5000噸位的船隻,其它基礎設施和接待設施也比較齊全。

永興島航拍圖1974年以前,由於國力和國內政治因素,我們在西沙只有象徵性的部署民兵,幾乎沒有常備軍。73-74年,越南在美國慫恿下,侵占了西沙和南沙6個島嶼,74年1月,有公然在西沙挑釁。在當時極其困難情況下,我海軍僅僅依靠英勇大無畏精神,奇蹟般的打退了南越的進攻,奪回了西沙全部被占島嶼,隨後開始建設西沙。

最初由於沒有機場,戰鬥機由海南島起飛,航行至西沙已耗去將近一半的航程,作戰效能有限。如果再要巡航至南沙,最多也就飛一圈的時間了。所以,當時空軍在南沙只是象徵意義的存在。隨著永興島2000米跑道的建成和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作戰飛機已經可以進駐西沙,大大提高我在南沙,西沙防務能力。

永興島是南海漁民活動的區域,中國漢、唐、宋、元、明、清時期的數據文獻對該島均有記載。宋朝曾派海軍巡視,並將南海諸島劃歸宋朝版圖。元代時,地理學家郭守敬曾在南海進行天文測量。明朝鄭和下西洋,標繪過南海諸島地理位置。清朝宣統年間,曾派廣東海軍赴西沙群島查勘,刻碑升旗。

1932年,法屬印度支那政府占據了西沙群島。第二次世界大戰,南海諸島一度被日本奪得。日本投降後,根據《開羅宣言》,包括西沙,東沙,中沙和南沙群島在內的南海諸島一併歸還中國,1946年9月中國國民政府派海軍司令部海事處上尉參謀張君然三次下南海,四次到達西沙群島,並於1946年11月23日,聯同進駐西沙群島的艦隊副指揮官姚汝鈺,乘『永興號』驅逐艦登臨這個島,島名也因此而得。永興島上至今仍立有張君然當年立下的『收復西沙群島紀念碑』。

由於國共內戰,以及其後的中美在朝鮮和越南的衝突和對立,兩岸的中國政府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無暇顧及西沙諸島,越南共和國(南越)政府則在美國的幫助下逐漸獲得包括永興島在內的西沙群島的控制權。

1956年,中國大陸的武裝漁民在中國軍隊的支持下逐漸控制了包括永興島在內的宣德群島(西沙群島的東半部分),和越南共和國占據的永樂群島(西沙群島的西半部分)隔海對峙。在其後的近20年中,雙方多次爆發衝突。

1958年9月4日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政府總理范文同在給中國政府的信中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整個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擁有主權。1974年,中國海軍和越南共和國海軍在西沙爆發武裝衝突,中華人民共和國擊敗越南共和國控制了西沙群島。

1982年越南民主共和國在自己並不控制的西沙群島設定黃沙縣,並於2009年首次任命縣人民委員會主席。

2006年7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西沙救助基地在永興島正式啟用,派駐一艘“南海救111”號救助船。

2009年3月11日菲律賓總統阿羅約簽署“海洋基線法”,將本屬於中國領土的黃岩島和南沙群島部分島礁劃為其“所屬島嶼”。法案簽署前後,中國接連表達了強烈抗議,除先後召見菲律賓駐中國臨時代辦及菲律賓駐華大使之外,最近還向南海派出311號漁政船。

2009年3月17日11時許,中國最大的漁政船―中國漁政311船抵達西沙永興島,擔負起專屬經濟區巡航管理、西沙南沙中沙群島的護漁護航、北部灣聯合監管以及漁業突發事故的救援工作。當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漁政船赴南海是執行例行的漁政管理任務。

永興島俯瞰永興島俯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