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施鋅

水稻施鋅

水稻缺鋅Rice zinc所表現出的症狀,被稱之為稻縮苗、紅苗、火塘苗、坐蔸等。其主要表現為,新生葉片基部失綠變白,中下部葉片中脈兩側出現不規則的棕色斑點,嚴重時棕色斑點擴展到葉鞘;下部老葉發脆,下披,易折斷;中部葉片短窄;莖節縮短,上下葉鞘重疊,葉枕並列,稱“葉平擺”。

簡介

水稻施鋅 抗病增產
一、水稻缺鋅的症狀及其原因 水稻缺鋅時主要症狀為:插秧15—30天后,植株下部葉片上沿主脈出現失綠條紋,萎縮不發棵,葉片上出現棕色銹狀斑點,呈圓形或卵圓形,嚴重時,葉中脈變白色。新抽出的葉片基部失綠、褪色,繼而全部失綠。稻株頂端受抑制,中部葉片出現棕色斑點,逐漸形成棕色條紋,葉尖向下變褐焦枯。水稻缺鋅後,植株矮小,不分櫱或少分櫱,生長參差不齊,出葉周期延長,葉尖向內捲曲,老葉不垂,根系矮小,發育遲緩,生長勢不旺,葉片周圍呈桔黃色,容易“坐兜”。成熟期延遲,使產量大幅度下降。
二、缺鋅田塊管理措施 1.插秧前耙地同時作底肥施入 底肥施鋅能改善缺鋅。每公頃一般施量15—25公斤,沙質土壤畝施(667平方米)1000—1200克,粘質土壤畝施800—1000克。底肥施一次,可使2—3茬作物不會缺鋅。據有關資料記載:畝施1公斤鋅作底肥,能增加單位產量8.8%,且能大大提高稻米品質。

詳細信息

2.磷鋅配施 磷鋅肥配合施用能促進水稻吸收能力,提高秧苗的抗逆性,預防早稻田氣溫低等原因發生的僵苗現象。一般在水稻插後活兜7—8天,畝施鋅磷(1:10比例)混合肥18公斤左右,能大大提高產量,增加抗逆性,抗高溫能力,改善米質。
3.苗床施鋅 移栽前一天每平方米苗床噴施40克硫酸鋅,用大眼壺噴施,然後用清水洗苗。據試驗表明,用此方法可使每畝增產79公斤,增產率22.4%。
4.在移栽時蘸秧根肥 每畝大田用硫酸鋅0.5公斤,加10—20倍過篩乾豬糞粉,以水調成糊狀,隨蘸隨插秧。
5.作面肥 水稻整地移栽時,可將硫酸鋅撒施田間作面肥,畝施1公斤。
6.插秧後緩過苗時追肥 每公頃施肥量15—20公斤。
7.葉面噴肥 可用0.2—0.3%的硫酸鋅溶液進行葉面噴施,每畝用藥液50—60公斤。一般可噴施兩次,間隔4—6天。噴肥宜在無風、晴天上午8—10時和下午4時後進行。此法每畝增產達32公斤,增產率達9.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