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頭顱

水晶頭顱,又稱水晶人頭骨,是由石英石打造完成的人頭骨模型。在2008年以前,這些模型曾被某些博物館宣稱是古代美洲阿茲特克或馬雅人所製作。但證據顯示,實際上的完成年代約在19世紀中葉。

簡介水晶頭顱骨

一九二七年在中美洲的貝利茲(Belize)的瑪雅遺蹟中發現的水晶製成的頭顱骨就更令人嘆為觀止了。這顆水晶頭顱骨完全以石英石加工研磨而成,大小几乎和人類的頭顱骨相同。高一二ܮ七公分,重五ܬ二公斤,是依照一個女人的頭顱骨所雕成。
瑪雅人依照人的頭骨所雕成的水晶頭骨,展現了成熟的解剖學與光學技術。並且利用了某種現在科技仍未掌握的碰撞技術所製成(圖片提供:“水晶頭骨之謎”的作者Chris Morton & Ceri Louise,中文版由Shanghai Bertelsmann Culture Industry出版,簡體中文版由Current Affairs Publishing House出版)
從照片看起來這頭顱骨不僅外觀十分逼真,而且內部結構都與人的顱骨骨骼構造完全相符。其工藝水平極高,隱藏在基底的菱鏡和眼窩裡用手工琢磨的透鏡組合在一起,發出眩目的亮光。
我們知道,現代光學技術產生於十七世紀,而人類準確地認識自己的骨骼結構更是十八世紀解剖學興起以後的事。這個水晶頭顱骨卻是在非常了解人體骨骼構造和光學原理的基礎上雕刻成的,瑪雅人是怎樣掌握這些高深的解剖學和光學知識的呢?
還有,水晶即石英晶體,它的硬度非常高,僅次於鑽石(即金鋼石)和剛玉,用銅、鐵或石制工具,都無法加工它。即使是現代人,要雕琢這樣的水晶製品,也只能使用金鋼石等現代工具。經研究證實,此水晶頭顱骨是利用某種碰撞力量雕刻成的,但現在科技仍未掌握此技術。

詳細信息

從這個奇異的水晶頭顱骨來看,瑪雅人掌握的工藝技術,相當高超。現代人引以為傲的工藝技術跟這個水晶頭顱骨比起來,真是黯然失色!
以現代的科學理論與技術發展速度來看,我們恐怕至少還要五十或上百年才跟得上瑪雅人的科技水平呢!
1924年,一位英國考古學家17歲的女兒安娜·米歇爾—赫奇斯在英屬宏都拉斯(今貝里斯)的瑪雅城市盧班圖姆發現了這隻水晶頭顱。它至少有3600年的歷史,是用一塊水晶鑿成的。它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精緻、並且唯—一隻下顎骨可以活動的水晶頭顱。根據人們今天對水晶結構的了解,這隻頭顱根本就不能存在:它的製造違反了水晶的自然屬性。即使利用最現代的技術手段也製造不出這樣的水晶頭顱,因為在加工過程中水晶會碎成1000多塊。20世紀70年代初期,惠普公司在反覆研究後認定,這隻水晶頭顱可能經過了300到800年不停的打磨才達到現在這樣精確和光滑。
迄今為止,人們共發現了21隻水晶頭顱。科學家們估計,以前水晶頭顱可能是被當作祭祀用品。而觀察者們一再說,他們在水晶頭顱里看到了祭祀的場景。
有關瑪雅的傳說還談到了13隻相同的水晶頭顱。如果把它們放在一起,它們就能說話、唱歌。


有關水晶頭骨的猜想

它們已不是地外高等文明送給他們的禮物,也更不是古代瑪雅人自己製造的。
古代瑪雅人並非做不出在解剖學上很精確的頭骨來,他們不是一群無知的農民, 而是數學、天文學和曆法方面的專家。他們所擁有的技能可以與現代技術相匹敵,甚至還能超過它。但是我們卻沒有確鑿的證據能夠表明古代瑪雅人真的曾經擁有過水晶頭骨。有一些證據倒是能表明古代瑪雅人有可能製作過水晶頭骨,但也有另外一些證據表明,是後來的阿茲特克人和墨西哥中部及高原上的印第安人製作了它們。這些古代人都善於在水晶上雕刻一些美麗的物品,也很頻繁地使用過頭骨這一意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