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柿木姜子

假柿木姜子

假柿木姜屬於樟科、木姜子屬植物,常綠喬木,高7—15米,頂芽圓錐形,外面密被銹色短柔毛。其木材可作家具等用;種子含油脂30.33%,油供工業用;又民間常用葉外敷治關節脫臼。廣東、廣西、貴州西南部、雲南南部。生於陽坡灌叢或疏林中,海拔可至1500米,但 多見於低海拔的丘陵地區。東南亞各國及印度、巴基斯坦也有分布。

基本信息

概述

所屬卷:Litsea Lam.
所屬科:Lauraceae
中文名:假柿木姜子
其它中文名:毛臘樹(瀘水),葫蘆木(屏邊),大葉楠木(龍陵),毛黃木、水冬瓜、木漿子(河口),假柿樹、假沙梨、山鳳梨樹、山口羊、納槁、豬母槁(廣東).
文獻來源:(Roxb.)Pers.(1807);Allen(1938);廣州植物志(1956);海南植物志(1964);圖鑑(1972)*。
Tetranthera monopetala Roxb.(1798);Nees(1831);Meissn.(1864);T.macrophylla Roxb.(1814);Litsea polyantha Juss.(1805);Chun(1925);Liou Ho(L932),(1934).

描述欄位

常綠喬木,高7—15米;樹皮灰色或灰褐色。小枝淡綠色,密被銹色短柔毛。頂芽圓錐形,外面密被銹色短柔毛。葉互生,寬卵形、倒卵形至卵狀長圓形,長8—20厘米,寬4—12厘米,先端鈍或圓形,偶有急尖,基部圓或急尖,上面幼時沿中脈有銹色短柔毛,老時變無毛,下面密被銹色短柔毛,羽狀脈,側脈每邊8—12條,較直而整齊,與中側在上面均下陷,下面突起,橫脈近平行;葉柄長1—3厘米,密被銹色短柔毛。傘形花序2至數個簇生葉腋短枝上,短枝長1.5—4毫米,密被銹色柔毛;每一傘形花序有花4—6朵或更多;苞片膜質,寬卵形,外面被銹色柔毛,內面無毛;花梗短,長約l毫米,密被銹色柔毛;雄花花被片5—6,披針形,長2.5毫米,黃白色,能育雄蕊9,花絲纖細,密被銹色柔毛,第三輪雄蕊基部腺體有柄;雌花花被片長圓形,長1.5毫米,退化雄蕊有柔毛,子房卵形,無毛。果長卵形,長約7毫米,直徑5毫米;果梗長1厘米;果托淺碟狀。花期11月至翌年5—6月,果期6—8月。
分布及生境:產南部(富寧、西疇、麻栗坡、屏邊、河口、金平、景東、勐養、景洪、勐臘、瀾滄、勐海、龍陵、瀘水);生於山坡灌叢或疏林中,海拔200—1500米。廣東、廣西貴州西南部也有。東南亞及印度有分布。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

本種為紫膠蟲寄主植物之一;其木材可作家具等用;種子含油脂30.33%,油供工業用;又民間常用葉外敷治關節脫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