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甲酸酯類農藥中毒

急性氨基甲酸酯殺蟲劑中毒,又稱為氨基甲酸酯類農藥中毒,是短時間密切接觸氨基甲酸酯殺蟲劑後,因體內膽鹼酯酶活性下降而引起的以毒蕈鹼樣、菸鹼樣和中樞神經系統症狀為主的全身性疾病。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主要有萘基氨基甲酸酯類(西維因),苯基氨基甲酸酯類(葉蟬散),雜環二甲基氨基甲酸酯類(異索威),雜環甲基氨基甲酸酯類(呋喃丹)等品種,有選擇性強、作用迅速、毒性低等優點。

基本信息

概述

氨基甲酸酯類農藥(carbamates)用作農藥的殺蟲劑、除草劑、殺菌劑等。這類殺蟲劑分為五大類:①萘基氨基甲酸酯類,如西維因;②苯基氨基甲酸酯類,如葉蟬散;③氨基甲酸肟酯類,如涕滅威;④雜環甲基氨基甲酸酯類,如呋喃丹;⑤雜環二甲基氨基甲酸酯類,如異索威。除少數品種如呋喃丹等毒性較高外,大多數屬中、低毒性。

治療措施

與輕度有機磷農藥中毒相同。阿托品為治療氨基甲酸酯類農藥中毒首選藥物,療效極佳,能迅速控制由膽鹼酯酶受抑制所引起的症狀和體徵,以採用常規用量0.5~1mg口服或肌注為宜,不必套用過大劑量。由於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在體內代謝迅速,膽鹼酯酶活性恢復很快,肟類膽鹼酯酶復能劑需要性不大;有些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如急性西維因中毒,使用肟類膽鹼酯酶復能劑反會增強毒性和抑制膽鹼酯酶活性,影響阿托品治療效果,故氨基甲酸酯類農藥中毒一般不使用肟類膽鹼酯酶復能劑治療。如系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和有機磷農藥混合中毒,可先用阿托品,在中毒一段時間後,可酌情適量使用膽鹼酯酶復能劑。

發病機理

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可經呼吸道、消化道侵入機體,也可經皮膚黏膜緩慢吸收,主要分布在肝、腎、脂肪和肌肉組織中。在體內代謝迅速,經水解、氧化和結合等代謝產物隨尿排出,24小時一般可排出攝入量的70%~80%。
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毒作用機理與有機磷農藥相似,主要是抑制膽鹼酯酶活性,使酶活性中心絲氨酸的羥基被氨基甲醯化,因而失去酶對乙醯膽鹼的水解能力。氨基甲酸酯類農藥不需經代謝活化,即可直接與膽鹼酯酶形成疏鬆的複合體。由於氨基甲酸酯類農藥與膽鹼酯酶結合是可逆的,且在機體內很快被水解,膽鹼酯酶活性較易恢復,故其毒性作用較有機磷農藥中毒為輕。

臨床表現

與輕度有機磷農藥中毒相似,但一般較輕,以毒蕈鹼樣症狀為明顯,可出現頭昏、頭痛、乏力、噁心、嘔吐、流涎、多汗及瞳孔縮小,血液膽鹼酯酶活性輕度受抑制,因此一般病情較輕,病程較短,復原較快。大量經口中毒嚴重時可發生肺水腫、腦水腫、昏迷和呼吸抑制。中毒後不發生遲發性周圍神經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