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運輸[普通高等學校專業]

民航運輸這個概念很寬泛,在中國民航大學(總行總局下屬正式的民航高校)的專科里來說,民航運輸應該是從事機票代理,機場地面相關工作等等。

概念

民航運輸這個概念很寬泛,在中國民航大學(總行總局下屬正式的民航高校)的專科里來說,民航運輸應該是從事機票代理,機場地面相關工作等,就業前景還算可以,也有一個民辦院校的民航運輸打著招牌說是培訓空乘,但是實際就業情況就不得而知了。

民航運輸專業立足於民航業發展需要,“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求支持,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培養具有良好誠信品質、敬業精神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勝任民航運輸工作的高技能人才。畢業生達到民航業相應崗位的職業標準和技能要求,近幾年畢業生首次就業率超過90%,就業對口率也達到80%以上。畢業生在就業單位的問卷調查顯示:企業認可度高、崗位技能勝任力強、業務發展的成長性好。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中國南方航空公司、民航快遞、深圳航空公司、中國郵政航空、廣州網易通國際商旅等大型航空企業均把民航運輸專業學生定為結構性的招錄範圍。 學院是國際航協授權中國培訓中心和中國航協授權的一類培訓中心,學生畢業時除獲得畢業證書外,可同時獲得中國民航總局認可的國內客票銷售上崗證、國際客票銷售上崗證、民航國內貨運銷售上崗證、民航國際貨運銷售上崗證等四個崗位資格證書及其他證書。

優勢和特色

1.行業對民航運輸專業畢業生的認可度高

“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求支持,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培養勝任民航運輸工作的高技能人才。畢業生在就業單位的問卷調查顯示:企業認可度高、崗位技能勝任力強、業務發展的成長性好。

2.初步形成以民航運輸崗位能力為導向,具備國際化標準的專業課程體系

充分享受行業技術支持的優勢,以國際標準和行業標準整合課程內容,為學生的崗位能力培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擁有一支被行業認可的高水平“雙師”素質的師資隊伍

現有專職教師17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5人,“雙師”素質教師13人。

4.實現校企共建、資源共享的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模式

已有民航客運實訓室、民航計算機訂座實訓室、民航配載實訓室和機場貴賓服務實訓室,並建有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與深圳機場等16家航空企業簽訂了校外實習基地協定。

5.對外培訓蓬勃開展,民航運輸專業為社會服務成效顯著

充分利用中國民航航空運輸客貨銷售代理業務高級培訓機構和國際空運輸協會授權培訓單位的優勢,積極面向社會,開展民航運輸專業培訓。

報考要求

民航運輸專業培養適應民航事業發展需要,具備德、智、體、美全面素質和綜合能力,符合中國民航培訓標準的空中交通管制、航空運行管理和機場運行控制等方向的套用型高級人才。

開設的課程主要有:高等數學、計算機軟體及套用基礎、大學英語、電工學、飛行原理、航空氣象、飛行性能與計畫、航空器系統與動力裝置、航空氣象、領航、飛行程式設計、航空法規、空中交通管制基礎、機場管制理論與實踐、程式管制理論與實踐、雷達管制理論與實踐、簽派程式與方法、航行情報服務等。畢業生達到空中交通管制、飛行簽派和航行情報等民航專業執照所要求的知識和基本技能,能熟練地使用英語和計算機工具進行各項空中交通管理工作,可授予工學學士學位。該專業畢業生主要在民航空中交通管理部門、航空公司或機場等部門從事空中交通管制、航行情報服務、飛行簽派和機場現場指揮等工作。

交通運輸、交通工程、物流工程、安全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市場行銷專業:數學和英語單科成績均不低於 90分。

發展時期

近兩年是民航行業管理體制發生重大變革的時期,也是運輸生產取得快速增長的時期,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新一輪民航體制改革的各項任務於2004年全面完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行業管理體制已經建立;

二是航空運輸進入新的快速增長期,將2002年總周轉量作為基數,則2003、2004年年均增長為18.3%,是近10年來最高的水平,今年上半年運輸總周轉量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

三是全行業總體安全態勢基本平穩。2003年事故徵候萬時率為0.505,2004年為0.45,與2000年的0.5966相比,有較大幅度降低;

四是基礎設施建設取得很大進展,北京區域管制中心、廣州新白雲機場、上海浦東機場第二條跑道、重慶、濟南機場的新候機樓等一批重大項目竣工投入使用;

五是中國民航在國際上的地位得到提升。2004年中國民航運輸總周轉量(不包括港、澳、台)在國際民航組織締約國的排名上升到第3位。2004年10月我國首次當選國際民航組織一類理事國。在亞太地區範圍內和一些區域民航組織中,中國民航的影響力增強,正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