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路

一、社區黨建工作。 二、社區服務工作。 三、社區創建工作。

民族路

民族路(Mínzú Lù),位於武漢漢口長江漢江交匯處的江邊。與漢口民生路、民權路平行。三條路有三民路相交。在漢口民族、民權、民生路三路交匯處。有一座落成於1929年的孫中山銅像,被稱作銅人像。
汕頭民族路在汕頭市區西部。屬同平區。南起昇平路,北 至回瀾橋,南北向。原名新馬路,民國15年(1926)為宣揚“三民主義”改名為民族路。
重慶民族路,位於解放碑正中央,街名多改。

民族路社區

民族路社區位於恩施市紅江橋頭,是市“四大家”機關所在地,也是全市金融、商貿、科技、文化的中心。轄區面積1.5平方公里,人口11149人。2001年3月19日率先在全州成立了社區黨委,現有4個小區黨支部,自管黨員176名。2002年6月8日選舉產生了民族路社區居委會,下設3個居民小區,現有38個行政企事業單位。民族路社區居委會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居民,資源共享,共駐共建”的方針,不斷開拓社區工作新思路,創新工作新機制,先後獲得“全國青年文明社區”、“全省科普示範社區”、“全省文明社區”、“全省優秀治保會”、“全省紅旗婦聯組織”五大殊榮。社區黨建、社區服務、社區創建工作情況如下:
一、社區黨建工作。社區黨委按照“強素質,樹形象,上水平,爭一流”的要求,狠抓社區黨組織建設,社區小區黨支部建設達到100%,轄區黨組織機構網路健全落實;同時,加大對下崗職工黨員、流動黨員和民營企業黨員的管理教育力度,通過認真開展“黨員找組織,組織找黨員”的活動,轄區“一個黨員一面旗,黨員奉獻在社區”的黨建理念深入人心。
二、社區服務工作。為了最佳化配置社區資源,提高社區服務社會化、產業化水平,進一步完善社會服務功能,先後成立了恩施市錦繡物業管理公司、社區衛生服務站、社區勞動保障服務站、社區市民學校、社區大眾中老年文體團,組建了社區志願者隊伍和救助機構,初步形成了社區物業管理服務、社會救助、便民醫療服務、社區就業再就業、社會保障服務網路體系和“學校、家庭、社區教育”三位一體的育人格局。
三、社區創建工作。社區立足於“環境最佳化,區域淨化,管理人性化”的理念,努力構建和諧社區。社區堅持不懈地狠抓城市環境衛生整治、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計畫生育、安全生產、低保動態管理和文明社區創建工作。一方面狠抓機構和隊伍建設,另一方面狠抓制度建設,不斷加大管理力度。近幾年來,社區環境衛生狀況明顯改觀,有效整治了衛生死角,杜絕了“髒、亂、差”現象;社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三級防範”網路完善,治安狀況良好;計畫生育、安全生產、低保工作管理加強,實現了“零責任社區”和“無事故社區”的目標;社區文明創建工作以文明單位創建為龍頭,認真組織文明社區創建活動,社區內現有省級及省級最佳文明單位2個,省級文明單位4個,州級最佳文明單位11個,州級文明單位8個,市級文明單位12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