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黨派的開創者--鄧演達

民主黨派的開創者--鄧演達

民主黨派的開創者,是由黃振位著作,廣東人民出版社於2008年出版。

圖書簡介

作者: 黃振位 著
出 版 社: 廣東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08-10-1
  • 字數:
  • 版次: 1
  • 頁數: 217
  • 印刷時間:
  • 開本: 大32開
  • 印次:
  • 紙張:
  • I S B N : 9787218058924
  • 包裝: 平裝
定 價:¥16.00

內容簡介

鄧演達,廣東惠陽人。中國農工民主黨的創始人,中國共產黨的“黨外親密戰友”。本書以豐富的材料,全面地反映了鄧演達在辛亥革命、國民革命和土地革命三個歷史階段的革命歷程,闡析了他的國民革命論和平民革命論,敘述了他領導軍隊政治工作、創立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農工民主黨前身)和從事軍事運動的革命實踐,以及他的革命愛情和高尚人格。

作者簡介:

黃振位,廣東徐聞人。研究員。曾任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副所長、《廣東社會科學》主編、中國現代史學會常務理事、廣東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廣東鄧演達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等職。主要著作有《中共廣東黨史概論》、《廣東革命根據地史》,主編《廣東省志・大事記》、《廣東革命根據地選論》、《譚植棠研究史料》,參與主編《廣東革命史詞典》、《鄧演達研究與資料》、《廣東百科全書》(人物篇),參與撰寫《簡明廣東史》、《香港史話》、《中國近代史通俗講座》、《中國人名大詞典》等。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矢志報國
一、艱難時勢
二、少年立志
三、嶄露頭角
四、粵軍幹才
五、西征東戰
第二章 兩進黃埔
一、執教黃埔
二、遠渡重洋
三、旅歐考察
四、重返黃埔
第三章 參加北伐
一、主持政工
二、北伐征途
三、攻打武昌
四、遷都之爭
第四章 主政武漢
一、身兼數任
二、收回租界
三、扶持農運
第五章 力挽狂瀾
一、力主提高黨權
二、致力聯共反蔣
三、投身二次北伐
四、竭力挽救危局
五、縱論“國民革命”
第六章 流亡海外
一、革命宣言
二、歐亞之行
三、潛心求索
第七章 回國運籌
一、秘密籌組新黨
二、倡導平民革命
三、策劃軍事行動
四、親密革命伴侶
第八章 血灑金陵
一、上海被捕
二、南京遇害
三、永恆懷念
大事年表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書摘

第一章 矢志報國
 一、艱難時勢
東江,是流經廣東中南部的一條美麗的河流,自東向西,匯入珠江,奔向大海。古往今來,它時而對大自然發出咆哮,時而對社會發出憤懣,時而對歷史發出哀怨,時而對人間發出悲鳴,時而對當今發出愉悅,時而對未來發出憧憬!它是歷史的見證:見證了多少時代更替,見證了多少歷史硝煙,見證了多少風流人物,見證了多少無名英雄……
東江的中游有一座粵東重鎮――惠州。在惠州東南有一條西枝江,從東向西在惠州附近流人東江。西枝江上游有一條淡水河,由南向北流經惠陽南部,流入西枝江。在淡水河中游西側有一個鄧、賴、蕭三姓共居的村子,這就是廣東省惠陽縣永湖鄉鹿頸村(現屬惠州市惠城區三棟鎮)。1895年3月1日(農曆二月初五)鄧演達就誕生在這裡。
鄧演達,字擇生,又名達明,曾化名石生登、策成、仲乾。鄧演達出生的年代,正是中國清朝政府風雨飄搖,中國社會風雲變幻的年代,也是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逐步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年代。
鄧演達出生之前,英國政府便於1840年對華發動了第一次鴉片戰爭,用大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繼而,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江寧條約》(又稱《南京條約》),廣東則被割讓香港,開放廣州。從此,各國侵略者接踵而來,掀起一股瓜分廣東乃至中國的狂潮。1856-1860年,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聯合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廣州被英法聯軍殘酷燒殺搶劫。1858年1月。英、法占領軍在廣州巡撫衙門內成立了一個以英國駐廣州領事巴夏禮為首的包括英國將軍斯托賓齊、法國軍官馬殿那等3人的“外人委員會”,而廣東巡撫衙門卻充當了外國侵略者實行殖民統治的工具,成為我國近代歷史上第一個地方傀儡政權、外國人在廣東的“朝廷”。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