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剛果國旗

民主剛果國旗

剛果民主共和國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為天藍色,在極左邊垂直分布六顆黃色五角星,中間有一顆較大的黃色五角星。六顆星代表剛果民主共和國1960年獨立時最初的六個省。剛果民主共和國以前曾是比利時國王的“私人采地”,稱“剛果自由國”,1960年獲得獨立,但未達到政治上的穩定。現在的國旗是於1997年5月17日恢復使用獨立時的國旗。

概述

民主剛果國旗民主剛果國旗

民主剛果,全稱為剛果民主共和國,簡稱剛果(金)。
民主剛果國旗:長與寬之比為4:3,底色為天藍色,代表和平;對角線有一條紅色帶,代表烈士的鮮血;紅色帶旁邊有兩道黃色鑲邊,代表剛果(金)的財富;左上角是一顆大的黃色五角星,代表統一的、走向美好未來的剛果民族。
2006年2月18日,剛果民主共和國啟用新憲法,同時更換國旗。新國旗採用該國1966—1971年間國旗的樣式,但將底色由深藍色改為淺藍色。

歷史變更

(1877~1960) (1877~1960)
剛果政局動盪不安,國旗與政權皆變更數次。
1877至1960年為比利時統治時期,稱比屬剛果,
旗幟為深藍色底中央一顆黃星。
(1960~1963) (1960~1963)
1960年6月30日獨立,國號為剛果共和國,
簡稱“剛果(金夏沙)”,國旗是將比屬
時期旗幟的藍色底改為淺藍色,再於旗桿
側加上六顆小星,象徵當時的六個省份。
(1963~1966) (1963~1966)
1963年7月1日,國旗改為黃紅斜條加黃星的形式。
(1966~1971) (1966~1971)
1966年又稍作修改。
薩伊共和國國旗(1971~1997) 薩伊共和國國旗(1971~1997)
1964年,剛果(金)發生政變,蒙博托取得政權。
1966年7月1日,“剛果共和國”(金夏沙)
改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
蒙博托因國“剛果”這個名字是比利時殖民時代
所取的,國旗也是仿當時的,於是在1971年宣布非洲化政策,
10月27日以剛果河的古名“薩伊”將國號改為“薩伊共和國”,
11月21日更換國旗,使用非洲色彩,內容為綠底黃圓與革命的火炬。
(1997~2003) (1997~2003)
1997年5月17日,蒙博托被推翻,
反抗軍領袖卡比拉奪得政權,
復國號為剛果民主共和國,
國旗改用1960至1963年樣式,
但將淺藍色底改為深藍。
(2003~2006) (2003~2006)
1998年剛果再發生內戰,至2002年底停火。
2003年5月,國旗恢復為1960年的淺藍色樣式。

2006年2月18日,剛果民主共和國啟用新憲法,同時更換國旗。新國旗採用該國1966—1971年間國旗的樣式,但將底色由深藍色改為淺藍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