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連菜

毛連菜

毛連菜是二年生草本植物。生於溝谷,林緣及河灘草旬。全草可入藥。具有瀉火解毒,祛瘀止痛,利小便功效,主要用於治癰瘡腫毒,跌打損傷,泄瀉,小便不利。

基本信息

毛連菜毛連菜

【中藥名】 毛連菜
【蒙藥名】 希日圖如古( 《四部醫典》 )
【別名】 槍刀菜、希日一明占、查希巴一其其格
【學名】 Picris japonica Thunb.(菊科

【形態特徵

二年生草本,高30一80厘米,植株有乳汁。莖直立,上部分枝,具棱及鉤狀硬毛。葉矩圓狀披針形至條狀披針形,邊緣具尖齒,基生葉花期枯萎,下部葉較長且較寬,基部漸狹成柄,中上部葉較小且較狹,無柄。頭狀花序多數,在莖頂排列成傘房狀,花序梗較長,基部具條形苞葉;總苞筒狀鐘形,長8—12毫米,寬約10毫米,總苞片3層,條形或條狀披針形,背面被硬毛,外層者較短,內層者較長;全為舌狀花,花黃色。瘦果圓柱形,稍彎曲,紅褐色,具橫紋,無喙;冠毛2層,白色,長達2毫米。花果期7—8月。

【生境】

生於溝谷,林緣及河灘草旬。

【分布】

興安北部、燕山北部、遼河平原科爾沁、興安南部、嶺西呼一錫高原陰山、陰南、鄂爾多斯。我國東北、華北、華東、華中、西北和西南;蒙古日本蘇聯

【產地產量】

呼倫貝爾盟興安盟哲里木盟赤峰市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盟巴彥淖爾盟大青山烏拉山。產量較多。

【入藥部分】

全草入藥。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除去雜質,洗淨泥土,曬乾,切段備用。

【化學成分】

地上部分含黃酮類化合物生物鹼。葉、花及皮中含齊墩果酸、蒲公英賽醇(Taraxerol)、熊果酸、白樺脂酸、蛇麻脂醇(Lupeol)、β−谷甾醇β−香樹脂醇。還含萜類物質。

【性味功能】

中藥味苦、辛,性涼。瀉火解毒,祛瘀止痛,利小便。
蒙藥味苦,性涼、糙。清熱,解毒,消腫,殺“粘”,止痛。

【主治】

中藥治癰瘡腫毒,跌打損傷,泄瀉,小便不利。
蒙藥治瘟疫,流感,陣刺痛,“發症”,乳癰

【用量用法】

中藥15—30克,水煎服;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患處。
蒙藥多入丸散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