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蠓

毛蠓

昆蟲名,為雙翅目,毛蠓科。俗稱蛾蠅或蛾蚋,多毛的身體和翅膀給它們一個毛茸茸的外觀。成蟲有一對長長的觸角,翅膀呈葉片狀。成年毛蠓科昆蟲大多出沒於夜間和潮濕的環境中(phlebotomines科目除外)。幼蟲生活在水生生物棲息地(往往是含氧低的地方),包括浴缸、洗手盤等-它們都是浴室常見的滋擾性害蟲。

基本信息

生命周期

毛蠓形態圖毛蠓形態圖

毛蠓通常一次產卵30到100粒,48小時內即出孵。幼蟲期為9到15天,

蛹期20到40個小時。成蟲壽命約為3周。

生活習性

在家中,毛蠓一般孳生於水池、浴池、噴頭或排水口,特別是那些很少使用或排水緩慢的排水口。幼蟲以污水沉澱物、腐爛植物和微生物為食。常見於排水管開口周圍。

預防方法

防治毛蠓最根本的方法為環境的整頓;毛蠓主要是孳生在各種積水中,只要把容器積水倒掉、地板或水槽積水清除、室外水溝維持暢通,就可以把毛蠓的數量制住。在化糞池中孳生的幼蟲,可以投入昆蟲生長調節劑等,可防同時治毛蠓白腹叢蚊。(成本高,目前俗擱大碗的文化,只能寄望消費者不要把除蟲業者當除蟲工)。 成蟲的清除:毛蠓的飛行能力很差,使用電蚊拍,就可以有效清除。化學藥劑可以使用一般家庭用的合成除蟲菊酯噴霧劑。

衛生間小飛蟲要從根治

毛蠓幼蟲是一種很小的蛆,長大了羽化成毛蠓。這種昆蟲生性嗜好黑暗,蛆就生活在下水道和下水管中的管壁上,以腐朽污穢的物質為食。只有羽化了的成蟲--小毛蠓有翅膀可以飛翔。這種昆蟲本身對人類沒有什麼危害,只是它生活在髒兮兮的地方,從污水管中飛出來,明知自己6條腿骯髒的,沾滿污穢之物,還偏要爬滿人家嶄新的牆壁和天花板,讓人想起來真是噁心。 在地漏或者下水管道裝一個地漏配套專用存水彎--居衛淨地漏寶不僅可以防止小飛蟲進入室內,還可以防止返味。無需改動原有地漏。

解決方法

經常保持廁所所有地漏有水,水幹了,就趕緊往地漏倒上水。這樣臭氣不但被水密封了,毛蠓也休想飛出來,這是最環保、最經濟有效的辦法。另外別忘了洗臉池是和下水管相相通的,不用洗臉池時,也應該把下水口蓋上。

如果要長期保持地漏沒有毛蠓,可以去衛生防疫站買一些低毒的殺蟲劑,用水稀釋後,打開地漏,狂噴一陣子,再蓋上。經常噴少許殺蟲劑,可以長期沒有毛蠓。

在地漏處倒開水燙。(不建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