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穎野古草

多年生草本。根莖粗壯,具淡灰色被毛的鱗片,鬚根直徑約1.5毫米。稈直立,常單生,高100-120厘米,直徑2-3毫米,無毛;節淡灰色,密被微柔毛。葉鞘疏生硬疣毛,後變無毛,邊緣具短纖毛;葉舌乾膜質,上緣截平,具長纖毛;葉片線狀披針形,長約40厘米,寬約1.5厘米,紙質或近革質,兩面疏生硬疣毛。圓錐花序長圓柱形,長約40厘米,直徑3-5厘米,主軸具縱棱,分枝細長,中部以下的分枝長逾7厘米,基部不生小穗。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毛穎野古草(雲南植物研究)
學名 Arundinella tricholepis B. S. Sun et Z. H. Hu
科學分類(恩格勒系統,1964)[1][2]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單子葉植物綱(Monocotyledoneae)
禾本目(Graminales)
須葉藤亞目(Flagellariineae)
禾本科(Gramineae)
野古草屬(Arundinella)
瀕危等級 易危 VU D2(分布地點少於5個,分布點狹窄。)[3]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莖粗壯,具淡灰色被毛的鱗片,鬚根直徑約1.5毫米。稈直立,常單生,高100-120厘米,直徑2-3毫米,無毛;節淡灰色,密被微柔毛。葉鞘疏生硬疣毛,後變無毛,邊緣具短纖毛;葉舌乾膜質,上緣截平,具長纖毛;葉片線狀披針形,長約40厘米,寬約1.5厘米,紙質或近革質,兩面疏生硬疣毛。圓錐花序長圓柱形,長約40厘米,直徑3-5厘米,主軸具縱棱,分枝細長,中部以下的分枝長逾7厘米,基部不生小穗;小穗淡灰紅色,長卵形,排列較疏,長約4毫米;第一穎具5脈,第二穎具5-7脈,兩穎脈間常疏生硬刺毛;第一小花雄性,長2.5-3.2毫米,外稃紙質,具5脈,邊脈互相靠近而遠離中脈,頂端稍鈍;內稃膜質,長約2.2毫米,有時退化;第二小花兩性,長卵形,長2-2.2毫米,兩稃近等長;芒宿存,芒柱淡棕黃色,長約1毫米,芒針長1.8-2毫米,基盤具長0.5毫米的毛,花葯深紫色,長約1.3毫米。花果期7-8月。[1][2]

生態環境

生於海拔1700米左右的山坡草地。[1]

地理分布

分布於雲南西部(騰衝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