毘字旗

毘字旗

毘字旗是日本戰國時代大名上杉謙信的戰旗。上杉謙信自稱為毗沙門天的化身,被人們稱為“戰神”。由於上杉謙信作戰勇猛,有“毘字旗到,所向披靡”的說法。

戰旗簡介

毘字旗 毘字旗

毗沙門天(天名),又雲多聞天。四天王中毗沙門天之王也。在佛教中為護法之天神。(俗名:托塔天王)在四大天王中,北方多聞天王單獨出現的場合較多。在這種情況下,常以梵名音譯稱之為“毗沙門天”。相傳,毗沙門天經常維護如來道場,由此而得時時聽聞如來說法,故名多聞天王。據說他與吉祥天女是夫妻(一說兄妹)。在印度,他又是主司施福護財的善神,故其在四天王中信徒最眾。敦煌壁畫中的毗沙門畫像,在他渡海之際,常常散下金銀財寶。

毗沙門天王在唐代極顯一時,當時釋不空譯出《毗沙門儀軌》,尾題記載一個傳說。

此後,毗沙門天又被軍旅視為保護神。直到宋代,諸軍寨中也常建有天王廟。毗沙門天的信仰到元明而漸衰,取而代之的是完全中國化的托塔李天王。而在《封神演義》等文學作品和民間傳說中,四大天王也都被賦予了中國式的寓意,傳說他們被安排去各掌“風、調、雨、順”之職。

毘沙門天的信仰後來傳到日本,是日本七福神之一。

歷史人物

毘字旗 毘字旗

上杉謙信,(1530年2月18日—1578年4月19日)日本戰國時代大名,原名長尾景虎,由於繼承了關東管領上杉姓氏,並先後得到關東管領上杉憲政和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輝的賜名,故又稱上杉政虎、上杉輝虎,出家後法號謙信。他自幼虔信神佛,終生不近女色,沒有生育子嗣,只有三名養子。

上杉謙信戎馬一生,擊敗了無數強敵,享有越後之龍,北陸守護神的美譽。他自詡為佛教中戰神——毘沙門天的化身,畢生以“義”為信條,高舉“毘”字戰旗進行聖戰,所以後世人們往往稱他為“軍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