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成武

段成武

研究生學歷,1988年7月參加工作,1987年3月入黨。因違法批地遭國土資源部通報,而後被調離。隨後出任資陽市財政局局長,10月30日,資陽市委宣傳部發布通報稱:段成武已被再次免職。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段成武 段成武
段成武 段成武

研究生學歷,1988年7月參加工作,1987年3月入黨。歷任內江二中團委書記;內江市教委副主任科員;內江市委宣傳部副主任幹事;內江市委辦公室秘書科副科長;內江市委辦公室秘書處處長、政工處處長;內江市委機要局局長;資陽市政協副秘書長、辦公室副主任;資陽市雁江區委常委兼政法委書記;資陽市雁江區委副書記兼政法委書記;簡陽市委副書記、市長;資陽市財政局局長。

撤職調離

2010年10月13日,簡陽市政府違法批地遭國土資源部通報,段成武市長被調離。

目前,簡陽市政府已撤銷了非法批准的30個批地檔案,收回了非法批准使用的土地。資陽市委已決定給予非法批地負有重要領導責任的簡陽市委副書記、市長段成武黨內警告處分,調離市長崗位;給予負有主要領導責任的簡陽市委常委、副市長樊勛黨內警告處分;簡陽市委已決定分別給予簡陽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唐志和平武鎮副鎮長王超行政警告處分。簡陽市委書記趙涌濤、市委副書記、市長段成武已向資陽市委作出書面檢查。

2010年8月18日,簡陽市政府召開領導幹部見面會,宣布免去段成武中共簡陽市委副書記、常委、委員職務。但在此次會議上,對被黨內警告的段成武,評價出奇“高調”,出席會議的資陽市委組織部長王榮木充分肯定了段成武的工作成績。他說,段成武在擔任簡陽市市委副書記、市長期間,簡陽的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社會更加和諧穩定。“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簡陽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領導班子的共同努力和全市人民共同工作的結果,段成武同志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這次會議上,被免職的段成武還作了較長篇幅的發言。

異地任職

短短一周之後,8月24日,資陽市第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就通過了段成武為資陽市財政局局長的任命。段成武迅速轉換角色,成為地級市要害部門一把手,似乎其仕途並未受到違法批地事件的影響。

再遭免職

按照中央關於領導幹部問責的相關規定,受到調離崗位處理的領導幹部,一年內不得提拔。受到黨內警告的黨員,被要求一年內不得在黨內提升職務和向黨外組織推薦擔任高於原任職務的黨外職務。

段成武在就任資陽市財政局局長的任職承諾中也稱,要“積極向上爭取支持,不斷拓寬聚財領域”。 10月初,國土資源部駐成都督察局正式通報簡陽市存在違法審批土地等問題後,資陽市委立即責成市紀委進行立案調查。相關情況查實後,資陽市委在10月內先後對負有重要領導責任的現市財政局局長段成武同志給予了黨內警告處分,並免去其資陽市財政局黨組書記職務,提名免去其資陽市財政局局長職務。在國土資源部10月13日通報情況前後,資陽、簡陽兩級市委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共處分副縣以上幹部2人、科級幹部2人,調整工作崗位3人。

段成武事件

事件簡介

今年8月,四川簡陽市長段成武因違法批地,被簡陽市所屬的地級市資陽市給予黨內警告處分,並調離市長崗位,卻在一周之後,迅速被任命為資陽市財政局局長。一時引來輿論的廣泛關注和強烈質疑。10月30日,資陽市委宣傳部發布通報稱:段成武已被再次免職。

從被免職,不出一周便異地上任,屁股還沒有坐熱,又掉進冰窟里。這樣一波三折起伏不定像霧像雨又像風的任免,已然化為一部“肥皂劇”。單就這部“肥皂劇”的劇情看,黑色幽默、後現代色彩、無厘頭不一而足,但就表演的功夫看,恐怕段成武本人對於自己的角色也會有些不適應。在這場罷任免的權力遊戲中,段成武經歷了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任命朝令夕改,異地復出“譬如朝露”,豈不讓他眼花繚亂。

事件評論

這似乎說得上是一次庶民的勝利。自從段成武“免職一周”事件發生後,公眾的圍觀和憤怒,可以說已成燎原之勢,這股輿論的討伐看上去終於起了效果,影響了行政部門的決策,以至於職能部門不得不使出“殺雞儆猴”的招數。  這是一個有趣的現象,當初,在段成武被免去簡陽市長職位不久,作為更高一級管理機構的資陽市人大常委會就通過了段成武為資陽市財政局局長的任命。而按照中央關於領導幹部問責的相關規定,受到調離崗位處理的領導幹部,一年內不得提拔。既然資陽市可以為段成武“破格”,可見其應為“有功之人”,否則,何來如此夢幻的轉身?但身處輿論漩渦,不使出點雷霆手段,又實在不好向公眾交代,於是,為了展現當地絕不姑息的決心,為了贏得伸張正義的口碑,為了突出對於問題幹部的問責成就,資陽市也只好將段成武拉出來祭旗。

在這部一波三折的“肥皂劇”中,段成武似乎更像一個道具,或者,一個杯具。然而這部“肥皂劇”的上演顯然有其缺乏邏輯之處,且有視規則如無物之嫌,起承轉合毫無章法。這樣的問責態度,與其說是在“懇請社會各界監督”,不如說是對唾沫橫飛局面的和稀泥 。

周而復出假象

事件經過

10月13日,國土資源部通報了5起國土資源違法案件的查處結果,其中包括四川省簡陽市政府違法批地案。 8月18日,簡陽市所在地級市資陽市也給出了一份罰單:簡陽市市長段成武受到黨內警告處分,調離市長崗位。然而一周之後的8月24日,資陽市人大任命段成武為資陽市財政局局長。

展現問題

“復出門”已屢見不鮮,但像段成武這樣快速和高調,還是令人沒想到,因為這不太像是“土地問責”,倒像是變相的工作調動。這給人的感覺是,當初的處理只是做給“上面”和“外面”看的,而對“內部”卻自有一套獨立的考核與任免標準。

事件評論

為什麼“對內”會另有一套標準呢?按道理,土地違法審批是嚴重的違法行政行為,也是中央政府三令五申謀求根治的一大問題。然而,在已經形成“土地財政”依賴的一些地方政府眼裡,這算不了什麼大問題,為了地方經濟發展,暫時突破“紅線”進行土地違規操作,頂多只能算是程式上的“瑕疵”,而非真正觸及底線的違法行為。此外,一些政府在打政策與法律的“擦邊球”時,決策上往往都以“集體決定”的名義,而且還有可能與上級領導取得默契。東窗事發之後被問責,也是一干人共同承擔責任,不會一個人吃不了兜著走。而其直接領導對於那些勇於“打衝鋒”的幹部常有“護犢”之心,否則到了另一個需要“攻堅”之所在,可能就再也沒人願披堅執銳了 。

正是在這種慣常的地方發展思維之下,段成武毫無懸念地閃電復出了。當然,這不是說問題官員就永遠不能復出,而是說像這樣的“周而復出”顯然過於輕率,不僅不利於官員作深刻檢討與反省,而且還給社會造成一種“褒獎式懲罰”的不良導向。據了解,在去職一事上,資陽市用的詞語不是“引咎辭職”和“責令辭職”,甚至也不是“免職”,而是“調離市長崗位”。這樣一來,段的閃電復出就似乎與中央《關於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第十條“引咎辭職、責令辭職、免職的黨政領導幹部,一年內不得重新擔任與其原任職務相當的領導職務”的規定不相矛盾了,可見用心之良苦,保護之心切,以及對行政問責的敷衍與輕視。

本來,依法行政是建設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地方利益必須在法治框架中行事,行政問責的根本目的也在於強化行政監督、提高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但 “免職一周”現象的出現,足以讓我們觀察地方利益與中央政策、地方行政生態與國家法治建構之間的衝突或斷裂,也足以讓我們領略到地方政府一種“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行政智慧”。

“笑罵由人評說,任免我自為之”,這種不顧忌社會輿論、有悖於行政倫理與法制文明的做法,是對問責制度的嘲弄,是對公眾輿論的輕蔑,是幹部考核與任免上實施“雙重標準”的體現,其背後就是地方保護主義觀念在作怪,官官相護在作怪,GDP崇拜在作怪,強權思維在作怪。倘若任這種現象蔓延下去,那些立足於“土地財政”,被高房價損害的民生利益,又該如何救贖?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豈不成了空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