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手錶

死亡手錶

這種手錶被稱作“死亡手錶”,是由瑞典發明家弗雷德里克·科爾廷創製的。不過非但不恐怖,科爾廷反而稱這種手錶為“幸福手錶”,並說設計初衷是幫助人們更好地享受生命,珍惜剩下的時光。在科爾滕公布的設計效果圖中,“死亡手錶TIKKER”是一款外款相當簡約的電子表,碩大的圓形螢幕上顯示了三行數字,第一行是用戶剩餘的年月日,第二行是時分秒,第三行則是正常的時間。

功能設定

另外,有吸菸、酗酒、吸毒的癖好,以及患有癌症 、糖尿病、嚴重肥胖症、心臟病、家族遺傳病等疾病,都會給壽命預測減分。這些資料收集起來以後會被提交到電腦中,由一款專門設計的軟體來計算生命的長度值。不過這個數據還不是最後的權威數據,最後會由專家複審,糾正預測偏差較大的數據,確保預測的權威性。
剩餘壽命大體推算出來以後,得到的數據會被存到一枚晶片中,這枚晶片會放到“死亡手錶”里存儲起來。根據預測的壽命值,對手錶進行初始設定,手錶的螢幕和普通電子表一樣,但是顯示的數據主要分成三大欄,第一欄顯示的是壽命剩餘的年月日,採取倒計時形式顯示;第二欄顯示的是當前的時間,具體到小時、分鐘和秒;第三欄顯示的是地方時間。佩戴了這樣的手錶以後,如果使用者又患上了重大疾病,則需要重新提交關於個人身體狀況的資料,以重新預測壽命。

當然,這款手錶無法預測突發情況。

創意來源

死亡手錶 死亡手錶

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規律,不可預知,科爾廷說:“想像一下有人告訴你只能再活一年。這將會給你的生活帶來怎樣的改變?對於我們所有人來說,生命都有一個保質期。”雖然死亡是不容商議的,但生命卻不是。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珍惜我們所擁有的時間與生命;抓住每一天,跟著心走。”

科爾廷在他的祖父去世時有了這個想法。

科爾廷說:“從年到秒,它顯示著不停走動的時間,永不靜止,我們的生命逐漸減少,走向最終的安息。”“每個人對死亡都不驚訝,但是在現代社會,我們很少談論它。我想,如果我們更多地意識到自己的死期,我們活著的時候肯定能夠做出更好的選擇。”

具體使用

根據科爾廷的描述,用戶在使用TIKKER之前首先需要填寫一張表格,詳細說明自己的病史、年齡、是否抽菸、喝酒以及是否經常運動等資料,根據這些資料TIKKER能夠計算出用戶的大致壽命,然後據此減去用戶的年齡,從而得到了用戶離死期還有多久的數據,並開始在手錶上進行“倒計時”。據悉,科爾廷希望能在Kickstarter上融得2.5萬美元來對TIKKER進行批量生產。

市場行情

死亡手錶全景圖 死亡手錶全景圖

該公司創始人弗雷德里克.科爾汀(Fredrik Colting)計畫在美國社保網站Kickstarter 集資2.5萬美元,為生命倒計時手錶的大規模生產籌集資金。

Tikker為智慧型手錶,可以顯示精確的時間,提醒人們的剩餘壽命,設計旨在提醒人們時間寶貴,不要虛度光陰。

該創意在智慧型手錶行業中實屬標新立異,但有人認為Tikker很難取代智慧型手錶Pebble的地位。

將死亡時間精確至秒

據悉,當科爾廷的祖父過世時萌發了這一設計念頭,為了設定這款死亡手錶的倒計時時間,用戶需要將自己的病例錄入信息之中,完成問卷調查。問卷調查中還問及用戶是否飲酒或者吸菸,以及是否存在癌症、糖尿病和其它家族疾病等。

此外,問卷調查還統計用戶進行身體鍛鍊的情況,在計算得分前統計當前的體重,年齡將從得出的總分中減去,最終以剩下的分數作為生命殘留時間進行倒計時。

死亡手錶第一排數字顯示是年份、月和日,第二排數字顯示的是小時、分鐘和秒,最後一排顯示的是當地時間。

死亡手錶倒計時開始,從每年至每秒開始逐漸減少,死亡的發生對於任何人而言並不驚奇,但是我們現代生活很少探討,我認為如果我們更多地意識到未來生命的終結,或將選擇當下更好的生活方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