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克殷

⑻厥:其,代詞。 ⑼靡:無,不。 (15)鹹:都。

原文

:武王⑴克殷⑵,召太公⑶而問曰:“將奈其士眾何⑷?”太公對曰:“臣聞愛其人者,兼屋上之烏⑸;憎其人者,惡⑹其余胥⑺。鹹刈(19)厥⑻敵,使靡⑼有餘,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⑽入,王曰:“為之⑾奈何?”邵公對曰:“有罪者殺之,無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⑿入,王曰:“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無變舊新(16),惟仁是親⒀,百姓有過,在予一人⒁。”武王曰:“廣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貴士君子⒂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注釋

⑴武王: 周武王 姬發,西周王朝的建立者。
⑵克殷:攻下殷都。克,攻下。殷,古代的小諸侯國。商朝的都城
⑶太公: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又名呂尚。西周初年輔佐武王滅商有功,封於齊。
⑷奈其士眾何:對他的士眾怎么處置。奈何,怎么辦,怎么處置。
⑸烏:即烏鴉。
⑹惡:憎恨。
⑺余胥:牆壁。
⑻厥:其,代詞。
⑼靡:無,不。
⑽邵公:又作召公,武王之弟,因封地在召,故稱為召公。
⑾為之:對他們。為,對。之,指士眾。
周公:西周初年政治家,武王之弟,名旦,因封地在周,故稱為周公。
⒀惟仁是親:親近有道德的。“惟(唯)……是……”,賓語前置的格式。
⒁予一人:責任在我一個人身上 ⒂君子:有道者。
(15)鹹:都。
(16)入:進見。
(17)居:居住。
(18)平:平定
(19)劉:殺。

譯文:

武王攻下了殷都,召見姜太公,問他:“該拿那些商朝的士人和百姓怎么辦?”太公回答:“我聽說喜歡那個人,同時會喜愛他房上的烏鴉,憎恨那個人,會連帶厭惡他的籬笆,全部把他們殺掉,不留活的,怎么樣?”武王說:“不行。”太公出去後,邵公晉見,武王問:“你看怎么辦?”邵公回答說:“把有罪的殺掉,無罪的讓他活著,怎么樣?”武王說:“不行。”邵公出去後,周公晉見。武王問:“你看該怎么辦?”周公說:“讓他們各自居住自己的家裡,種自己的田,不要因為舊朝新臣而有所改變,親近仁愛的人。百姓有了過錯,責任在紂王一個人身上。”武王說:“平定天下的胸懷多么寬廣啊!凡是尊重士人君子的人,是因為他們仁愛而有道德。”

成語

愛屋及烏(愛其人者,兼屋上之烏)
解釋——因為愛一個人而連帶愛他屋上的烏鴉。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地關愛到與他有關的人或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