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鐵路局

武漢鐵路局

武漢鐵路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屬下的鐵路局之一,成立於2005年3月18日。分拆自原鄭州鐵路局的武漢分局和襄樊分局。武漢鐵路局管轄的鐵路網基本上在湖北省境內以及河南省南部地區。共管理線路39條,其中有京廣鐵路、京九鐵路、焦柳鐵路、漢丹鐵路、襄渝鐵路、孟寶鐵路、寧西鐵路、武九鐵路8條幹線,代管合資鐵路長荊線。至2006年末,管理的線路總延展長度為6390.7公里,營業里程2709.2公里,下轄有265個車站。現時,武漢鐵路局局長由余卓民擔任。2006年末,管理的線路總延展長度為6390.7公里,營業里程2709.2公里,下轄有265個車站。其中,局管內武漢鐵路樞紐為全國四大鐵路樞紐之一。現時,武漢鐵路局局長由汪亞平擔任。

基本信息

武漢鐵路局武漢鐵路局
武漢鐵路局成立於2005年3月18日,由原鄭州鐵路局武漢鐵路分局襄樊鐵路分局合併而成,現隸屬鐵道部管轄。管轄範圍內的鐵路,起源於1893年5月張之洞在湖北省修建的大冶鐵路,至今已有110年歷史。 最新武漢鐵路局貨運營業站示意圖(2008年7月)

簡介

新武漢鐵路局管轄京九鐵路蔡山至淮濱段,京廣鐵路孟廟至蒲圻段,焦柳鐵路郜營至西齋段,武九鐵路武昌至西河村段,襄渝鐵路老河口東至胡家營段寧西鐵路葉集至小林段,漢丹、孟寶、麻武、長荊、衛安、小厲鐵路全線,以及鐵黃、鐵靈、銅大、鴉宜等支線。線路直接連線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安徽、陝西等6省和重慶市,總延長6265.4公里,營業里程2709.2公里,沿線車站267個。從武漢、襄樊、信陽、麻城等地開往全國各地各類旅客列車127.5對,可以直接到達27個省會城市。鐵路局下轄基層單位76個,職工9.87萬人,集體職工1.02萬人。局機關坐落在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八一路2號,郵政編碼:430071。

武漢鐵路局管轄範圍包括原武漢鐵路分局和襄樊鐵路分局,線路分布在湖北省大部分地區和河南省部分地區,連線湖北、湖南、陝西、河南、江西等省,包括漢丹線全線以及京廣線、京九線、武九線、寧西線、孟寶線、襄渝線、焦柳線等線路的部分區段,線路總延長達5282.34公里。

該企業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發布的2006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一百七十八,2007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一百九十七。

轄區

武漢鐵路局管轄的39條線路中,共幹線8條(京廣、京九、焦柳、漢丹、襄渝、孟寶、寧西、武九線),其中繁忙幹線2條(京廣、京九線)。代管合資鐵路長荊線。京廣線北起小商橋孟廟車站間K807+000處與鄭州鐵路局分界,南至蒲圻茶嶺車站間K1337+600處與廣州鐵路(集團)公司分界;京九線北起淮濱與阜陽南車站間K907+300處與上海鐵路局分界,南至蔡山與孔壟車站間K1277+000處與南昌鐵路局分界;武九線西起武昌車站21號道岔,東至西河村與夏畈車站間K185+809處與南昌鐵路局分界;孟寶線東起孟廟車站40#岔尖,西至余官營與寶豐車站間K98+000處與鄭州鐵路局分界;寧西線西起小林與李家灣車站間K563+600處與鄭州鐵路局分界,東至祖師廟與葉集車站間K800+400處與上海鐵路局分界;襄渝線東起老河口東3#岔尖,西至胡家營與白河縣車站間K174+994與西安鐵路局分界;焦柳線北起郜營與耿坡車站間K474+099與鄭州鐵路局分界,南至西齋與澧縣車站間K798+451與廣州鐵路(集團)公司分界;鴉宜線東起鴉鵲嶺車站12#岔尖,西至曉溪塔車站K49+000處與地方專用線分界。

至2006年末,路局機關行政限額內機構處、部、室 22個,限額外機構5個;學(協)會2個,辦事處機構1個。局直管基層單位總數76個,其中,運輸單位30個,合資鐵路公司1個,工程建設指揮部7個,多、集經單位19個,公、檢、法單位10個,其他單位9個。局管內車站265個,其中:特等站3個、一等站15個、二等站16個、三等站44個、四等站176個(含合資鐵路四等站7個)、五等站11個。全局職工97101人。至2006年末,轄區線路連線湖北、河南、湖南、江西、陝西、安徽6省,線路總延展長度6390.751公里。

轄區介紹

武漢鐵路局管轄範圍為湖北全境和豫南地區國營鐵路。湖北省和豫南地區地處華中腹地,公路四通八達,水運比較完善,空運也占有重要地位。資源和經濟基礎在全國占有較明顯優勢,大型廠礦多,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量大。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品類多樣,淡水漁業和養殖業發達。工業以採礦、冶金、鋼鐵、機械製造、化工、食品加工和棉紡織等最為重要,以電子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平頂山煤礦產量僅次於大同和開灤。水電資源豐富,丹江口水利樞紐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引水水利工程,葛洲壩水力水電樞紐、長江三峽水力發電樞紐是國家重要的電力基礎。三國文化游、“一(長)江兩(神農、武當)山”區域游、紅色旅遊、生態旅遊和休閒度假旅遊,吸引國內外遊人,假日經濟不斷升溫。高校眾多,僅武漢地區有高校59所。武漢鐵路局管內的大部分地區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6月中旬至7月中旬為梅雨期,雨量多,強度大,易引發較為嚴重的洪澇災害,造成鐵路塌方和斷道。因此,每年防洪是武漢鐵路局的重要工作之一。

歷史與發展

新的武漢鐵路局成立於2005年3月18日,由原武漢、襄樊鐵路分局和南昌鐵路局劃交的麻城地區等單位組成,管轄湖北省全境和豫南地區部分國營鐵路。管內鐵路起源於1893年5月張之洞在湖北省修建的大冶鐵路。新中國成立前,漢口和武昌曾先後8次設立鐵路局(或相當局)。新中國成立後,武漢地區鐵路長江以北為漢口鐵路分局,管轄至許昌,隸屬鄭州鐵路管理局;長江以南為武昌鐵路分局,管轄至長沙北,隸屬衡陽鐵路管理局。1953年1月,武昌鐵路分局併入漢口鐵路分局,同時更名為漢口鐵路運輸分局,隸屬鄭州鐵路管理局。

1958年10月1日,武漢第一次設局,稱武漢鐵路管理局。1961年8月,長沙鐵路管理局併入武漢鐵路管理局。武漢局下轄漢口、信陽和長沙3個辦事處。1963年4月1日,武漢鐵路管理局撤銷,同時成立武漢鐵路分局,管轄湖北省境內鐵路,隸屬鄭州鐵路管理局。1966年6月1日,襄樊鐵路分局成立,隸屬鄭州鐵路管理局。

1971年7月1日,武漢第二次設局,稱武漢鐵路局。主要管轄湖北省境內鐵路,下設武漢、襄樊2個鐵路分局。1983年3月1日,武漢鐵路局再次撤銷,武漢、襄樊2個鐵路分局隸屬鄭州鐵路局。1987年3月,京廣線孟廟以南至東篁店段和孟寶支線由鄭州鐵路分局劃武漢鐵路分局管轄。

2005年3月18日,鐵道部決定撤銷武漢、襄樊鐵路分局,重新成立武漢鐵路局,實行路局直管站段體制。5月15日南昌鐵路局京九線淮濱至蔡山段、寧西線潢川北站至祖師廟站劃歸武漢鐵路局管轄。

歷史沿革

武漢鐵路局管內鐵路起源於1893年5月張之洞在湖北省修建的大冶鐵路。新中國成立前,漢口和武昌曾先後8次設立鐵路局(或相當局)。新中國成立後,武漢地區鐵路長江以北為漢口鐵路分局,管轄至許昌,隸屬鄭州鐵路管理局;長江以南為武昌鐵路分局,管轄至長沙北,隸屬衡陽鐵路管理局。1953年1月,武昌鐵路分局併入漢口鐵路分局,同時更名為漢口鐵路運輸分局,隸屬鄭州鐵路管理局。
1958年10月1日,武漢第一次設局,稱武漢鐵路管理局。1961年8月,長沙鐵路管理局併入武漢鐵路管理局。武漢局下轄漢口、信陽和長沙3個辦事處。1963年4月1日,武漢鐵路管理局撤銷,同時成立武漢鐵路分局,管轄湖北省境內鐵路,隸屬鄭州鐵路管理局。1966年6月1日,襄樊鐵路分局成立,隸屬鄭州鐵路管理局。
1971年7月1日,武漢第二次設局,稱武漢鐵路局。主要管轄湖北省境內鐵路,下設武漢、襄樊2個鐵路分局。1983年3月1日,武漢鐵路局再次撤銷,武漢、襄樊2個鐵路分局隸屬鄭州鐵路局。1987年3月,京廣線孟廟以南至東篁店段和孟寶支線由鄭州鐵路分局劃武漢鐵路分局管轄。
2005年3月18日,鐵道部決定撤銷武漢、襄樊鐵路分局,重新成立武漢鐵路局,實行路局直管站段體制。2005年5月15日,南昌鐵路局京九線淮濱至蔡山段、寧西線潢川北站至祖師廟站劃歸武漢鐵路局管轄。
2010年11月15日,按照宜萬線開通運營節點時間要求,武漢鐵路局接管了宜萬線指揮和施工兩項權利,同時所有設備和技術資料全部移交到國鐵,並順利完成接觸網試驗。此舉表明宜萬線已經完成了基本建設項目,進入開通運營實質性階段,武漢鐵路局將全面負責該線路湖北段的維修、養護、運營和管理等職責。
2011年6月8日,原襄樊站、襄樊北站襄樊北機務段、襄樊供電段、襄樊工務段、襄樊電務段等6個運輸站段,冠以“襄陽”名號。原襄樊站管轄的襄陽站、襄樊東站,分別更名為襄陽南站、襄陽東站

領導班子

武漢鐵路局黨委書記:蔡雙亭
武漢鐵路局局長:汪亞平

管轄鐵路

京廣線:與鄭州鐵路局在小商橋、孟廟車站間K807+000處分界,與廣州鐵路(集團)公司在赤壁、茶嶺車站間K1337+600處分界
京九線:與上海鐵路局在淮濱、阜陽南車站間K907+300處分界,與南昌鐵路局在蔡山、孔壟車站間K1277+000處分界
武九線:西起武昌站21號道岔,與南昌鐵路局在西河村、夏畈車站間K185+809處分界
孟寶線:東起孟廟站40號岔尖,與鄭州鐵路局在余官營、平頂山西車站間K98+000處分界
寧西線:與鄭州鐵路局在小林、李家灣車站間K563+600處分界,與上海鐵路局在祖師廟、葉集車站間K800+400處分界
襄渝線:東起老河口東3號岔尖,與西安鐵路局在胡家營、白河縣車站間K174+994處分界
焦柳線:與鄭州鐵路局在郜營、耿坡車站間K474+099處分界,與廣州鐵路(集團)公司在西齋、澧縣車站間K798+451處分界
鴉宜線:東起鴉鵲嶺站12號岔尖,西至曉溪塔站K49+000處與地方專用線分界

主要鐵路

武漢鐵路局轄區線路連線湖北、河南、湖南、江西、陝西、安徽6省,線路總延展長度6482.083公里,營業里程2799.9公里,雙線及以上區段1489公里,占全局營業線路長度的53.2%,電氣化營業里程1609.662公里,占全局營業線路長度的57.5%;無縫線路4010.606公里。道岔7392組,道口208處。橋樑1752座167213延長米,隧道122座63964米。

技術設備

武漢鐵路局配屬機車811台,其中電力機車336台,內燃機車475台。配屬客車2203輛,局圖定運用客車51對100組(其中圖定臨客2對4組)1583輛,開往北京西等19個方向。自動閉塞1609.662公里,半自動閉塞1218.464公里;聯鎖車站288個,其中電氣集中165個,微機聯鎖111個,非電氣集中12個;駝峰場11個;聯鎖道岔總數7195組,其中電氣集中道岔7100組;機車信號機車台數826台,1272公里;道口信號58處;電氣化四顯示區段1198.898公里,三顯示區段410.764公里。CTCS-2列控系統動車組機車4台,ATP設備8套,CTCS-2車站20個,CTCS-2區段長度231.922公里,動車所1處。調度集中車站11站,區間11.5站,151.584公里,調度台20個。年末固定資產原值568.87億元,淨值419.17億元。

派出機構

武漢鐵路局,管內下轄武漢鐵路辦事處、襄陽鐵路辦事處,共2個鐵路辦事處。鐵路辦事處是中國鐵路改革的產物之一,由原鐵路直屬的鐵路分局改編成為鐵路辦事處。而鐵路辦事處對各站段沒有直接領導的權力,只作為鐵路局駐各地的鐵路地區的派出機構。協調地方有關機構與駐各地的鐵路單位之間的關係、對駐捷運路運行生產進行安全監督。

職工編制

武漢鐵路局機關行政限額內機構處、部、室22個,限額外機構5個;附屬機構38個,其中部控附屬27個,自收自支機構7個,學(協)會2個,辦事處機構2個。全局直管單位78個,其中:車務單位15個,機務單位3個,車輛單位2個,工務單位5個,電務單位3個,合資鐵路公司1個,工程指揮部9個,多、集經系統19個,公、檢、法單位10個,非運輸單位9個。有車站264個(含合資鐵路),其中:特等站3個、一等站13個、二等站18個、三等站51個、四等站87個、五等站92個。職工總數97803人,其中女職工19107人。幹部14375人,專業技術人員6112人,其中高級178人,中級1814人,初級4220人;專職從事專業技術人員3912人,其中高級94人,中級1047人,初級2771人。工人82626人,其中高級技師29人,技師940人,高級技工29049人。

機構設定

直屬站10個:武昌站、漢口站、武漢站、武漢北站、襄陽站、襄陽北站、平頂山站、平頂山東站、漯河站、信陽站。
車務段6個:武昌東車務段、十堰車務段、宜昌車務段、漢西車務段、駐馬店車務段、麻城車務段。
客運段2個:武漢客運段、襄陽客運段。
機務段3個:武昌南機務段、江岸機務段、襄陽機務段。
供電段3個:武漢供電段、襄陽供電段、信陽供電段。
工務段3個:襄陽工務段、信陽工務段、麻城工務段。
工務大修段1個:武漢工務大修段、武漢大型養路機械運用檢修段。
電務段3個:武漢電務段、襄陽電務段、信陽電務段。
車輛段2個:武昌客車車輛段、江岸車輛段。
房建生活段3個:武漢房建生活段、襄陽房建生活段、信陽房建生活段。
橋工段2個:武漢橋工段、荊門橋工段。
通信段1個:武漢通信段。
動車段1個:武漢動車段。
高鐵訓練段1個:武漢高速鐵路職業技能訓練段。
合資鐵路1個:漯阜鐵路有限責任公司。
物資供應段1個:武漢物資供應段。
房地產公司3個:武漢鐵路房地產總公司襄陽房地產公司信陽房地產公司。
職教培訓站3個:武漢職工教育培訓基地武漢培訓站、信陽培訓站、襄陽培訓站。
多經企業7個:武漢中力集團有限公司、武漢中力物流有限公司、武漢鐵路旅行服務公司、中力文化傳媒公司、襄陽金利物流有限公司、(襄陽)金鷹重型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武黃鐵路公司。
工程公司1個:江騰工程公司。
機車實業公司2個:武鐵機車實業公司、武鐵車輛實業公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